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千里良驹》

1、

明朝宣德年间,永平府城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一派太平盛世景象。在城北大街,有一家商号,经营日用百货。掌柜的姓周,周掌柜为人忠厚老实,讲信用,童叟无欺,且以货真价实闻名。城里居民宁可多走一段路,也要到周掌柜的商号去买东西。因此,周掌柜的买卖越做越兴隆。

周掌柜特别会用人,虽然家大业大,向来权力下放,而且用人不疑,即使伙计做事时出点小差错,只要不是有意而为,他从不计较。所以深受伙计们敬重,大伙都把柜上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去做。

周掌柜年轻时曾练过几年拳脚工夫,虽然没成名,一般人还不是他的对手。他还酷爱马,只要遇到好马,不惜重金买到手,所以他家常年养着几匹好马。

周掌柜最心爱的一匹白骒马,生了一匹小马驹,小马驹全身雪白,浑身没有一根杂毛,奇怪的是脑袋总耷拉着,两眼流泪,鼻涕不断,最特殊的是四条腿细长,四个肉蹄子有碗那么大,活像大肉包子,真是奇丑无比,招来不少人看怪物似来看,议论纷纷。

周掌柜满指望这匹白骒马能给他下个好马驹,没想到居然是个不值钱的怪物,很失望。有人劝他趁早把这个怪物打死喂野狗算了,还有人说卖给餐馆。周掌柜想,不管它长得多丑多没用,但毕竟是条生命,不忍伤害,就养活下来。

2、

转眼一年有余。一天门外来了一个彪形大汉,此人红脸膛,浓眉大眼,鼻直口方,透着一身的英雄气。他站在大门口声言要见掌柜,伙计通报后,周掌柜请他到堂屋落座。来人非常直爽,自我介绍说:我叫袁荣玄,无业,要求在柜上打工,只要管吃管住,工资掌柜的看着给。

周掌柜一见袁荣玄就觉得很投缘,虽然柜上不缺人手,他还是把袁荣玄留下了,叫他给伙房担水、喂马、打扫院子,干些杂活。

袁荣玄非常勤快,不说东不说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水缸总是满的,特别是周掌柜的几匹马,经袁荣玄喂几天,膘肥体壮,身上的毛油油亮亮。周掌柜见着,喜在心里,笑在面上。

深秋的一天夜里,伙计们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睡得正酣,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撞门声和狗叫声惊醒。门被砸开,闯进八个手持棍棒刀枪的强盗来,不一会儿,店铺里的二十多个伙计,每人手里拿着铁锹、大镐棍棒等武器也都站在了院里,两厢对峙着,准备战斗。

周掌柜夹杂在人群里,一看这阵势,非打不行了,立即一声令下:打!由于平时周掌柜对伙计很好,到关键时刻大伙儿也特别肯出力。两拨人就混战在一起。店里虽占人多的优势,但一交上手就完了,来的强盗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每个人都能抵挡三五个人。刹那间,店里的伙计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就在这危急时刻,袁荣玄操起一条大木棍闯入了人群,好比虎入羊群,一顿狠打,把八个强盗打得横七竖八倒地一片,哭爹喊娘。

周掌柜受了点轻伤,但并不在意,看袁荣玄把强盗们制服,喜出望外。这时有人建议把这八个强盗打残交到官府治罪。

周掌柜争取袁荣玄的意见。

袁荣玄说:大哥,我救得了你一时,救不了你一世啊!仇是宜解不宜结。有我在,他们不敢动你,可是我要是有一天走了,他们还不找你麻烦吗?

周掌柜点头:你说得极是,那怎么办好呢?

袁荣玄说:你能按我说的做吗?

周掌柜说:当然能,有话请讲!

3、

于是袁荣玄先叫伙计们把这八个躺在地上的强盗搀扶到屋里,拿出草药给他们上上,并包扎好伤口。

袁荣玄笑着说: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真乃天意,既是天意,我们就应该顺天而行,大家就结拜成异姓兄弟,不知大伙愿意不?

