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劝人为善】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 第二、爱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 第四、劝人为善; 第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 第七、舍财作福; 第八、护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长; 第十、爱惜物命。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汝之命,未知若何?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救人危急】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与人为善】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 

及不生子相,尽情改刷;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 

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 

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 

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 

汝今扩充德性, 

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此自己所作之福也, 

安得而不受享乎?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 

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开章第一义, 

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汝信得及否?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

虚心屈己,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 

具是三心,则有过思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更新于:1个月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023.html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