现代故事《孟三爷的徒弟》

孙兴的接骨手艺是和孟三爷学的。

孙兴说,他15岁那年上山采松塔,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好几处骨头都断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哀号到快天黑,让在山里住的孟三爷发现了,当时就把骨头接上了。等他好利索了,就拜了孟三爷为师。

有人马上摇头说:孟三爷那个孤老头子有两把刷子不假,可他连亲侄子都不传,咋能传给你呢?鬼才信呢!

不信你去问呀!孙兴涨红了脸说,起初孟三爷确实不答应,后来被我缠得没法,就说,你这笨手笨脚的,摘个松塔都能从树上掉下来,教也没用。我当时就急了,说:我掉下来是没舍得用刀砍树梢。把树梢砍掉了,松塔好捡了,可松树就不长了。孟三爷想了想,又问了我不少事,这才答应了。

孟三爷没了快俩月了,让我们找阎王爷问啊?一个人说完,一群人都笑了起来。都知道孙兴心善,不会说谎。他从小没娘,爹娶了后娘又生了一个娃,对他更加不管不顾,挨打受气是常事。于是便都知道了孙兴是孟三爷的徒弟,也都想看看他的本事,却一直没有机会,毕竟,谁也不会故意把自己的骨头弄折。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来找孙兴的是饲养员老李头。老李头说:队里有头骡子断了一条前腿,听说你是孟三爷的徒弟,能给人接骨,不知能不能给牲口接?

能,咋不能呢!孙兴满口答应,心里却有点发酸,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头骡子。

到了队里,孙兴让人把骡子的三条腿固定住,在那条断腿上捋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葫芦里的酒,便往上喷,喷了几次,然后闭上眼,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谁也听不懂的话,猛地睁开眼说:好了,牵着在院里遛遛,明天就能下地干活了。

这,能成?老李头半信半疑。

孙兴没回话,拍拍屁股走了。老李头哆哆嗦嗦牵过骡子,在院子里慢慢地走了起来,眼睛不时扫向围观的人群,根本不敢回头看骡子。走着走着,便见围观的人们傻了似的僵在原地,眼睛越睁越大。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欢叫声。

开春时,队长媳妇小秀抱柴时滑了一跤,摔断了三根肋骨,疼得直吸气。队长想用马车把她送到县医院。

小秀急了:这离县城几十里,到了还不把我颠簸死?赶快去找孙兴呀!

这个,这个?队长为难地挠着头,就是不动步。

这个你娘的腿,不就是得露渣(乳房)吗?到县里就不露了?小秀咧着嘴说:只要不疼,光腚我也干。

队长的脸被呛得一阵红一阵白,只好找来了孙兴。孙兴尽量避开小秀的渣,用手在她的胸肋处上下左右捋了一阵儿,喷了几口酒,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嘟囔起来。十几分钟后,孙兴睁开眼睛,见小秀胸部凹陷的部位已经变得平整,便撩下她的衣服,挎上葫芦往外走,边走边说:好了,干啥也不耽误。

队长愣了一会儿,急忙追了出去,问:多少钱?

孙兴说:不要钱,给谁看都不要钱。

队长说:要不上秋多分你点粮食吧,谁都不能有意见。

孙兴停住脚说:我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

那你这是图稀啥呢?队长问。

啥也不图稀。孙兴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

孙兴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不少外县人也来找他接骨。但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孙兴概不收钱,也不要物。有人不解,孙兴便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弄得问话的人一头雾水。

县医院院长亲自看了孙兴的接骨过程,对他很是佩服,便寻了个机会把他要了过去。可没想到,孙兴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

队长百思不得其解,说:多少人做梦都想进城吃上商品粮,你有了这个机会,咋就不干了呢?

孙兴说:别人做不做梦我不管,在城里看病得先交钱,没钱就不给看,我越干越不得劲,没法干下去了。

人家那是规矩,像你这样不早就乱套了。队长惋惜地直拍大腿。

孙兴白了队长一眼说:我看病不用啥规矩,乱了吗?

队长张大了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许多年后,一个记者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孙兴的事,专程跑到村里来调查,找到了当年的队长家。

队长说:给人和牲口接骨那都不算啥,最神的是接高粱,有几棵高粱在地里断了三截,他对好断茬,挨个捋巴捋巴就给接上了,喷了几口酒,念了一会儿咒,就跟好的一样了。

见记者摇头,旁边的小秀说:你还别不信,那几棵高粱到秋时都结了大穗,比别的都大呢!

我信,我信。记者咂咂嘴,他念那咒是啥内容,你们知道不?

队长撇了撇嘴说:他嘟囔那玩意儿,怕是外星人也听不懂。

记者笑了,又问:酒也应该有秘密,不知那酒葫芦还在不在?

在是在,不过已经在他坟里埋了快三十年了。队长说。

可惜了。记者说,凭他的神技,要是活到现在,早发大财了。

你说啥?记者话音刚落,两个老人的眼睛便瞪了起来。

没,没说啥。记者有些毛了,我,我是说他技术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传下来?

两个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队长叹了口气说:他倒是想传,有够资格接的人吗,有吗?别忘了,他可是孟三爷的徒弟。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559.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破车理论》

村里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到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得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钱,也要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村中首富王老闷的儿..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故事虽短,却道出了人性!》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8个很经典的哲理小故事,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太珍贵了!01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察人在他得势时》

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与辽国就澶渊之盟岁币问题展开谈判,枢密使王继英推荐了右补阙曹利用为谈判代表团团长,临行前,宋真宗赵恒给曹利用交了底:对方要钱,只要不超过一百万,就成。几番交锋之后,曹利用以岁币三十..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必察》

身边总有人成为众矢之的,提起他来人人厌恶。另有一些,人人都说好,愿意和他在一起。对于这种现象,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察,是个中性词。观察一下的意思。这句话可以如此理解:既然众人都厌恶..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小蜜蜂与大象》

哲理故事《小蜜蜂与大象》

彼得是一个农场主。最近,他遇到了麻烦,大象经常闯入他的农场,肆意破坏农作物。彼得想过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这天,彼得遇见了一个名叫露西的热心人。露西说:试试养蜜蜂吧。彼得觉得可以弥补农作物的损失,就在..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珍惜别人的时间》

还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一遍一遍地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只是,一些人很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却未必懂..

哲理故事 2025-10-07

哲理故事《妙手求胜》

围棋的奥妙是每下一手都要从大局来权衡,使每一子都落到最有效的地方,有时为了争得先手或大局的成功,该弃的子要果断弃掉。有些人在行棋中,太重视一子之失,一子障目,不见大局,结果铸成大错。在生活中,每一个人..

哲理故事 2025-10-07

哲理故事《攻心》

洛杉矶有一家公司,要拆除一栋旧楼,三家拆迁公司进入被考虑行列,决定权在董事长手中。三家公司都铆足了劲,期待着在董事长面前口吐莲花,一举拿下该工程。第一家骄傲地说道:我们的拆楼技术一流,能在几秒之内,将..

哲理故事 2025-10-0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