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屋

老屋走了。走了,是老家的方言,意思就是死了、没了。老屋五十多岁,在这个春天走完了它一生的路。

老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三十多岁时盖成的。到2006年春上,父亲又叫村上人帮忙修缮过。那时的老屋不算老,却像个老人般病病殃殃。这也正应了农村那句老话:屋子是用来住人的,房能护人,人能养房;要不住人,房子就烂得快。修旧房的事儿,父亲看得比啥都重要,不让我们兄弟插手,也不用我们的钱。一说到钱,他就有点变脸失色地说:我有退休工资,抹掺房也花不了啥。谁说钱,跟谁急。

过了六年,到2016年,弟弟又提出拾掇老屋。父母已去世五年了。我知道他的用意,就是把屋内收拾一下,墙刷一下,地面找平。我答应了,让他去张罗,只给他撂下一句话:屋子老样子不能动,像腰窝子(即在小房墙上开一个方口,晚上放上煤油灯两面都能照亮)啥的要在。

两次修缮老屋,我曾写过文章《春天,在老屋的那些日子》和《老家》,收入散文集《惊蛰之后》。权当给老屋这位老人做了两次手术,留下的病历。

三四年前,堂兄在村里搞民俗开发。找到我说,他出钱把老屋拆了,盖成民宿,给我留出卧室、书房,剩下的用来接待游客。老家山清水秀,白天听鸟叫,晚上看满天繁星,是城里人向往的神仙日子。我没加思索,一口回绝,还有点生气地说:老人不在了,老屋是个念想,谁都不许动。话说得重,让堂兄很没面子,随后,再没提这档子事儿。

从弟弟拾掇老屋到现在,不过六年,我突然又同意拆老屋了,我这人咋是个出尔反尔的家伙,成了出卖老屋的叛徒?

去年回老家,弟弟告诉我,老屋屋顶中间陷下去了,从外面看成了一个凹形,担子离后墙抬起了十几厘米。他说,这种工字形担子,吃力都在担子上,时间一长,担子一坏,弄不好房就塌了。他又去请了专家鉴定,结论也是老屋不安全了。要么换担子,要么给担子下顶个柱子,最好是拆了。弟弟的主意就是拆了,重盖。我沉默无语。

亲朋好友劝我还是听弟弟的话。一位好友,他退休后也正在拆了老屋,重盖。他也劝我:老弟呀,我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人,要说对得起老人,就把房盖好,老人在那边也安心。我以前跟你一样,一说拆老屋就急。现在想通了。老人劳累一辈子留下的老屋,在咱手里要变成新屋,给儿女也留个结实的老屋。

反复思量,我跟弟弟说:咋弄我不管,你看着弄去。

定好是趁着五一假期搬老屋的东西。弟弟一早就开车来接我。在车上,我们话很少,我心里依然是沉沉的。到棣花街,弟弟说买点蒸馍,我去买了。车进陈家沟口,过了爷庙,就是苗沟的山水了。路两边的槐树上,满是白色的槐花,像堆满积雪。山涧有淙淙的流水声和鸟的叫声。坡上嫩绿,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平时看到这些我会激动,今天却是心静如水。

到家门口,本家的兄弟们正在房山豁搬一堆旧椽。他们干活,我也插不上手,一个人跑到房后面,到父母坟上坐了好一会儿,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又从深过腰的草里,走到南边的寺凹沟。过去上山割草走的小毛路已没有了,全被树挤满。几处条田里的松树,都在老碗口粗。那棵半搂粗的,是爷爷带我去一同栽的。爷爷已离开四十多年了。那两棵直直的、有三四丈高的,是我跟母亲一块栽的。坡上的干树叶,脚一踏,没过脚脖子,挨地面处都成腐殖质了。忽而,咋是奶奶在那儿,她老人家背着背篓,拿着竹耙子,迈着小脚碎步,从沟里搂着干树叶,背回去当柴烧。记得有一次,天黑了还不见奶奶回来,我上山去找,见到她摔倒在石头堆里,额头上擦烂处粘着干树叶。我心疼地上前扶她,她却一甩手,又挣着背起背篓,一摇一晃下山。

山上横七竖八净是胳膊粗的树枝,稍不注意就会被绊倒。我随手捡了一根当拐棍,刚一拄,就断成两截,已经腐朽得没用了。要是放在过去,砍这么粗的柴火,得跑十几里,还常常是偷砍人家的。

