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十诫诗》完整版(十诫诗表达什么意思)

这首绝美之作名叫《十诫诗》,爱诗的朋友或许并不陌生。原诗本来没有名字,全诗也只有两句,网友们仿了后面8句,没想到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让很多人以为这10行诗都是仓央嘉措写的,并给它安上了现在这个名字,全文如下:

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十诫诗》仓央嘉措(1-2)、皎月清风(3-4)、白衣悠蓝(5-10)

《十诫诗》表达的意思是:痛苦而且凄美的爱情,描绘出了在爱情之中沉沦缱绻的一对爱人的情思和愁绪,复杂的心理变化让这种真实忧郁的爱情更加让人心口微痛。

这首《十诫诗》最初源于仓央嘉措的一首情诗(或道歌):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后来,有人将这首诗改成了现代诗的形式: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后来,有此诗的爱好者皎月清风续写了第三节和第四节,然后,白衣悠蓝又续写了五到十节,并在网上流行开来。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仓央嘉措的原诗看似是一首情诗,但同时也可以看作一首道歌。因此笔者准备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解析一下这首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在观心修行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点之一,就是将心收回到自己的内在,不再追逐外在的一切。

为什么呢?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所见到的一切,都会使我们的心深深地陷入所见到的现象之中,产生攀援、纠结、沉迷、贪恋等情状,从而失去了心灵的独立、自主、清净、清明、安详、自由。

所以,观心修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心收回自己的内在,不再追逐外境,不与各种外境相见,如此就不会沉迷于外境,从而为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创造一个清净的环境。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心灵对外界各种现象的所有知解,都是一种分别心。有了这种分别心,就会依分别心而产生各种知见,当执著于自己的这种知见时,就会形成坚固难改的认知和观点。而这些,正是心灵智慧训练所需要扫除的障碍。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六根对六尘,总是相依相伴,如影随形,根尘相合,就形成了鲜活而真实的感觉、觉受。当执著于这些感觉和觉受为真实的时候,这些感觉和觉受就绑架了我们的心灵,心灵由是而失去了自由。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当我们的心灵看不清六尘之境的无常、无我,就会对六尘之境(色声香味触法)产生贪恋之心,时常忆念不忘,由此产生更深的欲望和执著。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深深贪恋的欲望之心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怨恨、不满乃至嗔恨之心。常言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仇恨深重的时候,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会产生宁愿毁灭它也不让别人得到的嗔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为自己的心树起一道戒律之墙,目不外视,耳不他听,收摄精神,一心内观。不与欲望之境相对,也就不会产生贪嗔之心。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在此基础上,要学会用佛法的正见——般若智慧的慧眼观照一切外境,洞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相,洞见其其缘起性空的本质。真正看清了一切现象究竟了不可得的真相,自然就能够看破放下,不生贪爱与执著。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智慧的了悟带来的是整个身心从内到外的改变,面对红尘世间,其心落落清净,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旧日五毒习气渐渐得以消除,生命从此启动了智慧不断增长的新程序,从此生命一天天不断升华,智慧一天天不断地增长。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生命不再依靠六根六尘去获取无常的世俗之乐,而是安住于自己本有的清净心中,自在安详。尘世,仅仅是飘过眼前的风景。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当生命能够始终安住于清净的本心时,烦恼当下即是菩提,红尘当下即是净土,娑婆当下即是佛国。轮回之网由是而破,生命从此获得了究竟的自由,心灵从此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将不再是一种理想,而成为真正的现实。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当真心的智慧光明朗照一切的时候,一切都成了真心智慧光明的化现。见与不见,知与不知,已经没有了差别。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因此修行者务必要生起坚定的出离心、菩提心,并以般若正见作为自己修行的根本方向,矢志不移地追求生命觉醒之道,直到彻底踏破生死牢关,掌握自己生命的自由。

《十诫诗》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修行自警之意。从修行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正合其意。

愿所有的生命究竟觉醒!愿慈悲、智慧与善美之光盈满所有的生命!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1725.html

相关推荐

科普:AO3是什么东西?ao3究竟什么意思?

科普:AO3是什么东西?ao3究竟什么意思?

简明科普。这几天里,无论你是单纯的游戏爱好者,还是略有关注娱乐圈的普通人,恐怕都已经被“AO3”这三个字代表的网站刷了屏。这是一个用于储存同人文学的网站,全名为Archive of Our Own。2020年2月29日,AO3因被..

杂文 2025-11-09

《陶渊明诗全集》完整版(陶渊明的诗集有哪些)

《陶渊明诗全集》完整版(陶渊明的诗集有哪些)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

杂文 2025-10-27

不负光阴不负卿什么意思(原句是出自哪里)

不负光阴不负卿什么意思(原句是出自哪里)

最初读到这句话,只是觉得它好听,很文艺,后来才知道它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就是:曾经考虑过多情会有损修行,可是我要去修行,又..

杂文 2025-10-20

六世喇嘛-仓央嘉措诗集

六世喇嘛-仓央嘉措诗集

一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

经典文章 2025-10-14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过秦论重点注释完整版)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过秦论重点注释完整版)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

杂文 2025-10-05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原文(狐假虎威故事完整版)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原文(狐假虎威故事完整版)

 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比喻借着别人的威势来吓唬和欺压人。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

杂文 2025-10-02

艾青《我爱这土地》原文及赏析(完整版)

艾青《我爱这土地》原文及赏析(完整版)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

杂文 2025-09-3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