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深海最后一分钟》

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海湾在柔柔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是如此美丽。月光下,一位少年站在橡皮艇旁熟练地整理潜水服。他快速地将一只1米长的网袋挂在腰带上,然后抬头笑着对旁边的父亲说:好了,我们可以去痛痛快快地捉龙虾了。

他的父亲──乔梅斯特雷笑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乔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进行潜水,他的儿子大卫也因此喜欢上了潜水。

父子俩最喜欢的潜水地就是这儿──圣莫尼卡海湾。30年前曾有一艘大船在这里沉没,可怜的大船到了海底却成了龙虾的绝好栖息地,也因此成了潜水爱好者们喜欢的地方。

潜入深水

乔仔细地为大卫检查了一遍供氧装备,然后拍了拍儿子说:好啦!你现在可以下去了,但注意不要离我太远。大卫点了点头,转身跳入水中,乔也紧跟了上去。

潜水灯的光亮刺破了海底的黑暗,父子俩一前一后潜到了积满泥沙的海底。这儿距水面大约有25米深,四周一片漆黑,潜水灯的光亮也只能穿透几米远的地方。

父子俩身上背的氧气储备仅够两人在水中呆18分钟。

大约10分钟后,他们游到沉船边,船的左舷处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洞,透过这些洞可以看见许多只龙虾快速地从他们眼前掠过。这里简直是个捉龙虾的天堂。大卫兴奋极了。

大卫瞅准了一只龙虾,悄悄向它游过去,那只龙虾退进了洞里,大卫以为父亲就跟在后面,便随着龙虾一块儿钻进了洞里。他顺着倾斜的通道慢慢地游入了一个20英尺见方的残骸空间,里面堆满了从残骸上掉下来的拱肋、水平托架、大块的铁锈和塌下的舱壁。

很快,大卫就顺利地捉到了一只龙虾,他小心翼翼地抓住它,转过身子向洞外游去。

此时,乔还在船体外仔细地查看,多年的潜水经验使他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当他游到一个直径大约有18英寸大小的洞口时,看见海底的淤泥有被搅起打着旋的痕迹。难道大卫从这里钻进去捉龙虾了?但这个洞看起来非常小,乔认为大卫不会从这里钻进去。

突然间,他看见大卫手里抓着一只龙虾从一个洞里探出头来,笑呵呵地看着自己。感谢上帝!乔心里猛地松了一口气,他接过龙虾,小心地把它放进自己的网袋,本以为大卫会从洞里钻出来,没想到,大卫又返身钻进了洞里。乔用潜水灯向洞里照去,但已经看不见大卫的身影,看到的只是被搅起的浑浊的水。

这时,他们已经在海底呆了13分钟了。快出来,乔嘴里嘀咕着,我们得离开了。但大卫似乎没有听见,时间又过去了两分钟。

父子失散

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下水前,乔让大卫带了新式的12升的氧气罐,而自己的这个只有10升。

又一分钟过去了。大卫会不会被卡在什么地方?乔有些担心了,我最好去看看。可当他正准备钻进洞去时,他的氧气罐碰到洞口的顶部,竟被卡住了。

乔用力拖拉,没有成功。他的气阀被卡住了,气流供应随之减少,很快乔感到呼吸困难。乔只好将氧气瓶从肩上卸下来,自己先退到洞外。乔打开一个气阀,放掉一部分氧气,这时自己才感到呼吸通畅起来。但这样一来,自己的氧气储量只够在水里呆5分钟了。

乔再一次猛地一拉,总算将氧气罐拽了出来。此时还是没见大卫的踪影,乔独自一人在漆黑的海底,他的身体感觉到了海水的寒冷,更为可怕的是,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孤独。还有一个问题必须面对:如果自己的氧气耗尽,而大卫还没有出来,怎么办?

被困洞中

这个时候,大卫还在兴奋地追捕着龙虾,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越钻越深了。这时四处都是剥落下来的铁锈片,空间也越来越小。我最好离开这儿。大卫清醒了些,转身往回游,可游了一段,大卫发现这并不是刚才来时的路。他摸索着坚硬的船体,这是哪儿?大卫有些惊慌了,他丢掉网袋,想游得更快些,但仍旧没有找到原来的出口。

也许,我能找到另外一个出口。大卫心想。于是他开始向上游,这时他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气阱。大卫看了看气压仪,上面显示,如果自己呼吸得还是这么快的话,这些氧气仅够自己用3分多钟。

于是大卫摘掉吸嘴,把头探进了气阱里,他知道,这个气阱里虽然大部分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仍会有少量的氧气,它能帮自己多撑一些时间。

大卫希望父亲能够找到他,把他带出这个可怕的地方。他开始大声喊叫:爸爸,快来救我,我出不去了,别让我死!

