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插队》

恶人爱插队?惩治有妙招!

明代末期,平安城里有个名人,名叫王霸,靠着祖传家业,整天不务正业,仗着学过几天功夫,到处欺男霸女。而且此人有一个独特的癖好特别爱插队,吃饭、买东西、看戏,就没有他不插的队。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城中一霸,走到哪儿,大家都得给他让路,否则就是看不起他。

这天,王霸在城里东走西逛,远远看见一家铺子门前排着长队。王霸好奇心上来了,走过去看了看,原来是药王谷的铺子正在低价发售灵芝。

药王谷是有名的药材大户,生意做得大,老板也乐善好施,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珍贵药材低价出售,以接济那些有需要的穷苦百姓。

铺子前闹哄哄的,伙计正喊着:后面的散了吧,最后一个了,各位下回再来吧!后面排队的众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文弱书生,他又惊又喜,拿着钱袋就给伙计掏银子,边掏边念叨:还好赶上最后一个了,不枉小生天还没亮就赶来排队,多谢多谢!

谁知书生正要接过伙计递给他的灵芝,就见旁边伸出一只手,一把将灵芝抢了过去。王霸拿着灵芝看了看,嘿嘿两声:这大蘑菇不错,回家炖只鸡补补。

书生一看,吓得一激灵,这不是王霸吗?他哆哆嗦嗦开口道:王大哥,这灵芝是我一早赶来排队才轮到的,家有老母卧病在床,急需这灵芝补身子啊,还望王大哥能体谅小生。

去你的,谁是你大哥?王霸嚷嚷道,你说你排队轮到的,我怎么没看见?你没瞧见,老子现在站在队伍的第一个吗?

这、这您插队了啊!书生笨嘴拙舌地说道。

老子插队怎么了?老子就爱插队,别给脸不要脸!王霸指了指书生手里的钱袋,蛮横地说,你不是有钱吗?去别地儿买去。

书生急得脸色都白了:小生家境贫寒,这钱已是勉强东拼西凑,才够买一株低价灵芝,别家铺子怕是连半株也买不到啊!人命关天,王大哥

王霸打断书生的话:你老娘是死是活关我屁事儿?

这书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这一下可急了眼了,也顾不得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冲上去揪住王霸的领子,软绵绵一拳就冲着他的脸去了。

王霸身强体壮能让他打中?他微微一侧身,让过这拳,伸手一推,就将书生推倒在地。书生倒在台阶上,王霸还不解气,上去就是两脚:你这厮失心疯了?连老子也敢打?

踢了两脚见书生没反应,而台阶上一大摊血迹晕开了,王霸这才有些慌了。

药王谷伙计壮着胆子走出来,发现书生头上有个在台阶边缘磕出来的大口子,又摸了摸书生鼻息,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杀人啦!围观的群众四散开来,留下王霸站在铺子门前,脑中一片空白。等他回过神来,就已经在大牢中了。

县太爷看着王霸说:小老弟啊,你这是怎么回事?平时你瞎折腾折腾也就算了,怎么还闹出人命来了?

王霸一把抱住县太爷的大腿,说:老爷!看在小的平时对您多有孝敬的分上,您可得救我啊!只要您能救我,小的自有厚礼奉上!

一听厚礼,县太爷心动了,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对着王霸招招手,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王霸听后拊掌大笑。

三日后开堂问案,一身白衣的书生母亲跪在堂上哭成了泪人,而王霸则一口咬定是书生先动的手,自己不过是出于防卫。王霸出钱找来的证人也都一口咬定,亲眼看见书生当时怒气冲天,拿着棍子冲着王霸袭来,王霸不过是自卫罢了。

最后,县太爷判定王霸是防卫过当,罚了些银子便放他走了,本就伤心过度的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当场便随儿子去了。

王霸哼着小曲儿走在回家的路上,毕竟有惊无险,他的心情不错,至于那个书生和老太太命短而已,不关他的事儿。

走到半路,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突然手持朴刀,从树林里钻了出来,大喝一声: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

王霸虽然是城中一霸,但他欺负的对象仅限于普通老百姓,而此人王霸刚好见过,就在刚刚衙门口贴着的告示上,这是个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

王霸吓得浑身颤抖,只求破财免灾。然而不巧的是,刚刚在衙门他兴奋过度,把身上的钱都给了县太爷,让他给兄弟们买酒喝。此时,他身无分文,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大侠!我没带钱,别杀我!

男子眼睛一瞪:你穿这么好能没带钱?说着他便上前一通翻找,却只摸出了一个灵芝。

男子大怒,自己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出来抢劫,最后只抢了个蘑菇不说,还将自己暴露了。且这小子一看就不是好人,要是回去以后报官,带着官兵来抓自己就麻烦了。这样想着,他便怒火中烧,上前一刀就将王霸给砍了。

且说这王霸迷迷糊糊地下到了阎王殿,就看前面排着长队,一个鬼差正吆喝着: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登记!王霸这会儿也明白过来自己已经死了,他心有不甘,一个箭步冲到队伍最前面。

鬼差皱了皱眉说:这位兄弟,你都死了还有什么可着急的,去排好队!

王霸可不管那套:我怎么可能死了呢?我小时候我娘给我算过命,我能活到八十岁!快查查是不是弄错了!

鬼差无奈,只能翻了翻手中的生死簿,一看还真是没轮到王霸,正疑惑间,就见阎王爷来了,赶紧行礼:见过阎王爷。

王霸一听这位就是阎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质问道:生死簿上写得清清楚楚,我还能活四十五年,你怎么搞的,赶紧送我回去!

阎王爷慢慢悠悠坐在椅子上:是啊,但我看你这么爱插队,想必是等不了这么久的,于是把你插在前面了,别客气啊。

王霸傻了眼,他是爱插队不假,但这转世投胎的队谁愿意插啊?阎王爷却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补充了一句:放心放心,你还没到转世投胎的时候呢,不是还有四十五年吗?这期间,你就在这路口维持秩序吧,有一个插队的,你转世投胎的时间就往后延长一年,好好干啊!

接着,阎王爷又吩咐鬼差:之前被这小子害死的那对慈母孝子,赶紧给他们找个好人家投胎去吧。说完,阎王爷没再看瘫在地上的王霸一眼,就转身离开了。

鬼差踢了王霸一脚,骂道:还不赶紧起来干活!

从那天起,王霸便开始在通往奈何桥的路口维持秩序。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生前被他插过队的人陆陆续续去世,一来路口听说了这个消息,个个都忍不住故意来插队,也不知道王霸至今有没有转世投胎。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4155.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