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屋

老屋走了。走了,是老家的方言,意思就是死了、没了。老屋五十多岁,在这个春天走完了它一生的路。

老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三十多岁时盖成的。到2006年春上,父亲又叫村上人帮忙修缮过。那时的老屋不算老,却像个老人般病病殃殃。这也正应了农村那句老话:屋子是用来住人的,房能护人,人能养房;要不住人,房子就烂得快。修旧房的事儿,父亲看得比啥都重要,不让我们兄弟插手,也不用我们的钱。一说到钱,他就有点变脸失色地说:我有退休工资,抹掺房也花不了啥。谁说钱,跟谁急。

过了六年,到2016年,弟弟又提出拾掇老屋。父母已去世五年了。我知道他的用意,就是把屋内收拾一下,墙刷一下,地面找平。我答应了,让他去张罗,只给他撂下一句话:屋子老样子不能动,像腰窝子(即在小房墙上开一个方口,晚上放上煤油灯两面都能照亮)啥的要在。

两次修缮老屋,我曾写过文章《春天,在老屋的那些日子》和《老家》,收入散文集《惊蛰之后》。权当给老屋这位老人做了两次手术,留下的病历。

三四年前,堂兄在村里搞民俗开发。找到我说,他出钱把老屋拆了,盖成民宿,给我留出卧室、书房,剩下的用来接待游客。老家山清水秀,白天听鸟叫,晚上看满天繁星,是城里人向往的神仙日子。我没加思索,一口回绝,还有点生气地说:老人不在了,老屋是个念想,谁都不许动。话说得重,让堂兄很没面子,随后,再没提这档子事儿。

从弟弟拾掇老屋到现在,不过六年,我突然又同意拆老屋了,我这人咋是个出尔反尔的家伙,成了出卖老屋的叛徒?

去年回老家,弟弟告诉我,老屋屋顶中间陷下去了,从外面看成了一个凹形,担子离后墙抬起了十几厘米。他说,这种工字形担子,吃力都在担子上,时间一长,担子一坏,弄不好房就塌了。他又去请了专家鉴定,结论也是老屋不安全了。要么换担子,要么给担子下顶个柱子,最好是拆了。弟弟的主意就是拆了,重盖。我沉默无语。

亲朋好友劝我还是听弟弟的话。一位好友,他退休后也正在拆了老屋,重盖。他也劝我:老弟呀,我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人,要说对得起老人,就把房盖好,老人在那边也安心。我以前跟你一样,一说拆老屋就急。现在想通了。老人劳累一辈子留下的老屋,在咱手里要变成新屋,给儿女也留个结实的老屋。

反复思量,我跟弟弟说:咋弄我不管,你看着弄去。

定好是趁着五一假期搬老屋的东西。弟弟一早就开车来接我。在车上,我们话很少,我心里依然是沉沉的。到棣花街,弟弟说买点蒸馍,我去买了。车进陈家沟口,过了爷庙,就是苗沟的山水了。路两边的槐树上,满是白色的槐花,像堆满积雪。山涧有淙淙的流水声和鸟的叫声。坡上嫩绿,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平时看到这些我会激动,今天却是心静如水。

到家门口,本家的兄弟们正在房山豁搬一堆旧椽。他们干活,我也插不上手,一个人跑到房后面,到父母坟上坐了好一会儿,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又从深过腰的草里,走到南边的寺凹沟。过去上山割草走的小毛路已没有了,全被树挤满。几处条田里的松树,都在老碗口粗。那棵半搂粗的,是爷爷带我去一同栽的。爷爷已离开四十多年了。那两棵直直的、有三四丈高的,是我跟母亲一块栽的。坡上的干树叶,脚一踏,没过脚脖子,挨地面处都成腐殖质了。忽而,咋是奶奶在那儿,她老人家背着背篓,拿着竹耙子,迈着小脚碎步,从沟里搂着干树叶,背回去当柴烧。记得有一次,天黑了还不见奶奶回来,我上山去找,见到她摔倒在石头堆里,额头上擦烂处粘着干树叶。我心疼地上前扶她,她却一甩手,又挣着背起背篓,一摇一晃下山。

山上横七竖八净是胳膊粗的树枝,稍不注意就会被绊倒。我随手捡了一根当拐棍,刚一拄,就断成两截,已经腐朽得没用了。要是放在过去,砍这么粗的柴火,得跑十几里,还常常是偷砍人家的。

