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新生开学那些事儿》

因为生产力水平有限,古代开学的时间、学期等与现代有些不同。农事是古代家庭的第一要务。如汉朝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汉代学生开学主要有三个时间,且都集中在农闲时期: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

一般来说,春季入学多在正月十五以后,春季入学、秋季入学时间和现代较为接近。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如《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此后,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宋、元、明、清也是如此。

古代公学、官学的学生假期也是围绕农事进行的。从汉朝官方创立太学开始,就有了针对农事的太学生休假制度,主要是田假和授衣假,时间都是一个月左右。田假即农忙假。每年农历五月,麦子成熟,学生可以休假,回家割麦。授衣假是每年农历九月天气渐冷后,让学生回家取衣物的假期。此外,还有旬假:十天为一旬,每十天休假一天,以供学生休息;放假前还要进行旬考。不同种类的学校假期也不同,如私塾全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新年假期,学子们几乎每天都在埋头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绝非幸运使然。

古代因办学性质不同,学费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官办的学校是由国家出资,不收学费,但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入学。私塾的学费称为束修,送修金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一种强制性要求。

古代学生的衣服颇为讲究,其日常穿着的学生服为青衿(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子衿》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学生所用的帽子和鞋也有讲究,不同朝代、季节皆有差异,如春秋时学生戴峨冠,宋朝学生戴巾帽,明朝学生戴四方平定巾等。

古代学生的学习仪式纷繁复杂。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其中入泮宫指的是中秀才的童生入学做生员时要举行隆重的入学典礼,这一典礼与葬礼、婚礼等人生四礼的地位同样重要。

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步是正衣冠: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让学生注重仪容整洁。步入学堂后,学生们要行拜师礼: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后擦干,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开学礼的最后一步是朱砂开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聪慧可人。入学礼节看似繁复,但蕴含着对学生青云直上的美好希冀,表达着古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尊崇。这份期待,古今一也。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59.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苏东坡巧拒谋官者》

宋哲宗元佑年间,博学多才的苏东坡经考后受命为翰林学士,即为主管朝廷文权兼为皇帝的顾问,权力很大。然而,虽说苏东坡以刚正廉洁、不搞营私舞弊而着称,但也不乏跑官、要官、陪官、耍官、换官、拍官、买官、赖官、..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甘拜下风的大夫》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人称齐襄公。政治家管仲、大夫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一日,齐襄公忽然杀害鲁桓公,他们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迁怒》

王济是西晋初年的名士,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堪称文武双全的人物,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他受到了同时代的孙楚的推重和佩服孙楚乃是恃才傲物之人,一般人是很难..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古代穷人都吃什么?》

历史故事《古代穷人都吃什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里,吃这一块一直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古人的伙食和现在自然没法比。如今我们顿顿有鱼有肉,柴米油盐一应俱全,那么,我国古人那会..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历史小故事:项羽拿破仑论等》

历史故事《历史小故事:项羽拿破仑论等》

项羽拿破仑论当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增加西学内容。有一次,某县学官出题时便想迎合旨意,因略知拿破仑与项羽一样是位失败的英雄,便命题为项羽拿破仑论。谁知考生多半不知拿破仑为何物。一位考生的八股文破题即云..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战俘请假》

那年,一战爆发,29岁的英国上尉罗伯特坎贝尔不幸成了德军的俘虏,被关进战俘营。两年后,罗伯特突然收到了一封家书,说他母亲病重,希望见他最后一面。罗伯特心急如焚,决定给德国皇帝写信,求他让自己回家探母。信..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抄”出来的大学者》

虽然小时候的他家里比较贫困,但他很早就表现出对读书的兴趣。别的孩子在五六岁这样的年龄往往只知道吃和玩,而他却已经开始识字学习了。16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跟..

历史故事 2025-10-2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