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励志故事:一个馒头吃两天,做生意被坑200万

01.

高中三年,任正非最大的理想是吃上一个白面馒头。一次,一个家境不错的同学给了他大半个馒头,任正非舍不得一次吃完,每次都咬上一口,再装进口袋,竟然吃了整整两天。

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孩子们来说,无法想象吃个馒头竟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但对于出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来说,解决温饱是一家人的头等大事,白面馒头只能是奢望。

任正非的父母都是老师。按理说,老师的待遇应该不错。可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社会物质的匮乏让所有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都是度日如年。

任正非的父母育有七个子女,一家九口人的生计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为了不让孩子们饿死,家里实行“分餐制”,父母总是把自己的食物多些给孩子们。每到交学费的时候,即便是只需要两三元钱,母亲也是十分发愁,每次都要借上几家才能勉强凑齐,渡过难关。

任正非的童年就是如此清贫,让人心酸。可是,无论生活怎样艰辛,父母都想尽办法,坚持让任正非读书。19岁时,任正非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上大学期间,任家卷入了***的风霾之中,起因是父亲年轻时的经历。任父曾在***的412工厂工作,私下里经常组织讨论会,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宣传抗日。这引起了***特务的注意,计划抓捕他。为了躲避追捕,任父选择定居贵州,拿起教鞭,做了一名教师。

也正是这一段在***工作的经历,让任父在***中身陷囹圄,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的折磨。任正非从学校回来看望父亲,父母怕他受牵连,让他第二天就返校。临走时,父亲把他的一双旧皮鞋给了他,并对他说:“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任正非牢记父亲的殷殷教诲。回到学校后,他刻苦学习,自学完成大学课程,还自学了3门外语,熟读了《***选集》。经历过“***”的人生磨难,目睹了家庭蒙辱,任正非逐渐成长起来。

02.

1967年大学毕业后,任正非选择了应征入伍,成为了受人羡慕的解放军战士。任正非非常聪明,在军队里取得了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两次填补了国家空白,得到领导和战友的认可。可是,由于父亲的原因,他却未曾获得到嘉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让他磨练出了宠辱不惊的心态。任正非说:“我习惯了不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培养了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

军旅生涯影响了任正非的性格和处事作风,他做事雷厉风行,说话直来直去,脾气暴躁、不留情面,在管理华为时也能看到军队的烙印,早期的华为实施军事化管理,还曾经有过唱军歌的传统。

在军队里渡过了14个年头,1982年,38的任正非为了能够陪伴家人,决定转业。任正非转业去了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油集团工作。此时任正非的第一任夫人孟军已经是南油集团的高层了。孟军是四川省领导的女儿,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任平和女儿孟晚舟。

此时的任正非一腔抱负,一心想着大展拳脚、大干一场。但事与愿违,任正非身上还保持着军队的办事作风,不适应讲究灵活和变通的商品经济活动。在生意中被人骗走了200万元。当年的200万元,那可是天文数字,任正非只能引咎辞职。

这时,任正非与孟军的感情生活也走到了尽头。任正非后来曾感叹道,生活无常,爱情难测,年轻时满腔热情但感情失意,功成名就后爱人却早已远去。

爱情失意,事业也遭遇滑铁卢,但这些没有打倒硬汉任正非。遭遇中年危机的任正非,没有被挫折吓到,反而重整旗鼓,走上了下海创业干实事的道路。

03.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和他人筹集了21000元,在深圳湾畔杂草丛生的两间“简易房”里,创办了华为。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一个小公司,日后会走向世界,成为通信制造业一颗耀眼的“明星”。

刚开始,华为靠做HAX交换机的代理商赚了第一桶金。任正非目光长久,做代理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要做华为自己的产品。做自己的产品,才能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任正非组建了研发团队,任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出身的郑保用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经过苦心研发,HJD48交换机面市。在一年的时间里,华为取得了1亿元的销售额,员工数量也从1人增加到100人。

任正非有干劲,有冲劲,也有一腔为民族工业独立而奋斗的豪气。从代理产品到自主研发,公司要损失眼前的利益。同样地,在华为研发的局用交换机不适应时代发展,刚刚推出就面临着没有市场的尴尬局面时,任正非没有执着于眼前的利益,他背水一战,把所有剩余资金和人员全面投入到了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