乔离开了那个洞口,希望另外找一个更大的洞口出去,忽然他听到了大卫的喊叫声。

乔循着声音从一个小洞向船里望去,借着潜水灯的灯光他看见不远处有些光亮,他意识到大卫就在那儿。他对着亮光处喊道:下来。然后看见大卫转向了自己,但可惜大卫没有听到自己的声音,一转眼,大卫又从乔的眼前消失了。

乔离开洞口继续寻找,但什么也没有。不要慌张,大卫,他暗自想,要争取时间。乔估计大卫的氧气储量只够用两分钟了。

大卫继续在黑暗的船体里摸索,恐惧在他的身体里四处冲荡。乔将自己的潜水灯塞进一个裂口里,希望灯光能够帮助大卫引路。这时他又听到大卫的哭声,仿佛是从一个小洞里传来。乔伸手进去,竟然摸到了大卫的腰。两个人都喜出望外,但是这个洞太小,大卫根本就出不来。乔隔着洞,用眼神指示大卫,在他的下面有一个出口,乔感觉大卫的手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手,可见大卫很害怕,因为氧气瓶里的氧气已经所剩无几了,假如这一次还不能找到出口,那他就必死无疑了。

乔往下游到洞口,他举着灯蹲在洞口旁等候着,心里怦怦直跳。这时他的氧气也已经耗尽了,他看见自己呼出的最后一个气泡从眼前升起,然后消失。

乔拼命地吸气,希望尽量多争取一点儿时间,他的心脏一下一下地跳动,时间也一点儿点儿地过去。终于他看见大卫的头从洞口伸了出来。

这个出口并不大,大卫扭动着身体努力往外钻,突然间只听咔的一声,大卫又动弹不了了──氧气罐也被卡在了洞口。大卫想用力挣脱,但毫无用处。爸爸,快拉我一把。他叫道。

这时乔正靠在洞边上,屏着呼吸,突然看见什么东西从洞里钻出来,是大卫!他在心里大叫!

可他又突然停住了。别停下!乔赶紧游上前去,发现原来是大卫的氧气罐卡住了。乔果断地打开大卫的肩带,帮他放下氧气罐,大卫这才顺利地钻了出来。

重返水面

现在两人的氧气都没有了,父子俩解下身上所有的东西,希望尽快游上水面。

当他们向上猛冲时,海水的压力降低了。这时乔氧气罐里的压力比周围海水的压力大,便压出了最后一点儿气体,就是这点儿氧气救了他一命。乔大口大口地呼气,希望自己的肺不会因为压力过快降低而破裂。

终于,父子俩冲出了水面,他们一把拔去吸嘴,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上了岸,乔帮大卫取下面罩,发现大卫脸涨得通红,这是肺受损的征兆。

当天晚上,父子俩都住进了医院,进入高压氧舱治疗。他们必须在那里将体内的氮气完全排出,才不会有生命危险。幸运的是父子俩很快就完全康复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791.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马连良巧解矛盾》

马连良是中国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22年,马连良来到上海演出,其间,有一场他与白牡丹(荀慧生)合作演出的《打渔杀家》。当时,宣传的海报刚一贴出,买票者就蜂拥而来,大家都想一睹马连良的精彩表演。不过,就在..

哲理故事 2025-10-05

哲理故事《秃尾鼠的命运》

秃尾鼠生活在澳大利亚,喜欢在阴暗的树林中生活,因为尾巴没有毛而得名。秃尾鼠并不像其它鼠类那样灵活,看上去行动有些迟缓,它们最大的特点是懒,平时大都呆在洞穴里,有许多就死在自己的洞穴里。秃尾鼠的死因很容..

哲理故事 2025-10-05

哲理故事《未来之事》

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子,一日聚徒讲学,休息间,一徒上前对墨子说:过去的事是可以知道的,也是可以验证的,未经过的未来之事是不可能知道的。墨子对他说:假设你的亲人在百里之外遭遇不幸,只有一天的时间,你到了就能..

哲理故事 2025-10-05

哲理故事《三个故事,三个道理》

哲理故事《三个故事,三个道理》

百丈怀海有一次陪马祖大师外出,看见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问他:那是什么?怀海说:野鸭子嘛。马祖又问:飞哪儿去了?怀海说:飞过去了。马祖闻言上前,使劲拧怀海的鼻子,疼得怀海大叫。马祖说:叫你还说飞过去了!怀..

哲理故事 2025-10-05

哲理故事《放风筝》

明代文学家徐渭在《风筝诗》中写道: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迥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骑牛弄笛儿。诗句把放风筝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徐渭不但写《风筝诗》,更爱放风筝。有一次,杨柳垂青时节,屋..

哲理故事 2025-10-04

哲理故事《感化比苛责更有力量》

东汉时期,太原有个叫王烈的人,以义行着称于乡里。乡里有个孤儿叫吴二,曾因小偷小摸被王烈进行过耐心的劝导。但半年后的一天,吴二去找人办事,发现主人不在家,便犯了老毛病,偷偷地把主人家的牛牵出来,打算牵到..

哲理故事 2025-10-04

哲理故事《毒蛇自毙的启示》

我问一位捕蛇者:为什么毒蛇比无毒的蛇售价更高呢?除了毒蛇比无毒的蛇药用价值更高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毒蛇更稀少。捕蛇者说。蛇类中,毒蛇是强者,按说,它应该比无毒的蛇更适于生存,为什么数量反而更少呢?..

哲理故事 2025-10-04

哲理故事《“受伤”的草原鸻鸟》

北美草原上生活着一种鸻鸟。它们一般身长3339公分,翼展7685公分。由于草原上没有树木,鸻鸟只能把窝建在草地上,在草地上产卵、哺育幼鸟。北美草原上还生活着郊狼、狐狸等掠食动物,这些都是鸻鸟的天敌。掠食动物嗅..

哲理故事 2025-10-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