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爷的戏法儿》

早年间,走街串巷打把势卖艺的,就像硬气功和变戏法一样,鱼目混珠,有真有假,有实有虚,也有好孬之差。不过,不论是祖传真功夫,还是花拳绣腿,那年月,无非就是混口饭吃。

三爷的蔡家班就属于这一种。三爷自小脾气傲,家里地没一垅,扛长活吧不服气,打短工又养不活一群儿女。仗着小时候跟庙里老僧学过半年的三脚猫功夫,边逃荒边卖艺。刀枪是木头的,剑棍也是木头的,二小子手巧,慢慢削的。

别看假,总比偷啊抢的挣得踏实。蔡三爷有话:咱这不叫卖艺,小戏法儿,糊口填肚子,鸡蹬狗刨,各有一道!

既然家伙什儿是假的,花拳绣腿是假的,提溜当啷一群破衣烂衫的班子,自然讨不到几个赏钱。白天饿肚子,黑天蹲碾棚、睡大庙自然是常事儿。比这个更难受的,是挣不上俩钱儿再遇上地痞恶霸,那可就够受的了。

话说蔡家班来到冀州小镇,正逢大集,一家人走到集口,扎个场子叮叮当当表演起来。

大儿子两口子顶缸演完了,二小子舞了套棍法,白腊棍罩体抡圆,呼哧呼哧舞得人眼花缭乱

虽是表演,孩子们不敢不卖气力,有一个节目演砸了,哪怕是棍子落地,或二丫的小戏法儿穿帮,三爷马上就把举盘子收钱的老婆和孙子孙女叫回来:今天演砸了,分文不取,一家人下顿饿肚子。

三爷说:这叫输艺不输人!

今天不赖,演了三场,没什么纰漏。天黑下来,蔡家班住进了镇外的破庙里。黑灯瞎火的也弄不清供的哪路神仙,三爷领着孩子们拜了三拜,嘱咐女眷们生火烙饼。皮囊里的酒沽满了,又称了一大包猪头肉,河北这地界好啊,总算是过回子年吧!

借着炊光,大小子用袄袖子擦了擦佛案上的土,二小子呼啦啦把四周的蜘蛛网扫了。三爷打开黄纸包,先让孙子孙女过来吃肉:今儿个还成,再卖把子力气,攒点钱,让俺这俩小瞎子跟着先生识些大字去!

酒足饭饱,大家正要各自找地方休息,忽闪忽闪的小火苗即将熄灭的时候,呼啦啦闯进来几条黑影,骂骂咧咧抬手就打人。

娘那个魂的,上老子的地界淘金子,给爷爷进贡!快点地!

三个家伙抓住三爷的脖领子,老大挡在中间:各位爷,有话好说,莫动手!几个流氓哪听这个,比划着手里的杀猪刀,几个人扭打在了一起。

狗爪子快摸到二丫的胸口了,转眼间,女人叫,孩子哭,吱哇喊天,小庙顶都要掀翻了。

昏暗里被摁在地上的三爷掏出了枪:兔崽子,反了你们,知道蔡三爷是干吗地不?我、我、我

三爷甩了三次枪,啪,枪终于响了,一袭红光,半庙硝味。但见挡在中间的大儿子应声倒地,脸朝地手捂胸,两腿弹蹬几下就没了声息!一双儿女更是扑过来爹啊爹地山嚎!

出人命啦!几个地痞一溜烟儿地窜得比兔子还快。二小子追出去,一把揪住后边跑得慢的那家伙的后袍:赔俺哥哥性命!

那贼人倒也不傻,慌张中顺手从兜里掏出一把散钱,恨恨地说:倒霉鬼,买棺材去吧。

老二接过钱这才松了手,等到进了庙门,见大哥两口子正给爹擦脖子上的伤口,大哥道:二子,不是哥说你,让你少喝点儿,喝酒误事,咱爹举了三回枪你那摔炮才响,不如上回配合得妥当。

大哥,别提啦,摔炮潮啦。我先摔了一个,没响,是个臭子,哑炮!

点评:

小说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写得淋漓酣畅、引人入胜。旧社会艺人生活的艰难,作者没有细致展开,只是作为一个背景,主要的篇幅是写他们对地痞流氓的反抗。字里行间透出艺人的辛酸,也写出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和智慧。小说很有章法,重点场景、次要场景安排得错落有致。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559.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