任正非是一个有着狼性精神的人,他能够敏锐感知商机、有快速的反应速度、能果断决策抓住时机、强劲的执行力。正是他的狼性精神,才做出正确判断,顶住压力背水一战。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结果是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有着非常好的口才。创业初期,华为公司只是一个破旧的大工厂,一边是办公室,堆放着各种器材,一边是拼搭的简易床。在狼性精神的引领和非凡口才的鼓舞下,任正非让员工们相信,他们所从事的是一项有远大前途的事业。员工们常常废寝忘食地工作,干劲十足。他说过一句很有煽动性的话:让员工以后买房子要选阳台大且朝南的房子,以后可以用来晒分到的钱。

04.

任正非在通信制造业崭露头角,但也面临着不少竞争对手。当时中国通信产业中存在“七国八制”的混乱局面美国的朗讯、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加拿大北电、法国阿尔卡特和日本的NEC、富士通。

当时,无论是技术、科研力量,还是财力,国外企业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华为是怎样一步步打败这些竞争对手的呢?任正非年轻时读的《***选集》发挥作用了,他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瞄准了国外公司没有看中的农村市场,稳扎稳打,逐步拿下了城市的份额。

华为十分看重售后服务,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任正非说:“我们必须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标准,公司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为评价依据。”不管是荒凉的大漠,还是贫瘠的高原,只要客户有需求,华为的员工不分白天黑夜,总能快速地解决问题。

在与国外竞争的同时,国内的竞争对手也不容小觑。国内的情况是四足鼎立:巨龙、大唐、中兴、华为,简称“巨大中华”。巨龙和大唐因为体制问题,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只剩下中兴和华为二虎相争。两家公司同在深圳,企业文化也有惊人的相似,同样有着振兴中华的梦想,同样的市场定位,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共性点生产同类产品。

1998年,两家公司在市场的竞争中走上了法庭,各自状告对方,都获得了相应的赔偿。再看十年之后的今天,中兴已远远落后于华为。这大概与两家公司的领导人有关,中兴创始人侯为贵拥有传统文化人的儒雅,一向钟情于谦恭平和的“中庸”作风,而任正非骨子里带着常人没有的韧性和倔强,喜欢主动竞争。

05.

华为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便开始四处征战。进入俄罗斯市场,挺进非洲与拉美,牵手英国电信,开拓了荷兰、德国市场,最后进驻美国。

美国无疑是世界上第一科技强国,也是国外企业最难进入的市场。任正非采用的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击破”的战略方针。2002年,华为在德克萨斯州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不可避免地,华为要与“地头蛇”展开一场殊死决斗。

在美国电信市场中,最有名望和实力的要数思科系统公司。华为产品性能、技术含量与思科的产品不相上下,价钱却比思科的产品低20%。这一年,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70%,这令思科如坐针毡。

思科采取的竞争方式是:起诉华为,声称华为侵犯了思科的各种知识产权。古话说的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任正非明白,思科在意的不是赔偿,而是彻底遏制华为的品牌势力在美国市场的持续增长。他给出了最高指示:“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

不出所料,第一次交锋,华为败下阵来。任正非没有自暴自弃,更换了公关公司和侓师事务所。2003年3月17日,华为重返法庭,与思科打了个平手。2004年下半年以后,双方签定了正式和解协议。

华为和思科的这一较量被称为“世纪之讼”。表面上看,思科和华为没有分出胜负,实际上,华为是战略意义上的胜利者。华为不但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还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这次“世纪之讼”,也证明了任正非强调研发的决策是正确的。自此之后,华为更是巩固了产品研发的核心地位,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0%-15%用于研发。

华为一直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从通信到企业网、从云计算到手机,华为一直紧跟市场的节奏,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一切离不开任正非的领导。任正非不但决策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还大刀阔斧引进了西方的管理体系,融合到自己的管理中,打造软实力。

他说:“华为公司从一个公司发展过来,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外部资源不像美国那么丰富。发展凭着感觉走,缺乏理性、科学性和规律,因此要借助美国的经验和方法,借用外脑。”

06.

