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铸剑擎盾”的“中国脊梁”》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为我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60个春秋,被称为中国脊梁英雄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他就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沈忠芳。童年的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深恶痛绝,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

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在空气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与同学们同心合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和儿时的梦想。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防力量薄弱。美国U-2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

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查资料,夜以继日画图纸,从千头万绪的设计方案中,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横空出世的红旗一号地空导弹一举将不可一世的U-2击得粉碎。

但U-2不甘心失败,加装了电子侦查接收报警系统后再次侵入我国领空。一旦识别出我方雷达信号,U-2就会立即逃之夭夭。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进行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分析后,很快开发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

当U-2再次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的近快战法早已严阵以待,再次将U-2击得粉碎。从此,敌机再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

实践证明,敌人并不是坚不可摧。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加入了FJ型号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且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

这样,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使地地导弹和B610后续多款系列导弹完成了飞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20世纪80年代搞民营的经济大潮中,大量科技人才流失。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谋发展、争速度、重质量,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腾空而起、拔地而起,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导弹防空型号总指挥。

在60多年奋斗历程中,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令敌人胆寒,让国人心安。

2022年,沈忠芳过了脱密期,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站在颁奖台上,88岁的沈忠芳高举感动中国奖杯,发表颁奖词时铿锵有力地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国家的矛更锋利,盾更坚实

铿锵的誓言,是沈忠芳等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强国建设的民族魂。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37.html

相关推荐

现代故事《被跳楼》

贾老师战战兢兢爬上楼顶,眼睛不敢往下看。太阳能坏过两回了,花钱找人修过,这回又不行。老婆指示,你这个周末解决不了问题,以后就别回来了。电话打给修太阳能的师傅,师傅让先拍几张太阳能几个部位的照片,通过微..

现代故事 2025-08-14

现代故事《折腾》

快入九时,我们开始悬着心,父亲会不会又要折腾了?每年这时候,父亲都要去医院住上大概半个月。果不其然,他老人家又嚷嚷开了:病了,去住院。我们都清楚,父亲没病,除了膝关节在寒冷时会有些不舒服,别的一切安好..

现代故事 2025-08-14

现代故事《中奖之后》

不知哪座祖坟冒青烟了,楼建福买彩票中了五百万。楼建福平时喜欢买个彩票,他也没当回事,这次竟然中了大奖。楼建福大喜过望,这回咸鱼翻身了。楼建福立马把女朋友李桂花甩了。原来,楼建福家里穷,父母是老实巴交的..

现代故事 2025-08-14

现代故事《嵌糕》

留仙镇的十字街口,有一家嵌糕店,每天上午,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队伍排得老长。店主叫曾东民,50岁,长得膀粗腰圆,鼻直口方,憨厚中透出正直。每天天没亮,曾东民就起床了,他把前一晚浸透的糯米、籼米倒入磨浆机..

现代故事 2025-08-14

现代故事《花开的声音》

田间的苘麻花开了,金灿灿的样子十分好看。打瓦村的村民老季本来想去听苘麻花开的声音,但他现在再也没有这份好心情。老季已经两天没有吃喝,他萌生了绝食的念头。好人都死掉了,咱这个瞎子,还活在这世上干什么?卓..

现代故事 2025-08-14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一句(原句出处及背后的故事)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一句(原句出处及背后的故事)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一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原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公元772年出生,祖上..

杂文 2025-08-13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

好久好久没有写什么了,不是不想写,而是当手指触动键盘的时候,却不知道要怎样去敲击键盘,怎样写下心中所想的一切。终于在弟弟的再三催促下,还是胡乱完成了……突然间想起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的一段话来:“..

友情文章 2025-08-1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