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灶猫》

猫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它是随季节变化的。春夏时节,你若想撸家里的猫,它总是对你爱搭不理,不管你怎么呼唤引诱,也只能看到一个高冷的背影;可是一到秋冬,猫就像雨后的蘑菇一样,从沙发和床单上长出来。这时候你轻轻地摸它,它不会欲拒还迎,也不会跳起来逃跑,而是乖乖地依偎在你手边;要是撸的手法得当,它还会向你报以一连串的呼噜声作为奖励。冬天是养猫人的节日,辛辛苦苦照顾了它一整年,终于得到它的青睐,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养猫人才能尽情享受养猫的快乐。

小时候,老人们形容动物的本性时有句俗语猫炕灶狗吃屎。猫的祖先生活在沙漠里,因此,虽然猫长着一身厚实的皮毛,其实抗寒能力远不如狗,到了冬天就会被冻得瑟瑟发抖,见到火,不仅不跑,还会想要烤火。在农村,大家做饭都是用土灶,L形的灶台贴着靠窗的墙,成为厨房里的焦点。这种土灶有两个灶膛,上面架着3口铁锅,一口煮饭,一口炒菜,还能在中间那口锅里烧水,充分利用每一分热量。这种土灶的内部结构也是一个长长的L形,拐角处十分隐秘,所以很容易藏猫。湖北的冬天潮湿阴冷,晚上北风呼啸,凌晨的温度经常在0℃以下,对没有猫窝的家猫而言,有火的厨房就成了它们冬天的最爱,一不留神,猫就会钻进灶里烤火,在乡下,这就叫炕灶。

外婆炒菜时,我经常自告奋勇地坐在灶门口烧火,看着柴火在灶膛里发出明亮的红光,就有一种无端的欢喜,更别提在熊熊火光中烤得发烫的膝盖,这种热烫的温暖,真是难得的享受。每当这个时候,家里的狸花猫就会无声无息地走过来,轻巧地坐在我的脚旁。烤火的时候,它还不忘把尾巴小心翼翼地盘在前爪上。火光之中,狸花猫的绿眼睛被染成浅棕色,如果不是因为长期跟人类一起生活,就算再冷,猫也学不会烤火这种技能。

我喜欢和猫一起窝在灶门口,但外婆不愿意。农村里的家猫野性十足,放在桌子上的吃食,只是眨个眼的工夫,就会被猫偷吃。猫偷吃的技巧比狗的高,会用爪子挠开门,将放在碗柜里的肉叼走,就连吊在竹竿上熏烤晾晒的腊肉,它们也能凌空跳起咬出几个豁口来。对主妇来说,厨房是她们的圣地,而猫是绝对禁入的敌人。看到猫进来烤火,外婆就会一边跺脚,一边嘴里发出嚯嚯的驱赶声。那猫也精怪,听到声音,抬抬眼皮就走了。猫科动物的耐心都是很好的,等到饭菜烧好,碗盘都已经摆上堂屋的饭桌,猫碗里也放了鱼汤拌饭,它三口两口吃完自己的饭,趁大家还没有下桌,一溜烟儿就跑进厨房。

由于结构独特,做完饭后土灶的灶膛里依然能够长时间保存热度,凭借余温,就能够把中间小铁锅里的水煨开。熄火之后灶膛里还积着一大堆草木灰,这些温暖厚实的灶灰就成了猫咪最好的暖炕。家猫对灶膛的热爱远胜过对猫薄荷的痴迷。其实外婆不许猫在灶附近转悠也是为它好,可惜猫不懂。猫一钻进灶膛,趴在暖融融的灰堆上睡觉,就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危险。土灶是个天然的避风港,狭窄、弯曲,里面又有草木灰和木炭的余温,猫怎么还会想出来呢?等到了下一个饭点,人来到厨房准备做饭,猫对脚步声和说话声充耳不闻。从外面看进去,灶膛里黑黢黢的,什么都看不到,等到秸秆塞进灶膛,依然没有一丝动静,于是划燃火柴,引燃柴火,灶膛被火光燃红,3秒之后,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猫咪带着被火熏黑的皮毛从灶膛里呼啸而出,点燃的柴草随着它的落地散落在四周,星星点点都是火光。