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但指引方向,还要学会管理。从这方面来说,任正非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他个性鲜明、拥有非凡的智慧,带领华为在国内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却没有沉迷于掌声和鲜花之中。

尽管以一言九鼎、雷厉风行著称,但任正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行事低调、处事严谨、非常亲民。有一次,华为的几个基层干部觉得出差报销不方便,便在电梯里吐槽财务管理不健全。当他们上到7楼时,迎面遇到了任正非。他们说话声音不算小,任正非正好听见。几个小干部心生恐惧,一直担心自己被骂。没想到,半个月后,公司重新制定了一套财务系统。原来,任正非听取了他们的“吐槽”,改进了财务系统。那个基层干部纷纷赞扬任正非的大气和宽厚。

任正非本可以享受奢侈的生活,但他生活得非常朴素、平凡。穿衣服不修边幅;出门不带司机和助理,甚至出差或出行都不配专车;在食堂自己拿餐盘、打饭…….

正如《任正非传》所说:“任正非是低调与张扬、谦卑与强势的的共同体。他以自己的个性、智慧、意志力,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不朽的业绩,也为世界科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任正非中年创业,早年的贫困生活和军旅生涯,锤炼了他不服输的韧性和“狼性”精神,使他带领的华为成为闪闪巨星。如今,76岁的任正非,仍然工作在岗位上,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气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泰迪抱枕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879.html

相关推荐

现代故事《防震条幅》

地震局新来个李局长,这天召开局党组会,商讨单位发展事宜。他刚开了个场,就立马引来班子成员一片抱怨声。一个班子成员说:地震局虽是正科级单位,但比起其他同级单位,人员编制少,办公场所差,怎么发展?另一个班..

现代故事 2025-11-23

现代故事《爱无期限不续约》

现代故事《爱无期限不续约》

1、花样男子万清霜来到这座江南水镇的时候,正是四月问。江南春色对于她这个北方女孩来说过于神奇,她不明白南方的空气为什么总是湿漉漉的,她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座小镇上的人都显得那么悠闲,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坐..

现代故事 2025-11-23

现代故事《全骆宴》

现代故事《全骆宴》

1、父子反目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古称甘州,该市不仅历史悠久,景点众多,还是一座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随着该市旅游开放的脚步越走越快,尽显本地旅游特色的各种酒楼,便一座座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张掖市东..

现代故事 2025-11-23

现代故事《喜欢油味的狗》

现代故事《喜欢油味的狗》

1、初遇豆饼何理在香坊镇建了个油坊,十里八乡的村民在收获粮食之后,会在他这存上数目不等的花生或者黄豆,每当家里的油吃完时,就凭着票来领取现榨的油。何理自己也收购粮食榨油,因为吃着放心,销路非常好。这天..

现代故事 2025-11-23

现代故事《安静的车厢》

这是一座位于东北的大城市,隆冬时节,五点半的时候天还是漆黑的。叶东把18路车开到了花园路站点停下,上来一群背着大书包的孩子。孩子们都是二中初三的学生,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坐公交车。最后上车的是一个年轻姑娘,..

现代故事 2025-11-23

中国十大创世神话故事(古代最著名的创世神话)

中国十大创世神话故事(古代最著名的创世神话)

神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产生于原始的人类,是他们以幼稚的目光认识自身,也认识客观世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神话。另一种则是人类文明有所发展之后,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模拟古代神话,假借传说中的..

杂文 2025-11-23

现代故事《心里有个渴望》

肖梅大学毕业后求职不顺利,如今她已跑了好几个月,却还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在她为此茫然的时候,偏又遇上了一桩更闹心的事情。这天,肖梅骑车到了岔路口时,车旁冷不丁拐出一个人来,扑通被碰倒在地。她定眼一看,..

现代故事 2025-11-22

现代故事《赌场诡道》

卡特是赌城德斯拉市最大一家赌场的老板,二十年前曾一举击败华裔赌王何大旺,成为赌城新一代最年轻的赌王。这天晚上十点多钟,卡特照例通过监控室大屏幕,密切注视着赌场内发生的一切。忽然,大堂内一个目光呆滞、神..

现代故事 2025-11-2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