众强盗早被袁荣玄的宽宏大量和豪爽所感动,异口同声说愿意!周掌柜更是分外地高兴,忙吩咐家人摆上香案,按年龄顺序一字排开,周掌柜最大,为大哥,袁荣玄次之,为二哥哥十个跪倒磕头,对天盟誓: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不是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盟完誓,周掌柜叫家人大摆酒宴,兄弟十人不醉不休。

席间众兄弟不住夸袁二哥武艺高强,要求他给大伙表演个绝技看看,以助酒兴。

袁荣玄正喝得高兴,说:好,我就来个雕虫小技,向大家献丑!这时正是深秋季节,蝇子很多,袁荣玄拿起筷子照着蝇子一夹一个,瞬间就夹住了一小堆。大家见了无不称奇,但都说不够尽兴,要求再来一个。

来什么呢?袁荣玄四下一看,见院子里锁着一只猴子,袁荣玄叫家人把猴子放了。这猴子一放,便撒起野来,一窜,就上了院子里一棵大树,在树上又蹿又跳十分活跃。

袁荣玄不慌不忙,先脱去长外套,一身短打走到树下,一窜也上了树。猴子见有人来,便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上,老是躲着人跑,唯恐让人捉到它。猴子快,袁荣玄更快;猴子灵,袁荣玄更灵,只见袁荣玄三蹿两跃一伸手,就把猴子的尾巴给抓住了,猴子跑不了了,袁荣玄就夹着猴子像夹住一片树叶轻轻地落在地上。

众人从惊呆中醒来,叫好声、掌声响成了一片。

酒席间,八个强盗约袁荣玄到山寨去当大寨主,袁荣玄婉言拒绝,并告诫他们除暴安良可以,但不要乱杀无辜;不要取不义之财,如遇困难,可让大哥周掌柜和他联系。

兄弟十人连着三天边喝边谈,十分开心。三天过后,八位强盗弟弟要回山寨,周掌柜和袁荣玄也不强留,走前周掌柜叫管家拿出八百两白银给众兄弟,八位谦虚一番,拿着银子高高兴兴回山寨去了。

4、

经过此事,周掌柜对袁荣玄非常感激和敬重,非要请袁荣玄当二掌柜,并要把全部家产的一半赠给袁荣玄,袁荣玄坚决不受。

一日早饭后,袁荣玄和周掌柜说:大哥,小弟来府上已一年有余,不知给哥哥添了多少麻烦,小弟要回去了,特来向大哥辞行。

周掌柜一听深感意外,一个劲地挽留。

袁荣玄说:哥哥你就别留了,你的情意我领了,留和去都不是我个人的事。

周掌柜见他决意要走,便拿出白银二千两相赠,袁荣玄说:我不缺钱,以后需要时一定求哥哥帮忙。如果哥哥舍得,愿求一物。

周掌柜说:别说一物,就是要哥哥的脑袋,哥哥也摘给你。快说!快说!你要何物?

袁荣玄说:一匹马。

周掌柜说:别说一匹,这几匹马你都拉走算个啥?

袁荣玄说:多了没用,只要一匹。

周掌柜说:那你就骑我那匹白骒马吧!

袁荣玄说:不要。如果你舍得就把那匹丑马驹给我吧。

周掌柜说:二弟,快别开玩笑了。

袁荣玄说:我说的是真话,只要你以后别反悔就行。

周掌柜知道袁荣玄是诚实人,也就不和他争辩,一切由他了。

5、

袁荣玄叫伙计在院子里挖了一个长一丈五尺,宽五尺,深一丈二的大坑,坑里铺上一层一尺五寸厚的生石灰粉,然后把这匹小马驹放在坑里,上面盖上一层苇席,三天不喂不饮。大伙不知他要变什么戏法,只等着看热闹。

三天过后,袁荣玄把苇席一揭,这匹马噌的就从坑里蹿了出来,再看这匹马,完全变了样:头扬得高高的,两眼出神,咴咴直叫,再看四只蹄子,原来的大肉包子脱去,变成了银白色,蹄子朝上一尺全是黑色。

袁荣玄把马刷洗干净,这匹马就同画家画出来一般,别提有多么英俊威风,大伙儿无不惊奇。

袁荣玄让伙计称十斤干草铡细,十斤小米,三斤生猪油,剁碎,放在一起拌匀喂马。他说:把它喂饱饱的,我还要骑它赶远路呢!

周掌柜说:兄弟你要走啊!

袁荣玄说:哥哥,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了。我乃当今皇帝驾前的四品带刀护卫,专程为这匹马而来,此马在马谱中称脱蹄兽,乃是千里驹中的上品,世间少有,十分难得。

大家听了忙给护卫大人叩头。袁荣玄把大家搀起。周掌柜见袁荣玄决意要走,吩咐大摆酒宴为他饯行。

吃完饭,袁荣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金鞍银蹬和辔头给马戴上,常言道:人是衣裳马是鞍,经过这番打扮,这匹马越发英俊威风。吃完饭,马也喂饱了,袁荣玄和周掌柜还有全体伙计们在大门口告别。

他骑上马,跟大伙儿说:朋友们,再见了!说完,一拍马屁股,这匹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932.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