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银牙签》

清朝康熙年间,韩荩光来中牟县当知县。

这一天,县城东边一个村子里一个叫刘二广的村民来到县衙,告乡绅李德志强占他的布匹不还。刘二广说:我家境贫寒,借钱在县城里买了两匹布做生意,李德志在他的店铺门口要看我的布,正好我当时还有事要办,就把那两匹布寄放在了李德志那里,谁知道等我办完事回来向李德志索要布匹时,他竟不认账了,说根本就没有见过我的两匹布。因此,小人请知县大人为小人做主。

韩知县听刘二广说得合情合理,当即就派人去传李德志。

来到县衙大堂上,李德志根本就不承认有这回事。但是,李德志说话含糊,说不清楚事情的经过。

韩知县一听,就知道李德志没有说实话。这种小事不值得动刑审问,韩知县略微一沉吟,对刘二广说:刘二广,两匹布值不了多少钱,李德志是乡绅,至于耍赖强占你的布匹吗?

刘二广听了韩知县的话,知道恐怕要不回布匹,赶忙急急哀求,请韩知县为他做主。

韩知县说:我韩荩光是父母官,哪能只管你刘二广的一件小事?你刘二广既然求我为你做主,这样吧,你先下去,到大堂外等着,等我有了时间再审此案。如果我查出是你诬告乡绅李德志,一定要打你的板子。至于哪天审案现在还说不定,你能等吗?

刘二广家境贫寒,他豁出命去也得把两匹布要回来啊,听韩知县这样说,只好同意,就退出了大堂。

韩知县看了看大堂上只剩下李德志了,就面带笑容和他东拉西扯地拉起了家常。

聊了一会儿,韩知县看见李德志胸前戴着银牙签等一些饰品,就好奇地问:李德志,你带的这套银牙签真好啊,能让我仔细看看吗?

李德志取下了胸前的银牙签,恭恭敬敬地递给了韩知县。韩知县一边看一边称赞银牙签打造的手艺精湛、做工细致。然后,他对李德志说:我也早就想做一套银牙签,只是找不到好式样,你把这套银牙签借给我暂且用一用,让工匠照着你这套银牙签,也给我打造一套。我现在就派人去办这件事,请你先在外面等一等。

李德志怎么敢不同意,他恭恭敬敬地给韩知县施了礼,转身退出了大堂。

韩知县见李德志退出了大堂,就立刻吩咐一名衙役看住他,不准他回家。然后,他又叫过来两名衙役,将李德志的那套银牙签交给他俩,在他俩的耳边小声叮嘱了一番。

两名差役带着李德志的那套银牙签来到李德志的家里,对他的管家说:村民刘二广耍无赖,他让你家主人把那两匹布留下,然后又去县衙告状,刚才知县大人已经审清问明了这件事,将耍无赖的刘二广重重责打了一顿。现在,你家主人同意把那两匹布还给刘二广,因为怕家里人不相信,所以就让我俩带着他的这套银牙签作为凭证前来取那两匹布。

李德志的管家一看那套银牙签果然是李德志的,有此信物,管家对衙役的话深信不疑,就把李德志强占刘二广的那两匹布交给衙役带回了县衙。

韩知县见到那两匹布之后,立刻升堂复审此案。他重新问了刘二广和李德志,李德志仍然坚持说自己没有强行藏匿刘二广的那两匹布。

韩知县先把从李德志家里取回来的那两匹布放在后堂,另外拿出了两匹布,问刘二广:这里有两匹布,你看看是你的吗?

刘二广仔细看了看韩知县拿出来的那两匹布,摇摇头说:不是。

韩知县见刘二广没有随便冒认东西,更加证明他讲述的是实情。

于是,韩知县把两个衙役从李德志家里取回来的那两匹布交给刘二广再次辨认,刘二广看了看这两匹布,点点头,说:这两匹布是我的。

案情已经一清二楚,韩知县对李德志说:这两匹布是刚才两个衙役拿着你的那套银牙签到你的家里取来的,你还不认账吗?李德志,你是一个乡绅,却还要这样无端欺负穷苦人,你的良心何在?天理昭昭,你是认打还是认罚?

李德志一听韩知县的话,知道自己再抵赖也不行,只好低头认罪,称自己认罚。

韩知县对李德志说:李德志,既然你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卑鄙勾当,而且甘愿认罚,我也不难为你,先将你的这套银牙签还给你,再罚你二十两银子补偿刘二广的损失。

随后,韩知县把那套银牙签还给了李德志,命令几个衙役跟着李德志回家取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取回来了,韩知县亲手把银子连同那两匹布交给了刘二广,刘二广连连道谢。

可是,过了一顿饭的工夫,韩知县又命人把刘二广带回了大堂上。

韩知县一见到刘二广,就厉声问他:刘二广,我看你是个老实人,你为什么拿着补偿给你的那二十两银子去赌博?

刘二广急忙辩解道:知县大人,我没有拿着那银子去赌博啊!

韩知县说:刘二广,你竟敢当堂撒谎,你说你没有拿着那二十两银子去赌博,那么,补偿给你的那二十两银子哪儿去了?如果你真的没有去赌博,那好,你把那二十两银子拿出来让我看看。

听韩知县这么说,刘二广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韩知县见此情景,知道其中必有隐情,更是紧紧追问。

刘二广无奈之下,只好如实说道:知县大人,您补偿给我的那二十两银子,让衙役他们几位给分了。

听了刘二广的话,韩知县哈哈大笑:我曾经疑虑到此,结果竟然真的如此!说完,韩知县当即让几个分银子的衙役把分得的银子全部拿出来,还给了刘二广。

刘二广无比感激,再次道谢而去。

韩知县望着刘二广的背影,沉吟着说:一套银牙签审清了一桩布匹纠纷,自然让人欣慰,可是,刘二广得到补偿的二十两银子失而复得,却让人深为忧虑啊!

说完,韩知县望着大堂上那写着清正廉明的匾额,自言自语道:吏治要想真正清明,真的是任重道远啊!

原来,韩荩光是两个月前来中牟县做知县的,到任之前,他曾经暗访这里的吏治和民情,听当地不少的老百姓暗地里抱怨,说这里的衙役经常利用手里的一点权力巧立名目,暗中盘剥打官司的人,从中落得各种好处,而打官司的人又不敢声张。

正好,趁这次判案,他想给那些明目张胆盘剥老百姓的衙役们一个下马威。在堂上,他判刘二广赢了官司,除了归还原来的布匹,李德志还要出二十两银子作为补偿。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刘二广的二十两银子当时就被那伙衙役盯上了

因此,韩荩光命人重新把刘二广带到了大堂上,故意说刘二广赌博,让他在情急之下说出了衙役瓜分二十两银子的隐情,杀一杀这帮人的威风。

自此,中牟县官风清正,原来那些坏衙役知道县令得罪不起,再也不敢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原来就没做坏事的好衙役,知道县令为官清正,对韩荩光唯命是从,更是为百姓做事情。

一时间,中牟县连偷盗之事都没有,家家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被传作美谈。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363.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