这个翻瘟的!外婆大吼一声,一边拿着湿抹布往猫身上抽,一边踩灭地上的火星子。

你就算经得起折腾,看见烧火了也该出来呀,用柴火都戳不动你!外婆看着烧秃的猫,一脸恨铁不成钢。家猫的反应速度快,身上只是烧黑了一小块毛,并没有烧伤皮肉。火熄灭后,它讪讪地坐在地上,一双眼睛像是水洗过一般,可怜巴巴的。外婆看它这个样子,骂了几句后,也就消气了。

可猫是没有记性的,才把毛烧秃,过一夜,就又钻进灶膛了。在农村,冬天到来的标志不是下雪,不是屋檐下结的冰凌,而是猫的身上开始带着灶灰,那是比天气预报和温度计更为准确的预测标志。在其他季节,猫的花色和斑纹各不相同,可是到了冬天,它们统一都变成灰扑扑的,脑袋上,身体上,都是黑灰色的灶灰,再搭配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起来既可怜又可笑。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有的猫警醒,身上只有脏兮兮的灶灰;有的猫烤火时太过忘我,身上都是大块烧黑的秃斑,这一块毛还没长好,又烧黑了一块,烧煳的黑色叠着烟熏的黄色,层叠交错,简直像是个调色板。老人们普遍认为钻灶膛的猫没出息,心气太低,捉老鼠的本领也不行。可我在农村生活了10多年,硬是没见过一只不钻灶膛的猫。

猫钻灶膛的行为,看起来好笑,其实很危险。不仅对家猫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威胁,对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也有重大威胁。在农村,由于猫钻灶膛引起的火灾不在少数。农村的厨房不仅是存放食物的地方,也是储存柴火的地方。为了烧火时方便取用,土灶的灶门附近都有一个柴火堆,一旦猫从灶膛里跑出来时把火带到柴火堆上,柴草被火点燃,那后果不堪设想。猫比较懒,若不是火烧到皮毛上,它不会舍得出来,好在点火烧灶的时候,人一般就在厨房里,即使火燃起来往往也能够及时被扑灭。

农村里一家养了猫,隔壁家的房舍也就顺理成章被划到此猫的地盘里。老房子的大门旁都有猫洞,方便让猫到处串门玩耍。邻居为了让猫晚上多来自家屋里转悠,会在堂屋里放个猫碗给猫留饭。有时候猫在自家钻灶膛挨了打,或是主人看得太严,就会尾巴一摇,跑到邻居家去钻灶膛。所以造成的后果就是,冬天不管你家里有没有养猫,都会经常在做饭时从灶中蹿出一只猫。对没有心理准备的人来说,那场面简直可以称作恐怖试想你烧火时,面前突然传来一声怪叫,然后一团黑漆漆的东西从火光中扑出,带着火星子四处逃窜,若是运气不好,脚上的棉鞋和腿上的棉裤就会被溅上火星子,于是你尖叫着跳起来扑火,最后在一片狼藉中才慢慢搞清楚状况。

2000年之后,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农村里土坯房和砖瓦房少了,新建的小洋楼多了。新厨房安了门,有了液化气灶,猫没法再钻灶膛了,但它们马上就发现了新的去处。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每个家庭的晚间休憩都是从《新闻联播》开始,结束于黄金档的电视剧片尾曲,经过长达几小时的工作,电视机已经蓄积了充分的热量,足以让它的外壳变得烫手。于是,原本趴在人们脚前的猫不知不觉就跳上了电视柜,轻巧地盘在电视机顶上睡觉。如同钻灶膛一般,所有的猫都在同一时间学会了这项技能,不管是瘦猫还是肥猫,都在晚上化身为电视机的皮毛帽子,安详地与人同享美好的夜晚。它们也不嫌吵,不管电视机里放的是嘿哈,哐当的武侠片,还是乒乒乓乓的枪战片,它们都纹丝不动,就如同长在电视机上一样,与之融为一体,如果你看电视太入迷,根本不会发现它们。一个不小心,关电视的时候忘记把猫赶出去,猫就会眷恋余温,留在客厅里过夜。第二天一大清早,就会被猫孜孜不倦的叫门声吵醒人家急着要出去方便呢!

