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侥幸”的幸与不幸》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需要提升一下学历,于是我选择了函授本科。久经沙场的我,对考试司空见惯了。函授的结业考试又不是决定命运的考试,我思想上自然有些放松。

走上考场,第一科考的是《心理学》。我以为自己复习得还算不错,答及格应该没问题。可又对考题没底,我担心自己因紧张而乱了方寸,影响正常发挥。既然不是统招考试,恐怕不会那么严格吧,我把复习资料藏到包里,带进了考场。万一出现思维短路,我偷着瞟上两眼,或许就能柳暗花明。

铃声过后,趁着监考老师领我们学习考生规则的时候,我把资料悄悄地放到旁边的空桌里。试卷发下,我快速浏览了一遍。太好了!全是我熟悉的题目,我心中不免有些小激动。我很快投入到答题之中,一切都很顺利。答完卷,我环顾四周的同学,他们都在低头忙碌着。我暗自得意,心想:90分不敢说,80分肯定没问题!资料算是白准备了。我套上笔,交了卷,回位顺手把资料塞进包里,昂首挺胸,第一个走出教室。

失败皆在得意时,一点儿不欺人。我刚走到门口,一位监考老师从身后喊住了我:这位同学,你等一下。我停下来,不解地打量着他,看样子像是流动监考,但我一点也不心虚,十分镇静。

他走近我,神情十分严肃,目光有些冷:你刚才往包里放了一本什么书?他严厉的口吻有着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尤其是那双眼睛像X光,几乎要穿透我的身体。我乖乖地掏出资料,心里安慰自己:反正我又没作弊,你能把我怎么样?他没接资料,只是瞅了一眼,就丢下一句话:违纪,等补考吧!我一听,急了,不禁大声争辩:我一眼也没看!不信,你问监考老师!说什么都没用,带资料入考场就是违纪!他斩钉截铁地说,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转身便走,不容我置辩。多日的努力让他一句话就判了死刑,更否定了我的品格,而且连申诉的机会都不给我,我真比窦娥还冤啊!

散场后,同考场的同学对我说:你收拾书包时,窗外有个老头一直在盯着你,你知道他是谁吗?谁?我问。学院教务处主任!厉害着呢。听说,全院最不好说话的就是他。同学说。我愕然。唉,我怎么这么倒霉呢,偏偏撞到他的枪口上!同学们都为我抱不平,有的还托关系帮我疏通,结果得到的回答是:违纪,没有余地!

一个月后,我接到补考通知。从此以后,那双眼睛由窗外转移到我的心里。为了它,我拒绝了娱乐;为了它,我放弃了睡眠。我抓紧一切时间复习,像高三一样认真备考再入考场时,我只带一支笔,一门心思答题,不给自己的非分之想留半点余地。在以后的13科考试中,我每次都以全班第一的身份交卷。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说我很聪明、很牛气。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聪明牛气的背后,是因为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

领取毕业证的那天,班主任打开毕业证,翻到标有成绩的那一页,不无惋惜地对我说:你呀,太可惜了。如果不是第一科补考,你就是我们班的优秀学员了。我无语。望着第一栏醒目的补60(学院规定,补考再好也是60分),我想,没有第一次的补,哪有后来的全优呢?

这个毕业证是我的耻辱,也是我的警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那个补60 就像一双眼睛时时盯着我,不管旁边有无别人的监督,小心思都不能旁逸斜出。

时至今日,那个流动监考恐怕早已把我忘了,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我得感谢他,因为我当时确实已准备走捷径。如果不是意外的顺利,我的 阴谋恐怕会得逞。而那时,我真的就成了彻底的作弊者。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而试图投机取巧,哪怕只有一次也不行。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886.html

相关推荐

99分的人生

99分的人生

文 / 刘亚华他从小就有个理想,就是做玉雕师傅,把那些最不起眼的石头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年,他有幸进到玉雕厂。第一天上班,他看到师傅们正打着赤膊站在一块大石头前汗流浃背地打磨,他于是明白,做玉雕不单单是..

励志文章 2025-03-23

哲理故事《难与易》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事青蒿素研究,条件十分简陋。但他们土法上马,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购置三口大缸做实验用具。经过191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制剂。同样,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和..

哲理故事 2025-03-23

哲理故事《直面错误》

小混混陈世龙是一名粉刷匠。正逢胡雪岩建新房,需要粉刷,管家和陈世龙是同乡,就安排陈世龙来刷墙。一个月后墙刷好了,结果陈世龙不小心,碰倒了门旁的扫帚,在墙上划出了几道划痕。划痕不深,在墙根部,不细看根本..

哲理故事 2025-03-23

哲理故事《改变从自我反思开始》

《你在为谁工作》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杰克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一年,没有得到老板的重用,于是他跟朋友吐槽说:总有一天,我非拍桌子走人不可!朋友反问道:那你把这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都学会了吗?对..

哲理故事 2025-03-23

哲理故事《剩下的半碗水》

晋孝武帝中叶,会稽山阴灵宝寺求戴逵为之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为了让无量寿佛传神,戴逵去拜访了普渡禅师。天气炎热,当戴逵到达时已经大汗淋漓,普渡禅师给他倒了水,戴逵一口气喝了三碗半,终于不渴了..

哲理故事 2025-03-23

哲理故事《“揽过”与“揽功”》

田单当了齐国的国相。某一天,他途经淄水,看到一名老人因为渡河受了寒,上岸之后无法走路,就把自己的裘皮袍子脱下来给老人穿上。田单做了一件好事,但他这么做,有人看着不开心。谁不开心?齐王。齐襄王听闻田单解..

哲理故事 2025-03-23

哲理故事《“以卑说卑”与“以愚应智”》

孔子游历六国时,有一次他的马脱缰而逃,吃了一个农夫种的庄稼,这个农夫非常生气,把马扣留了。孔子派他的得意门生子贡去和农夫说情。学识渊博的子贡滔滔不绝地对农夫说了一通大道理,也说了不少好话,但农夫还是不..

哲理故事 2025-03-22

哲理故事《老厨师的告诫》

古镇有一位厨艺高超的老厨师,烹饪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他开的饭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李四是老厨师的徒弟,跟师傅学习三年,厨艺提高很快。老厨师对李四说:你厨艺学得不错,回去自己开个饭店,好养家糊口。李四在..

哲理故事 2025-03-2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