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刘景文》的意思全解、翻译及注释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是一个官,也是诗人的朋友。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刘景文的思念和牵挂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抒发了作者对秋季收获季节的喜爱之情,借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00.html

相关推荐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古代对元宵节的描写)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古代对元宵节的描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也是古代的“情人节”,古人为此写了不少唯美的诗句,下面一起来看看。《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

杂文 2025-10-24

描写日落的诗句古诗大全(赞美晚霞的唯美诗句)

描写日落的诗句古诗大全(赞美晚霞的唯美诗句)

夕阳,是一天中太阳落下的时候,夕阳,总是给人以迟暮之感。在诗人笔下,夕阳是悲伤的,夕阳是开心满足的,其实,自然造物不可更改,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夕阳好不好,全看你的心态了!《乐游原》唐·李商隐..

杂文 2025-10-22

关于柳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柳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大全)

柳在诗词中,代表着离情别意。古人在送别时,会折柳相赠。当春天来临时,柳条抽芽,点点青翠,喻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那随风飘荡的柳条,又何尝不是离人的点点思念呢。40首柳的诗词,其中,有美妙的春风,更有深深的离..

杂文 2025-10-22

关于寒食古诗有哪些(与寒食节相关的古诗)

关于寒食古诗有哪些(与寒食节相关的古诗)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

杂文 2025-10-19

赞美英雄的古诗大全(8首最体现英雄精神的古诗)

赞美英雄的古诗大全(8首最体现英雄精神的古诗)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历史,诞生了多少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他们不仅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还留下了许多气壮山河,名垂青史的诗词。这些诗词或许不及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诗词“专业”..

杂文 2025-10-1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