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老黄历的前世今生》

中国的历法已有几千年历史,在古代,制定日历可是一件大事。

秦汉时flag立在竹简上

新年伊始,不少人会立个flag(网络流行语,指树立目标),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年。而古人要立flag,历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历史和考古学者发现,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或者说是类似于历书的东西。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早期的历书写在竹简上。自1975年湖北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日书后,目前已经发现很多秦汉时期的历书,被后人称为日书历日历谱和质日等。当时的历书很贵重,一般的老百姓用不起,通常只有官员才拥有。官员们经常在历书上记录各种公务活动,以及出行记录、私人活动等信息。

皇帝审定后才能开印

纸张发明以后,人们不再使用竹简来书写历书。据史料记载,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使用日历,每月1册,一天一页,记录日月、国家大事和皇帝言行。

因为历书事关老百姓的农事和生活,非常重要,所以要以朝廷名义编制,并由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开印颁行,这也是皇历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宋太宗赵光义每到岁末都要赐给文武群臣和皇亲国戚一本历书,以示朝廷对历法的重视,历书因此叫皇历。

老百姓的老黄历很万能

古人经常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其中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数黄帝历,久而久之被简称为黄历。

由朝廷颁行的皇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是对四季节气、天气、气象、农事、生肖和日期的一个大纲性记录,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民风民俗各异,所以正统皇历很难兼顾各地的不同情况。民间的黄历于是诞生,其主要依据大都来自皇历,但在形式上更加民间化、民俗化、实用化。为迎合老百姓的需要,还加入了年神方位和历注等信息,比如吉凶、忌讳、择日、星相和卜卦的内容,如某月某日宜婚嫁,宜搬家,宜出行等。

明清颁发日历仪式感满满

在古代,颁布历书有隆重的仪式,有严格的要求。明代沈德符记载,历书印好之后,每年十月初一都要举行盛大的颁历仪式。

在清代,每年十月第一天,文武百官齐聚紫禁城,等待接受皇帝颁布下一年度历书。历书的尺寸和装裱也有所不同。皇帝、皇后和其他嫔妃们使用的历书都是装潢华丽的特大号版本,封面使用正黄色丝绸,还用绣着金线的绸缎包裹着。赏给大臣们的历书封面则覆盖着红色丝绸,大臣们行过三拜九叩的大礼后,按品阶高低依次领取。

王公大臣们可以得到赏赐的历书,普通百姓就只能自己买了。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应用,官印皇历多达数百万册,成为官府重要收入,官方一直垄断历书的印刷与销售,封面甚至会印防伪官印,伪造或私刻历书是要杀头的,举报者给予赏银五十两。清嘉庆以后,朝廷不再禁止民间刊刻历书,历书由此在民间更加普及。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35.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藏在靴底的阴谋》

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冯昆是京城鞋匠中无可争辩的状元,他做出来的靴子不仅样式美观,而且简便健壮。最要害的一点,那些靴子尺码恰到好处,不大不小不紧不松,就像从脚上长出来似的,穿起来甭提多舒服了。当..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双生记》

当务之急,就是找个人冒充失踪的太子。绵绵秋雨落在离宫的屋顶,我告别太后,心里忧愁万状。回到房间,我拿出多年前太子离宫前的画像端详,一夜竟未成眠。很快,派出去的人回来了,说找到一个相似度非常高的人。我将..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吃祚肉》

清朝皇室有个习俗:每年春节,都要在坤宁宫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完毕,皇上就把祭祀的肉赏赐给众大臣吃。按说皇帝赏赐的肉最好吃吧?不,每当大臣们吃肉的时候,个个就像过鬼门关,苦不堪言。祭祀的肉叫祚肉,说白了,..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雨果剃发》

法国大作家雨果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只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写作,并不喜欢参加聚会或应酬。可是,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有很多社会名流都以请到他参加聚会为荣,所以慢慢地,这些无聊的应酬占据了雨果大量的时..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岳柱巧对私塾先生》

岳柱是元代有名的学者。他小时候在私塾念书,碰到一个叫营邱子的教书先生。每逢讲完课,老师便让学生独立习字,而自己则趴到桌上打瞌睡,即使学生都乘机跑出去玩,也未能把他惊醒。对此,岳柱很不理解,认为这不但影..

历史故事 2025-07-29

历史故事《吴菱仙报恩》

梅兰芳小的时候,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眼睛近视,一点精神都没有,人还特别笨,最要命的是嗓子也不好,可以说学唱戏的条件很差。他们家是梨园世家,他八岁那年,伯父梅雨田请来一位姓朱的师傅教他唱戏,这个朱师傅学..

历史故事 2025-07-29

历史故事《雕刻命运》

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为欧洲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琪罗是个文艺通才,他在雕塑、绘画、诗歌、建筑、机械工艺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当然,他最得意的是雕塑,雕塑使他陶醉和忘我。有人问米开朗琪罗,那些精美的雕塑是..

历史故事 2025-07-29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