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百忍成金》

早年间,冀北以东有个小村子,叫盲肠村。村里男人好斗,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能打起架来。

有人打架,就得有人劝架。这劝架的差事,自然落到了村保长头上。盲肠村的保长不好当,男人们大多性如烈火,拉也拉不开。这不,上任保长因为劝架,头都被打破了。养好伤,他跟上级田乡约辞了官,说啥也不干了。

村保长的位置空了出来。田乡约希望村民毛遂自荐,还把俸禄提了一大截,可无人应征。田乡约急坏了,眼看马上又要交皇粮,没人主事怎么行?

这天吃罢晚饭,田乡约独自进了盲肠村,径直来到张老栓家。张老栓四十来岁,背有点驼,是土生土长的盲肠村人。田乡约开门见山,说想让张老栓做盲肠村的保长。

张老栓一听,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田乡约耐心地说:我知道老哥你脾气顶好,待人和善,万事能忍。村里不是都喊你张万忍吗?常言道:小忍成人,大忍成佛。老哥是有福之人,就受累出来挑个头儿,权当是造福全村百姓啦!张老栓犹豫半天,勉强应承下来。

谈完公事,张老栓说:田乡约,后天我儿子狗娃娶媳妇,您过来喝杯喜酒。田乡约一口答应。

田乡约走后,张老栓一家子炸开了锅,都觉得张老栓不该当这个保长,吃力不讨好。张老栓没吱声,拿着烟袋锅子就出门溜达去了。

转眼到了狗娃娶媳妇的日子。

晌午过后,道贺的人陆陆续续上门。狗娃穿一身崭新的衣裳,站在院门口迎客。没一会儿工夫,院子里就坐得满坑满谷。

张老栓亲自掌勺,烧几样硬菜款待宾客。正忙得不可开交,忽见狗娃闯了进来,大叫:爹,出大事啦!张老栓白了狗娃一眼:大呼小叫的!火燎你屁股蛋子啦?说着,将锅铲子一放往外走去。狗娃跟在后面说:来了一高一矮两个汉子,吵着进来喝喜酒!

张老栓赶到院门口一看,只见围了一拨儿人,当中一高一矮两个汉子一袭白衣,头上还戴着白帽子,在一团红色的院子里格外扎眼。张老栓拨开人群,冲二人一拱手说道:二位爷,这是要高个子说道:您是当家的吧,刚好来给俺们评评理。既然是喜宴,俺们遇上了凭啥不能进来讨杯喜酒喝?

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张老栓身上。知道他能忍,但这回自己家里办喜事,两个披麻戴孝的非要闯进来,实在不像话。盲肠村有规矩,逢红白事,绝不能打架。大家伙都等着看他能怎么办,甚至有人起哄:张保长,叫人进来沾沾喜气呗!

张老栓揣摩了一下,笑嘻嘻地说:承蒙二位爷们瞧得起!里面请!狗娃气鼓鼓地想上前阻拦,张老栓瞪了他一眼,他立马不敢动啦。高个子大踏步往院子里走去,说道:还是当家的敞亮,这才是待客之道。矮个子也跟着进了院子。

张老栓亲自招呼:二位爷请入座,马上就要开席啦!说罢,正要赶回灶台,高个子却拦住了他,笑着问:当家的,请问上席在哪边?这话一下子引起了满院客人的不满,纷纷指责二人不懂礼数。

狗娃气坏了,冲上来揪着高个子骂道:让你们进来喝喜酒就不错了,还想坐上席,瞧把你美的!

矮个子走上前来,说道:新郎官儿,我们到哪儿都要坐上席!狗娃气得抡起拳头就要开打,忽听张老栓一声断喝:放下!转而他冲着二人说道:二位爷们,请上席!说着,他亲自引着二人在上席坐了下来。

院子里的人都傻眼了,有的佩服张老栓肚量大,有的骂他软蛋没骨气。所有桌子都坐满宾客后,一道道硬菜摆了上来,宴席开始了。

酒过三巡,高个子喝高了,颤颤巍巍地走到张老栓身旁,说道:当家的,俺们兄弟是外乡人,天色已晚,想借宿一晚。矮个子也蹭了过来,扶着张老栓的肩膀说:当家的,俺们兄弟有个请求。张老栓说道:只要能办到,小老儿一定满足。高个子、矮个子二人相视狡黠一笑,高个子冲张老栓耳边小声说了。张老栓听完,立马愣住了!

狗娃连忙上前,张老栓将二人的要求说了,狗娃咋咋呼呼地说:啥?让俺把喜床腾出来给他们?整个院子里再次炸了锅,亲家公脸都黑了,气得连连灌闷酒。

张老栓赶忙上前解释了一阵子,走过来冲新人说:委屈一下,你俩今晚去你弟弟房里睡。狗娃气得吹胡子瞪眼,撸起袖子,打算教训一下这两个不知礼数的人。张老栓瞪了他一眼,不怒自威:大喜的日子不许打人,照俺说的去做。

狗娃不敢忤逆亲爹,只得回屋哄新娘子。少时,张老栓领着高个子、矮个子缓缓进了新房。屋里粉饰一新,点着红烛。喜床是新打的,铺着绣着鸳鸯的喜被。二人不客气,脱了鞋子钻进被窝里倒头就睡。

第二日,新媳妇勤快,起了大早做了早饭,众人也都起床了。张老栓盛了绿豆稀饭刚要坐下,想起一高一矮两个外乡人还在新房里睡着呢,八成是昨晚喝高了,连忙叫狗娃过去喊二人起来吃早饭。

狗娃气呼呼地放下手里的馍馍,来到新房门口敲门:爷们!太阳晒屁股蛋子了!俺爹让你们起来吃早饭!连敲几声,无人应答。狗娃直接踹开门走了进去,他瞥了一眼新房,杀猪似的尖叫道:爹呀!

众人冲进新房一看,都愣住了。只见床上躺着一高一矮两个金子人儿,通体耀眼夺目。一个胸口上刻着百忍,另一个刻着成金,分明就是昨天那两个外乡人!狗娃惊讶地说:爹呀,俺们家发财啦!俺刚才咬过了,是金子不假。张老栓没吱声,嘴里默念百忍成金四个字,望着床上的金子人儿若有所思,随后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

消息不胫而走,大伙纷纷过来瞧稀罕。张老栓把金子人儿化了,将这些金子平分给了大伙。

不知咋的,待张老栓正式上任后,村子里别说打架斗殴,就连个拌嘴的都没有了。盲肠村的男人都变得谦和了起来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460.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