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齐桓公称霸的幕后人物》

赫赫春秋五霸,齐桓公居首。说到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个人──管仲,再进一步还会联想到举荐管仲的鲍叔牙。其实,成就齐桓公霸业的,还有几位幕后人物,他们的见识、事迹,很值得说道说道。

第一位,姓闾丘,名不详,史称闾丘先生,隐士。有一天,齐桓公在山间打猎,闾丘先生和父老赶去慰劳桓公,桓公当场表态要为他们免租免役,同行父老千恩万谢,闾丘先生却没有致谢。桓公问:先生还有什么愿望没得到满足吗?答曰:请赐以富贵寿考。桓公颇感困惑,说:寿命由老天掌握着;高贵应该是大官所拥有的;至于财富,国库里的钱粮也不能随便滥发。这些,我有什么办法赐给先生呢?闾丘先生说: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赈之以时,臣得富矣;令少敬长,臣得贵矣。桓公听闾丘先生一席话,大获教益,纳其主张,与管仲谨修政教,终成霸业。看来,齐桓公、管仲的富国强兵政策至少有一部分是源于闾丘先生,平民的见识真不在衮衮诸公之下。

第二位是管仲之妾,名婧。有卫人宁戚者,家贫无资,为人驭车。至齐,欲见桓公,苦于没有门路。一次齐桓公外出,宁戚正在喂牛,就轻轻拍着牛角唱起了哀伤的歌,桓公觉得很奇异,就派管仲去迎接那人。宁戚见管仲来,只没头没脑地吟了一句浩浩乎白水,再多一个字也没说。管仲不知所言何意,回去无法交差,连续五日不上班,而且面带忧色。其妾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问道:您五天不去办公,忧心忡忡,妾身斗胆问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事?管仲说:这不是你所该知晓的。婧曰:我听说过,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不解地问:此话是什么意思?婧解释道: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榇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 (音决提)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是啊,这老少弱贱之人,哪一类也不可小看!管仲没料到婧竟能讲出如此深刻的道理,思忖这位如夫人见识一定不同寻常,便急忙离开坐席,真诚道歉,承认刚才所说不当,并老老实实说出了被宁戚一句浩浩乎白水难倒的实情。婧闻言禁不住掩口一笑说:人家都给您说得明明白白了,您怎么还不知道呢?古有白水之诗,不是这样说的吗:浩浩白水,儵儵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宁戚借诗言志,表明他愿意步入仕途,早日为国家效力。管仲五日难题一朝解开,怀着喜悦报告于桓公。齐桓公经过紧张准备,以隆重的仪式接见了宁戚先生,当即任命为上卿,后迁国相,齐国得以大治。这位婧女士,博闻强记且有胆识,足可与谋政事。她不仅解开了夫君的疑难,更为齐国的霸业发现了一位难得的人才。读诗明理谋政,巾帼不让须眉,此之谓也。

第三位卫姬,卫侯之女,齐桓公的夫人。桓公喜欢靡靡之音,卫姬就坚决不听郑卫之音,以抵制那些有害的音乐。桓公用管仲、宁戚,称霸当时,诸侯皆来朝贺,而卫侯独不至。齐桓公老大不快,即与管仲策划讨伐卫国。罢朝回到后宫,卫姬一见桓公神色,匆忙卸了首饰,下堂便拜,说:我愿替卫国请罪。桓公故作镇静说:我和卫国没有什么怨隙呀,爱妾你请的哪门子罪?卫姬回道:妾闻之,人君有三色:显然喜乐容貌淫乐者,钟鼓酒食之色;寂然清静意气沉抑者,丧祸之色;忿然充满手足矜动者,攻伐之色。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卫也,是以请也。桓公叹服卫姬洞悉心扉的好眼力,自然接受其请求,许诺不伐卫国,从而避免了一次战火。事后,齐桓公就把卫姬立为夫人,而号管仲为仲父,并公开宣称:夫人治内,管仲治外。寡人虽愚,足以立于世矣。卫姬身为夫人,从自己做起。以帮助夫君修身养性;既机敏过人,又善于化解矛盾。别说治内,即便与闻治外,也会时有利国益民之见被采纳。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467.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