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阿拉开饭店》

听说发小王军在上海开饭店赚了大钱,阿拉以为上海遍地是金,怀揣上多年的积蓄,狠心把五岁的女儿丢给爷爷奶奶,拉起老婆刘芳不顾一切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当阿拉带着刘芳突然出现在王军饭店时,王军语气冷淡地说:现在上海的饭店遍地都是,竞争激烈,生意难做,我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你们还是回去吧。

刚见面就吃了闭门羹,阿拉心里很是不爽,但自己有求于人,他又不敢发作。刘芳可不吃那套,起身一把拉起阿拉的手就往外走。刚走到门外,刘芳就开始大声嚷嚷:你就别做白日梦了!还说你父亲是人家的救命恩人,人家肯定会带着你发财,现在知道什么是世态炎凉了吧?

刘芳不提这茬还好,她这一提,阿拉顿时气不打一处出。说起来也难怪阿拉和刘芳生气,在王军八岁那年,他一个人跑到水库游泳,因体力不支溺水,幸好被阿拉的父亲及时发现并救起,否则只怕王军的坟头都长出参天大树了。

出了王军的饭店,阿拉和刘芳漫无目地在高楼林立的上海街头闲逛,逛着逛着,刘芳反而变冷静了,对阿拉说:阿拉,我们在老家又不是生活不下去,何苦遭这份罪呢?

阿拉摇了摇头,很坚定地说:他王军越是这样,我越要在上海混出个样子来,不能让人家看扁了!刘芳见阿拉态度坚决,再说就那么灰溜溜回去也确实没面子,只好依着阿拉。

接下来几天里,阿拉和刘芳到处看门面,结果不是地理位置太偏,就是房租太贵,很难找到中意的。这天,刘芳找得又饿又渴,于是嚷着就近找家饭店歇歇脚。两人转了一个拐角,看到一家小饭店装修不错,于是朝小店走了过去。还是刘芳眼尖,刚走到门口,指着一个小广告牌惊喜地说:这家店转让呢!

阿拉和刘芳不动声色走进饭店,很快就有一名40多岁的服务员迎了上来,把他们带到一张靠边的餐桌前坐下,转身提来一壶茶水放到桌上。

阿拉和刘芳拿起摆放在桌上的菜单,有目的地点了几道菜。点完菜,阿拉两口子开始暗中观察店内的陈设及经营状况。让人纳闷的是,店里的陈设很舒适,菜价也不贵,此时也是吃午饭的高峰期,店里却冷冷清清。

就在阿拉两口子胡乱琢磨的时候,菜很快就上齐了。阿拉迫不及待夹了一块家常豆腐放进嘴里,然后问服务员:服务员,向你打听个事,这家饭店是不是转让?服务员眼里闪出光亮:对对对,请问您想接店吗?

阿拉内心兴奋,表面上却故作平静:我也只是随便问问。这样,你把你们老板叫出来,我谈谈试试。服务员脸微微一红,说:这位兄弟,让您见笑了。我老公在厨房,你跟我说也一样。这下轮到阿拉不好意思了:是这样啊,都一样,都一样!

后来通过店主介绍,阿拉了解到店主也是外地人,以前在饭店附近的工厂打工,三个月前开了这家饭店,原本生意还过得去,谁知男店主的父亲不小心摔瘫痪,店主迫不得已才想低价转让,好早早回老家照顾家庭。

这家店地处工业区附近,加之转让费较低,阿拉和刘芳稍稍商量了一下,当即拍板,就果断接下饭店。原店主拿了钱简单交接一下就回老家去了。

说起来,开饭店难不倒阿拉和刘芳。在老家,阿拉一直在饭店当厨师,刘芳当店长,一切都轻车熟路。可事与愿违,一个多月坚持下来,虽然阿拉两口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客量却少得可怜,入不敷出,连买菜都没钱了。

通过一段时间相处,阿拉和周边的几家店面的店主混熟了,其中一个小网吧店主与他还是老乡。一次闲聊,那个老乡叹了口气说:你可真不该接那个饭店。前面的店主骗了你,他们家里并没有发生意外,而是因为生意一直做不起来,转完店又进工厂打工去了!阿拉倒吸了一口凉气,刘芳知道后也大骂阿拉是二百五。

虽然当初的决定是阿拉和刘芳共同商定的,但是阿拉没有和刘芳争辩,他知道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否则一切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阿拉只好硬着头皮往老家打电话,让父亲帮忙借钱支撑饭店正常营业。谁知阿拉话还没说完,父亲就打断他的话说:王军猜得没错,他说你迟早会打这个电话。他跟我说了,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找他!

