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好听之缘》

民国初年,裕后街有一座缘茗楼,是一个喝茶的地方。它名声挺响,并非这里茶泡得怎么样。街头巷尾早有一句口头禅:喝进去的都是茶。言下之意,喝茶并没有那么多讲究。但进出缘茗楼的茶客,都是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这缘茗楼生意好,缘于它与别的茶馆不同,主厅有一个舞台。时常有些女子登台吟唱小曲,茶馆里莺声燕语,余音绕梁。喝茶者觉得悦耳动听,便心旷神怡起来。不过,浮言浪语、打情骂俏也是家常便饭。

小舞台上坐了一个新来的女子。

这个女子长得比裕后街上任何一个女人都俊。她的嗓子甜润,唱出来的歌可以醉倒一馆子人。街上女人骂她是一个狐狸精。但茶馆里坐着的男人们都说,她是七仙女的妹妹因为她比七仙女还漂亮。

有茶客问道:姑娘,你天生一副冰肌玉骨,跑到这儿来唱小曲,岂不是委屈了自己?

女子大大方方地说:今日委屈一点儿,明儿便委屈不了。

又有人打听:你来这儿抛头露面的,是想攒几块大洋,还是想找户人家?

您说呢?

女子这么一回话,茶客们听得明明白白。可仔细一想,又是云里雾里。便给了茶客们一个印象,这女子刁钻,果真有几分狐性。

这女子唱曲却又从不摆谱。茶客点曲时,两块大洋她唱,一块大洋她也唱,有茶客递上一杯茶让她润润嗓子,她也回赠一首曲子。有一日,一茶客连点了七八首小曲,所带大洋花光了,却是意犹未尽,便起身问道:可否赊账,让我再听一曲?所欠大洋明天亲手奉上。女子当即应允了。这晚,赊账男子家突发一场大火,家产烧得一干二净。第二天下午,女子前往废墟找这男子。男子躲闪不及,只得说:所欠大洋,能否宽容些日子再还呢?结果,这女子把一只小布兜递给这男子,说:你这些日子点曲的钱,都在这里,你拿回去救救急吧。这事轰动裕后街。慕名而来缘茗楼喝茶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逼得店主天天摆上一块客满的招牌。

这一日,缘茗楼早早地来了一位少年。他挑了左侧一张桌子坐下。接着,好些仆人簇拥着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店主一见,连忙迎了上去。原来他是裕后街最有钱的邓老板。他坐到了头一天就定好的正厅最前端的茶桌旁。他跷起二郎腿后,跟店主嘀咕:这女子我看中了。我今天带她回去,做我的六姨太!店主点头哈腰:明白明白,都是她的造化。前面几个唱曲的,大户人家带回去都是做了丫鬟。

女子登台了。

唱的第一首曲子叫开腔曲。听罢,左侧桌旁坐着的少年不禁赞道:好听!这首小曲似乎把江南风景活生生搬进了他脑海中。他招手叫来伙计,说自己想点一首小曲。但伙计告诉他:上午的曲子被邓老板包单了。嗬,点曲包单?够阔!少年冷哼一句,又是眼睛一转,起身叫道:点曲!

邓老板头一歪,便嚷道:哪来的野小子不懂规矩?

小姐,我可否点一曲?少年冲上台喊道。

台上女子浅浅一笑。

邓老板怪声怪调地说:今天,我邓某一曲一大洋全包了。小子你霸气,两块大洋点她一曲吧。但这一曲你最终仍是听不成的。邓某便会四块大洋抢你所点曲子!

开价高,你便会听小曲?少年冷冷回一句,又跟台上女子笑道,我比不上大老板,本人拿不出半块大洋。

女子没答话。邓老板便问:哼,那你凭什么点曲?

凭我觉得这女子唱的小曲好听。

好听?!你能拿它当点曲本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无钱也敢调戏台上小姐!邓老板叱责一顿,喝道:来人,把这小子拖出去!

仆人吆喝一声,即要朝少年冲上去。

台上女子叫道:且慢!又问少年:公子,你点我的曲子,便是觉得好听?

少年即答:我说的实话,好听!

女子又问:何为好听?

少年便答:好听,即入我心了。

女子一喜:如此,女子愿意给公子唱上几曲。

邓老板嚷道:小姐,邓某包单,一曲一大洋。店主已经入账。

他收你一块,我还你两块。如何?女子答道。

邓老板一噎,愤然离去。

当天,女子便随少年离开缘茗楼。出门前,少年掏出十块大洋交给店主,说是刚才点曲和喝茶的花销。

原来,这位少年便是曾经赊账听曲男子的表弟。前些日子,他才从省城念完书回到裕后街。不久,这女子与少年结婚,做了太太。女子不仅跟他生了三个孩子,还让他听了一辈子小曲。女子九十二岁离世时,跟她丈夫说:这辈子我最喜欢听你说好听!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878.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