上到山顶,四周山势起伏,像绿色的海面。原想给老屋子来个航拍,树把村子遮得啥也看不着,只拍下一片翠绿,一缕炊烟。山顶那棵松树下,有一堆干草,边上有个小洞,我刚想踏过去,扑棱棱一声,一只野鸡咯咯飞走了。我坐在树下歇息,一阵凉风吹来,像奶奶用手背抚摸我的脸。沿山脊朝北走十几步,一片树木稀少的空地上,长满了拳芽。拳芽学名叫商芝,也叫紫芝。刚长出来时,像小娃半握的拳头,因此叫拳芽。当年四皓避秦之乱,隐居商洛山中,用拳芽充饥,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就是他们吟唱的《采芝歌》。现在商芝肉是当地一道有药用价值的名菜。我小心地采着,猛一回头,咋看见母亲在我身后边采边冲我微笑?定睛一看,是一片长开了叶子的拳芽。我又静心去采。拳芽很嫩,手指一掐,嘣一声,嫩杆上流出晶莹的汁液。拳芽最好在太阳出来前采,不然阳光一照,它很快就张开小手,老了,吃不成了。我采了一小堆,捆成一小捆,端在左手上。

下山时,右手还得拽住树枝,不然会滑倒。走到房后平台上,当年这里是耕地,种麦子、种苞谷。后来,分田到户了,栽核桃树、山茱萸树。现在,这些树都被野草簇拥着。山茱萸没人摘,地上落了一层暗红。

回到院子,老屋搬出的东西摆满了一院。乡亲们见到我采了拳芽,纷纷夸我,说村上谁谁,光拳芽就卖了几千块哩。他们告诉我,要用开水焯熟,晒干。这些,我都知道的。我也跟他们一块儿把东西搬到邻居家。看到织布机、纺线车,仿佛又看到奶奶、母亲忙碌的身影。那个手工编织的草垫子,是母亲编的。坐上去,还能感觉到母亲的温度。

拆老屋定在两天后。我本不想回去,但村里人说,长子要溜第一页瓦。这天我赶到老家时,老屋顶上的瓦,已经拆了不少。十几个人分成两组,一组在上房,一组在灶房上。房上揭好瓦,递给另一个人,三五页瓦顺两个钢管子,哧一声,就溜到地上一堆湿土里。这样,瓦下的快,还不容易碎。地上人随手装到手推车上。装满一车,推到邻居一个侄子的空场上,那里有几个人再把瓦踅成一层一层的圆柱形,下大上小。

我不忍心看拆老屋的过程,更无心去帮忙。在我心里,拆老屋,就像给失去的亲人做解剖一样残忍。

下午两点,瓦溜完了,准备拆椽檩、担子。我返回城里,坐进办公室,像丢了魂儿似的。球友叫去打羽毛球,狠狠打了一场。

晚上,弟弟发来拆过椽的老屋照片,已是残垣断壁。我不忍心看,心里暗暗流泪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4746.html

相关推荐

遗失

遗失

(一)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十七岁了,曾经以为在这样的花样年华注定发生很多事。然而,并不是这样。在隐隐的期待中等待,在甜甜的幻想里守候。生活却始终平淡如水,毫无波澜,悄无声息地迎来了自己的十七岁。或许湖水..

友情文章 2025-04-29

谈慎行

谈慎行

《礼记》上有句话人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意思是你初到一个过方,必须先问那里的禁忌;进入别国时,一定要问问当地的习俗。你很可能听见重重的一声撞击,接着有个躺在地上鲜血直冒的机车骑士和已经滑出去十几尺,被..

励志文章 2025-04-29

谈比赛

谈比赛

有悲剧性格的人,最要学习的就是在比赛之前悬空;比赛之时拿起;比赛之后放下。一个人如果能常常不安,常常自觉不足,而处处反省、多多充实,不是可以有更大的进步吗?多抓几把豆子今天晚上,我从台北打电话回纽约,..

励志文章 2025-04-29

谈天才

谈天才

天才不一定是早慧。天才不怕打击,也不怕别人恶意批评,他只是认清自己的目标,以鸭子划水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前进。谁是真天才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什么是天才?当时..

励志文章 2025-04-29

遗失的风

杜鹃从门域飞来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一缕清风游走你骑着单车走过像一个小孩子般那么开心笑容吹散在风里记忆在那一刻开出了花繁忙的尘世,擦肩接踵的人流再没有你的身影我打开心里的伞去追逐却发现你早已落入岁月的缝隙里..

现代诗歌 2025-04-29

又下雨了

又下雨了

又下雨了,小雨,淅淅沥沥,时下时停,伴随着远处的迷雾,近处的街景,天地之间,迷蒙一片。对我而言,这样的天气对,最熟悉不过了,自小生长在这座北方的山区小城,长大后在外漂泊若干年后又回归与此。春秋之季,像..

友情文章 2025-04-28

我們→你們

我們→你們

曾經,我們一起的十分鐘,嘻嘻哈哈,如今,是你們最不想回味的。而我,仍當局者迷只偶爾聽見你們向誰抱怨了什麼,但原因仍然不解。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恨透了自己這顆笨極了的腦,想必你們也覺得白痴。『我放棄了..

友情文章 2025-04-28

樱之陨

樱之陨

樱花飞逝,风卷残月。所谓伊人,何去何从。题记一株樱花幼苗就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婴孩,将细嫩的幼苗包裹在大地黄褐色肌肤下加倍用心呵护,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陨落。哪怕是有了鲜活生动的绿意红情也仍要将它像..

友情文章 2025-04-2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