上到山顶,四周山势起伏,像绿色的海面。原想给老屋子来个航拍,树把村子遮得啥也看不着,只拍下一片翠绿,一缕炊烟。山顶那棵松树下,有一堆干草,边上有个小洞,我刚想踏过去,扑棱棱一声,一只野鸡咯咯飞走了。我坐在树下歇息,一阵凉风吹来,像奶奶用手背抚摸我的脸。沿山脊朝北走十几步,一片树木稀少的空地上,长满了拳芽。拳芽学名叫商芝,也叫紫芝。刚长出来时,像小娃半握的拳头,因此叫拳芽。当年四皓避秦之乱,隐居商洛山中,用拳芽充饥,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就是他们吟唱的《采芝歌》。现在商芝肉是当地一道有药用价值的名菜。我小心地采着,猛一回头,咋看见母亲在我身后边采边冲我微笑?定睛一看,是一片长开了叶子的拳芽。我又静心去采。拳芽很嫩,手指一掐,嘣一声,嫩杆上流出晶莹的汁液。拳芽最好在太阳出来前采,不然阳光一照,它很快就张开小手,老了,吃不成了。我采了一小堆,捆成一小捆,端在左手上。

下山时,右手还得拽住树枝,不然会滑倒。走到房后平台上,当年这里是耕地,种麦子、种苞谷。后来,分田到户了,栽核桃树、山茱萸树。现在,这些树都被野草簇拥着。山茱萸没人摘,地上落了一层暗红。

回到院子,老屋搬出的东西摆满了一院。乡亲们见到我采了拳芽,纷纷夸我,说村上谁谁,光拳芽就卖了几千块哩。他们告诉我,要用开水焯熟,晒干。这些,我都知道的。我也跟他们一块儿把东西搬到邻居家。看到织布机、纺线车,仿佛又看到奶奶、母亲忙碌的身影。那个手工编织的草垫子,是母亲编的。坐上去,还能感觉到母亲的温度。

拆老屋定在两天后。我本不想回去,但村里人说,长子要溜第一页瓦。这天我赶到老家时,老屋顶上的瓦,已经拆了不少。十几个人分成两组,一组在上房,一组在灶房上。房上揭好瓦,递给另一个人,三五页瓦顺两个钢管子,哧一声,就溜到地上一堆湿土里。这样,瓦下的快,还不容易碎。地上人随手装到手推车上。装满一车,推到邻居一个侄子的空场上,那里有几个人再把瓦踅成一层一层的圆柱形,下大上小。

我不忍心看拆老屋的过程,更无心去帮忙。在我心里,拆老屋,就像给失去的亲人做解剖一样残忍。

下午两点,瓦溜完了,准备拆椽檩、担子。我返回城里,坐进办公室,像丢了魂儿似的。球友叫去打羽毛球,狠狠打了一场。

晚上,弟弟发来拆过椽的老屋照片,已是残垣断壁。我不忍心看,心里暗暗流泪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4746.html

相关推荐

我們

我們

春季是希望的日子。在希望的日子裡,我們這群來自中國五湖四海的驕子,在有“水澤之鄉、河塘之國”雙重稱謂的孟加拉國相遇。“你好!”開始了我們的彼此…!風和日麗的日子,在薩瓦工業區我們連成一個團體。開始了我..

情感日志 2025-07-30

禅诗精选

1、尘诣超师院读禅经唐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2、巽..

诗歌作品 2025-07-30

写给20岁的自己

写给20岁的自己

麻烦帮我去车间把这个配件拿过来。亲,这个地址你写一下,等下拿去发顺丰快递。怎么又出问题了,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还记不住?我说你的反映也太慢了吧,老这么傻乎乎的然后,后面紧随着就是一阵阵笑声;可她一点感觉..

情感日志 2025-07-28

舍弃也是一种拥,学会放弃

舍弃也是一种拥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真正拥有。人生就是如此,你不能背负着所有想要的东西走完人生的全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每个人生命所能够背负的重量是一定的,如果过早地满载着上路..

情感日志 2025-07-26

囚

在路上,未曾停泊几多风雨,自己扛过心酸悲恸,不曾述说愿一直沉默着心碎了,依旧傻笑着寂寞了,仍要孤傲着/月夜,自己不再单着,唱着孰人都不懂的歌,与影子狂舞着雨天,索性把伞扔到窗外放纵;让泪水与雨滴一起滑..

情感日志 2025-07-24

恋

等来了风,等来了雨却等不来你算了吧挥挥手去明知你不会看到不知为何还要多此一举/阳光撒满了小路人来人往寻不见你的踪迹却贪婪你的芬香终而得见,寥寥数语算了吧情愿回忆何如不见时?/夜静了辗转之余@在呢于你满心..

情感日志 2025-07-24

困

我斜坐着,呆呆地看着前门的石板,它是暗淡的。外面的走廊是有光的,但,是静默的,少有人路过。教室里是极明亮的,坐满了人,些许声响,但仍是静的。不记得昨日,也辨不得今夕了,似乎一样,未曾来过,也未曾离去。..

情感日志 2025-07-23

渠江之畔,诸友可好。

渠江之畔,诸友可好。

亲爱的广职诸友: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岁月易逝,分别已四月有余,五月转眼即至,而吾归来广职之日亦近矣。时令五月,农忙至极。然古人有云“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此言甚是有理,即使如此,然吾之大事亦该..

友情文章 2025-07-2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