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救命皮带》

鲁山张良,商埠名镇。

大清早,做生意的,赶路的,人来人往。谁也没在意,十字路口南侧小桥旁的榆树上,好像绑着一个人。

终于,有人指着小桥喊:快看,树上有个死人。

十多个好事者跑到桥上,只见一人被用皮带绑腰吊在树上,双眼紧闭,细看面容有些熟悉。哟,这不是赵掌柜吗?快救人!

也巧了,赵掌柜在这个时候睁开了眼:我这是在哪里?他自己蒙圈,众人也蒙圈。

赵大掌柜的,你这是怎么回事?得罪人了?怎么被绑树上了?

赵掌柜低头看了看,又闭眼沉思了一会儿,猛然,抬手就打自己的脸:唉,丢人,丢人啊!说罢,自己用手解开皮带扣,有些摇晃地走了几步,回头抱拳:多谢大家相助。还请保密。

众人不解,非要赵掌柜讲清楚。赵掌柜一跺脚:嗨!昨晚与几个掌柜的喝多了,回家路上尿急,对着这棵树边尿边打盹,没想到尿完后,自己把自己挂在了树上,怎么也走不了。要吓死我了,还以为遇到堵了。本地有这个传说,行人要是夜里遇到堵,怎么走也离不开原来的地方。如果没人救,只能等到天明。

众人就大笑,赵掌柜在镇上,那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自己把自己用皮带挂在树上睡了一夜,这是多么大的新闻!赵掌柜也觉得失了面子,他抽下腰间皮带,狠狠地扔在地上:都怪这条皮带,让我出这个丑,再也不用了!

马上就有人抢着捡起:哟,好皮带啊,全新的,你看这皮色,这料子,这铁扣,能用十多年啊!今早可没白来。

有明事儿的说话了:打住。各位,你们真不明白啊,看皮带做什么?皮带老板还能用孬货?看这里。

众人的目光又聚焦到拴住赵掌柜的那棵榆树,估计是赵掌柜的喝多了,被套住了走不动着急挣扎,坚硬的树皮全被磨掉了,而皮带内层丝毫未损。有人不解,有人恍然大悟:好皮带!

太阳还没上三竿,在家中喝早茶的皮掌柜就听说了这事,他手端茶壶,继续悠闲地在院中散步,脸上一副笑模样。

忠心耿耿的郝管家忍不住了,他小声地试探:掌柜的,赵掌柜这可是拿自己出丑来做广告啊,人家放大招了,咱们怎么办?都是皮带老店,不能让他家给比下去啊!

不急。皮掌柜面带微笑,扬长而去。

赵掌柜用皮带挂在树上睡了一夜的新闻不胫而走,让他家的皮带名声大振,都订他的货。一时间皮掌柜生意大跌,伙计走了不少。皮掌柜也不强留,只是告诉他们:以后做什么营生,质量要过得硬,少搞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这厢皮掌柜的生意惨淡,那边日本鬼子开过来了,听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寸草不留。镇上的有钱人大多跑了,而做皮带生意的赵掌柜和皮掌柜,却不约而同地选择留下。赵掌柜没走是因为他外甥,唐庄的唐大闯子拉起了一支队伍,十七八个人,号称护乡队,说要打鬼子,保乡邻,到处征粮要钱。赵掌柜是要多少给多少,还告诉外甥:镇上皮掌柜有钱,多要。

唐大闯子就带队伍到了皮掌柜的皮记店,皮掌柜好酒好饭好招待,临行捧出一些铜板:大侄子,这几年生意不好,实在没钱,你看

唐大闯子不慌不忙,拉条板凳又坐下。姓皮的,你家祖传皮带店,生意做那么远,缺这几个钱?不给钱,兄弟们就住你家帮你看店吧,你家里有好酒好肉,尽管上吧!

皮掌柜摇头,进屋,捧出一包银子:这是伙计们一年的工钱,再没有了。你们打鬼子护乡邻,我砸锅卖铁也得支持!这样,三个月内,我出一百条皮带,让兄弟们武装起来,打鬼子也有精神!

唐大闯子不屑:我才不足二十人,要这么多皮带有毛用!

皮掌柜一抱拳,大声地说:各位兄弟爷们,你们打鬼子保家乡,是爷们干的事!以后队伍壮大,成千上万不在话下,区区一百条皮带,到时还不够呢。

唐大闯子听得高兴:好,三月后交货。

工钱没了,皮记店的伙计又走了几个。皮掌柜顾不了这些,吆喝老婆孩子一齐动手制作皮带。他亲自设计,用最好的皮料,将皮带加宽,加厚,加里层毛。

赶在三月期限内完工,可找不到唐大闯子的队伍了。这小子还没见日本鬼子的影子,就带着兄弟们躲到了南边的丘陵里,早忘了皮带的事。

皮掌柜自有他的道道,他打听到唐大闯子藏身处,亲自带伙计们背去一百条皮带,还带了一些粮食,几十把磨得锋利的长柄标枪。临走,留下一句话:我是个爷们,说话算数;兄弟们打鬼子保家乡,更是爷们!

唐大闯子那帮兄弟被感动了。十几个汉子扣上皮带,在山沟里挥舞长枪,气贯丹田,呐喊刺杀,发誓遇到小鬼子,给他点颜色看看。

鬼子兵听说有这支武装力量,派出人马围剿。唐大闯子他们的长柄标枪哪敌得过鬼子的三八大盖,被鬼子追得到处躲藏,最后还是被包围了。

丘陵里,十几个兄弟背靠背围成一圈,四周都是鬼子。两个兄弟挥舞着标枪冲上去,几个照面,就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

鬼子兵嗷嗷大笑,把子弹卸了,丢在地上,开始拿这些活靶子练习刺杀。

两声惨叫,又有两个兄弟倒下了。

唐大闯子红了眼,他大声吼道:兄弟们,咱们的标枪长,对准鬼子直刺过去,临死也要赚一个。冲出去的,到西陡沟会合。

杀啊!众兄弟呐喊着,朝一个方向冲了上去,马上传来了自己人的惨叫声,也夹杂着那种鬼哭狼嚎的声音。

唐大闯子身中六七刀,居然被他刺死两个日本兵,逃了出来。

在西陡沟的一片深树林里,先后逃出来五个兄弟,好命大!

唐大闯子让大家把上衣脱了,撕开,包扎伤口。众人脱掉上衣,低头,却发现身上伤口不多。只见每人的宽皮带上都有七八条刺刀的口子,有歪有斜,有深有浅,都没刺透。那是皮掌柜做的加厚加宽皮带,挡住了日本人尖利的刺刀。他们身上,溅的是日本人的血。

唐大闯子带头,众兄弟朝着镇子的方向跪下:皮掌柜,恩人哪!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335.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