除了盘在电视机顶取暖,猫还有个取暖的新妙招和人抢座位。冬天大家要么坐沙发,要么会在实木椅子上加个垫子,人在这上面坐久了,自身的体温就会把座位捂热,等到人一起身,猫就迫不及待跳上去,精准地趴在人刚坐过的地方,贪婪地吸取这点儿热量。有时候我要喝水或者拿东西,屁股刚离开椅子,一转身,座位就被猫抢了,无论怎么驱赶,只要不动手,猫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句俗语是猫教会我的,谁能狠心把一只可怜兮兮的小猫咪丢到冰冷的地砖上?我只能无奈地重新找座,可是坐在冰冷的新座位上实在不是件舒服的事。于是我每次准备起身之前,都要先看一眼,确定猫的方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拿了东西回来,与猫斗智斗勇抢时间。

土灶现在已经成了稀罕物,冬天再也看不到灰头土脸的猫,而物质水平的提升和科学养猫观念的普及,也使得猫窝、猫爬架成为养猫家庭的必备物品,猫咪再也不用和主人抢座位。冬日的阳光晒进玻璃窗,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明暗格子,我家的花猫李奶茶正躺在它温暖舒适的猫窝里酣睡,胡须和毛发被阳光染上灿烂的金色,如果不出意外,它会在睡觉中度过整个白天,如同之前的每一天。看着这幅安详美好的画面,我不禁在心里感叹,社会的进步不仅让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连小动物的生活也变得安逸了。这真是件好事。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332.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草木有情》

回到老家,一早一晚凉寒,我穿上了母亲为我特别缝制的薄棉袄,真暖和。晚上,我睡在床上,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草味。我摸摸床垫,不是席梦思垫子,也不是棉胎垫子。翻个身,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我趴在床上,像调皮捣蛋..

文摘精选 2025-04-30

文摘精选《交年换岁,一切还好》

每天忙忙碌碌,苦辣酸甜,委实不易。可转眼又至交年换岁之际,一年竟是如此匆匆,似乎还未好好珍惜,却忽然已过。坊间常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的确,越至人生深处,感触越透彻。不过,越是如此,便越是坦然。蓦..

文摘精选 2025-04-30

文摘精选《看清楚自己了吗》

那一天在视频上面试一名实习生,她修读传播系第三年,我跟她讲解目前各种制作公司的工作机会和运作过程,问她最喜欢或最擅长哪一个制作岗位,她说她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我跟着就述说摄影师的各种出路。坦白说,我面试..

文摘精选 2025-04-30

文摘精选《春节,时间的陈酿》

一艘船,驶入一年之中时光河流的港湾,在这里做短暂的停泊,而后也把这里当作启程的码头。这个码头叫作春节,也就是过年。眺望古代中国春节的源头,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有着对天地的敬仰,对祖先的敬仰。在春节,溯..

文摘精选 2025-04-30

文摘精选《为别人打扫房子》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带着我去外地打工,打工的生活不比家里,经常四处租房,日子过得颠沛流离。生活虽然清苦,父亲却乐观豁达,他总是说,房子是别人的,但家是我们的。每次,无论我们租的房子有多简陋,父母总..

文摘精选 2025-04-30

文摘精选《悠悠芝麻香》

村东头的一小块沙土地,我家用来种芝麻。到了秋天,天空变得格外晴朗,在阳光的催发下,芝麻一天天走向成熟。奶奶带我到地头察看芝麻的成熟情况。干涸的沙土地泛着白光,一地竖直的芝麻秆上,自下而上结着一簇簇密密..

文摘精选 2025-04-29

文摘精选《人所不得不营求者》

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写道:人所不得不营求者,一食,二衣,三住居。人生大事不过此三者。不饥,不寒,不为风雨所侵,闲静度日,即为安乐。但人皆不免有病。如为疾病所犯,其苦痛殊不易忍,故医药亦不可忽。三者之..

文摘精选 2025-04-29

文摘精选《大明湖畔的米线王子》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自驾来到济南,在饱览了大明湖美丽的风景之后,顺便就逛了公园门口的芙蓉街夜市。芙蓉街小吃不少,但总觉得谁也没吃饱,需要再来点什么填补一番。儿子在手机上划拉一番,忽然兴奋地说:不..

文摘精选 2025-04-29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