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人面疮》

清朝末年最后一任阳都知县黄秀祺是带着家眷上任的,由于需要养活妻子和孩子,日子就过得紧紧巴巴,捉襟见肘。刚开始黄秀祺还能够自觉约束自己,不吃请不收礼,但时间长了,就开始逐渐放松,慢慢地就接受当地一些大户的接济和馈赠了。

他的妻子出身于农家,但也是乡村里一个知书达礼的家庭,对自己丈夫的所作所为有一丝欣喜,但又同时也有一些担忧。面对拮据的生活,她有很多无奈,很是纠结。

恰在这个时候,黄秀祺肩膀上忽然生出一个眼耳口鼻俱全的瘤子,这瘤子内痛外痒无比,显见是一种毒疮。忍不住弹一下,这个瘤子就能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让人感到很恐怖,于是赶紧请来了当地医生张枫给诊治。

张枫有些浪得虚名,他也没有见过这种毛病。很奇怪啊,好像还有表情哎。在他看病的过程中,黄秀祺会不时地呻吟起来,在一边的妻子听张枫一说,也看出了门道:是啊,好像是有点难过模样。盯着看了半天后,难过表情逐渐消失,这时候黄秀祺就疼得轻一些了。妻子忍不住用手轻轻按按,就听到一种类似饿饿饿的声音。张枫快速说道:说饿?是不是需要给它点东西吃啊?拿点肉来试试看!

拿来一小块肉后,试着慢慢塞进疮面上的那张小嘴里,不一会儿那一小块肉真的被慢慢吸了进去,这一试还真的很管用,撕心裂肺的痛势竟然减轻了许多。张枫也实在无法,就借坡下驴说了一声先这样治着看看吧,随后就赶紧告辞了。

妻子发现疮面上的表情显出一副开口笑的样子的时候,丈夫的痛苦就会减轻很多,看这个法子管用,于是在丈夫奇痒难忍的时候,就赶紧给它吃肉。几天后,问题就来了,由于有进无出,黄秀祺肩膀越来越胖,胳膊也一天一天地胀大起来,肿得像是扣上了一个大碗。原来只是肩膀痛得厉害,现在又添了胳膊疼,黄秀祺的痛苦与日俱增起来。

这个法子不行,只好又请来了另一位大夫高乐亭。高大夫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说:这是很少见的一种病,不叫瘤子叫人面疮。过去有种说法,是上几辈子的冤家债主来讨债了,要忏悔念佛方能治愈,其实很是荒唐。只有让上面的这张脸儿哭了才可以完全止痛,让它的两只眼睛流泪了才能治好。喂它吃肉的法子,是全弄反了,必须赶紧停下来。

听高乐亭说得有道理,黄秀祺夫妇担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高乐亭取来一些贝母碾成的粉末撒在那小嘴里,只见这张小脸上的表情立即变成了难受的样子,黄秀祺当下便觉得疼痒减轻了很多。夫妻俩感到这次才是找对大夫了。

高乐亭用手指头轻轻按按肿胀得碗口大的部位,叹息道:这里面吃进去的肉已经化脓了,必须切开一个刀口让脓液排出来才能彻底治好,知县大人看来必须受一刀之苦了。

黄秀祺这阵子经常疼得嘴里嘶嘶吸溜着,时常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所以巴不得立即开刀:为了治病,再苦也得受,该怎么动刀动就是了。

高乐亭取出了些麻药先给黄秀祺用上,让夫人去拿来一个盆子在下面接着,用刀子慢慢切开一个口子,顿时便排了腥臭难闻的小半盆脓血,夫人几次作呕但还是稳稳地把盆子举在胳膊下面认真接着,直到手术完成。

这时,黄秀祺一点也不觉得疼,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了。高乐亭给他外用雷丸、轻粉、贝母碾成的粉末敷疮口,并开出了内服由龙胆、龙荟、当归、大黄、栀子、黄芩、青黛、木香等组成的龙荟丸这个方子帮着泻火。

这天,夫人观察了黄秀祺肩膀上的疮面后,高兴地说道:那张小嘴难受地呲着,呲得越来越厉害了。哎,你看,两只小眼儿开始流泪了。你马上就要好了啊。

几天后,黄秀祺肩膀上的人面疮彻底痊愈,夫妻二人在家中兴奋得不得了,夫人简单准备了几样小菜,以示庆祝。

仅仅过了一会儿,夫妻二人几乎是同时停下了筷子,陷入了沉默之中。慢慢看了看桌面上寒碜的饭菜,两个人都抬起了头,相互对视着,黄秀祺先开了口:这个,今后夫人的手伸过来拉住了他的手:是的!

从这天开始,黄秀祺放松了的弦又重新紧了起来,坚决不吃请不收礼,并把以前接受的很少的钱财也全部退还了回去。

随后到来的改朝换代也罢,军阀混战也罢,他们一家都没有受到大的冲击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959.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海半仙与秋小月》

民间故事《海半仙与秋小月》

错过的姻缘初秋的一天,诸暨同山镇的吴老爷张罗着为刚满月的孙子办喜庆酒,吴老爷抑制不住的喜悦像酒一样在嘴角流淌着,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做爷爷。为此吴老爷请来了两个戏班子,比着献艺,这样场面会空前的热闹。南戏..

民间故事 2025-08-27

民间故事《蟹怪》

清朝末年,浙江某个小镇上有个打更的。这打更的年纪也快70了,因为一无所长,也就每天打更混口饭吃。年轻时胆气很壮,到老了反倒胆小了,便养了条狗,每天打更时带在身边,也好做个伴。有一天,打更的照例出了门。这..

民间故事 2025-08-27

民间故事《石猪》

晋北偏关县老营城的东岳庙山下,傍太罗河的北面,有三间废弃石窑,院里是葳蕤的草丛,里面有一头石猪,头朝南昼夜卧着,凝望河水向西流去。这头石猪的来历,极不平凡。距老营城三十里,有一个村子,叫东昌峪村。东昌..

民间故事 2025-08-27

民间故事《徐霞客三擒“鬼脸毒蛛”》

明朝时,一个名叫徐宏祖的读书人因为厌倦了金榜题名、功名利禄这些世俗纷争,于是立志走遍祖国名山大川,览万物、赏奇景,那才真正让人长见识。他从家乡出发,先后到过华北、华南。接着,他又来到了西南地区,一路饱..

民间故事 2025-08-27

民间故事《射王弩》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日渐强大,成为雄踞北方的一个大国。这一年,老可汗病逝,其子豆伦即位。豆伦年少,国相铎铎辅政。然而在这表面的稳定下,高成王却在秘密策划谋反。高成王是豆伦的亲叔叔,天生神力,尤善骑射,..

民间故事 2025-08-26

民间故事《贩马奇遇》

朱普同快30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原因是他脑子不是很好使,有点犯愣。这一年,他苦无生计,想跟着马贩子表哥学贩马,表哥同意带他去塞北闯一闯。可是等到上路时,表哥的老父病倒了,不能去了。表哥让他去找好朋友大黑..

民间故事 2025-08-26

民间故事《最后的镖局》

1、六月,骄阳似火,饮马坡驿道旁不知何时设了个简易茶摊,摊主是个老妇人,一个扎着朝天辫的四五岁小儿在炉旁添着柴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奔来,走在前头的是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汉子。背一长剑,剑鞘样式古朴,柄上..

民间故事 2025-08-26

民间故事《陪葬的头颅》

相传数千年前,城头山古城有一个很聪慧的少年,人称小陶匠,他玩泥巴很有天赋,制出的陶器十分有趣,让首领穆王爱不释手。这一年,穆王病入膏肓,很快就要死去,城头山的长老们开始为他准备后事,选定哪些人陪葬也成..

民间故事 2025-08-26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