阿拉气呼呼地说:别提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就算讨米要饭也不会再找他了!父亲在电话里责怪说:阿拉,你怎么那么沉不住气,你错怪王军了。他跟我说了,他之所以那么做,是想磨练磨练你的意志,如果不经历磕碰,怕你以后经不起风浪。他这段时间每天都在打电话问你的情况,就等着你这个求助电话呢!阿拉回想起王军之前的忠告,才突然意识到人家当初并没有恶意。

再次找到王军,王军非常热情,仔仔细细询问了阿拉的经营情况,然后拍着胸脯说:阿拉,这个饭店有得救。你先回店里,至于怎么做,我明天来你店里再详聊。

第二天,王军果然来到阿拉的饭店。他在店里东瞧瞧,西看看,时而皱眉,时而沉思,就是不发一言,可没把阿拉和刘芳急坏。看了老半天,王军终于开始说话了,却尽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转眼晚饭小高峰到来,王军说:上门的生意不能推走,你们先招呼客人,等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后,我再告诉你们怎么做。说完,王军自顾坐在角落边上。

阿拉和刘芳虽然心情急切,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先去招呼客人。等阿拉和刘芳招呼稀稀拉拉的客人的时候,王军竟然说自己店里很忙,告辞走了。临走之时,王军交代说:要想让饭店生意好起来,必须重新进行装修,你们先跟房东商量商量,什么时候商量好什么时候打电话给我。

见王军走远了,刘芳有些焦虑:重新装修,那得花多少钱,我们亏不起啊!阿拉咬咬牙说:王军能在上海立足,说明他还是有真本事的。我先跟房东说说,如果房东同意,我们就按王军的建议试试。万一亏了,大不了回老家继续给人家打工。

阿拉做事风风火火,当晚就找房东商量。房东是个和善的人,说只要不损坏水泥柱梁,他们想怎么装就怎么装。阿拉又第一时间向王军反馈了消息,王军在电话中让阿拉明天停业,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管。

第二天,王军果然如约而至,还带来了施工队,然后拿出一张图纸对施工队头儿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王军一交代完,然后让阿拉和刘芳上他的车,跟他到自己店里跟班学习。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阿拉和刘芳还没有摸着门道,那边店却已装修好,王军又开车把他们送回店里。

刚到店外,只见饭店外墙全部打通,全部装上落地玻璃,看起来通透大气,如果不是店外那块精美的阿拉饭店招牌,阿拉和刘芳一定以为走错了地方。走进店内,同样焕然一新,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墙体上的粘贴画,足以引发客人的食欲。只是让人费解的是,两个包厢也改成了通透式的,里面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最让人惊讶的是,店内竟然还站着一男两女三名年轻服务员。见到王军,三名服务员异口同声喊道:老板好!王军朝他们摆摆手,指着阿拉和刘芳说:他们才是你们的老板和老板娘。几个服务员也算灵活,立即冲阿拉和刘芳喊:老板好!老板娘好!阿拉和刘芳表面上应答,心里却在打鼓,这得开多少工资呀!

相互认识后,王军进行了分工,阿拉负责总务和掌勺,刘芳负责收银和统筹,男服务员负责传菜和搬搬扛扛,两名女服务员负责招待客人和杂物。分完工,王军还让大家把自己当客人进行了彩排。几次下来,见大家都进入了角色,王军让大家分头准备,明天正式开业,并特意叮嘱要多备饭菜。

开业第一天,阿拉和刘芳虽然照办了,心里却悬着一块石头,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挨到中午,顾客果然一拨接一拨涌进来,顿时把阿拉的小店挤得满满的。有生意上门,阿拉炒菜虽然很累,但却干得起劲,好在备菜充足,基本能应付过去。

王军也不帮忙,只在一旁盯着。他在外面盯了一会,又跑进厨房看阿拉炒菜。就在这时,服务员阿娇送进来三张菜单,王军拿起一看全是加菜单,马上退回给阿娇,让她告诉客人,说他们要加的菜卖完了。

阿拉这下可不干了,一边炒菜一边说:王军,客人点的菜明明很充足,你为什么把加菜单给退回去了?店里少赚点事小,可是得罪客人事就大了!王军不置可否,说:只要我在一天,店里的事就要听我的,你只管炒好菜就行了!接下来几天,王军两头跑,更多的时间待在阿拉饭店,遇到加菜单一律让服务员退回去。

转眼半个月时间过去了,阿拉饭店一直保持着火爆局面。这天晚上,等客人散尽,服务员收拾完回了宿舍,王军正色对阿拉说:阿拉饭店已经走上正轨。我最近在忙着筹备开分店的事,从明天开始,我就不来帮忙了,一切都靠你自己了。

阿拉先是一惊,继而有些失落地说:你为我们已经做得够多的了,要不我炒两个菜,我们整两杯?王军正好也来了兴致:自从到上海闯荡以来,我就没畅快喝过酒了,我们今晚痛饮几杯!

很快,阿拉就像玩魔术似的炒出几道下酒菜。阿拉让刘芳先回宿舍,然后打开几瓶小瓶装与王军畅饮起来。酒酣耳热之际,阿拉说:我有几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王军爽朗地说:我们兄弟俩谁跟谁,有话尽管说!你当初把我的饭店进行了重新装修,我觉得这非常有必要,可是你为什么把包厢整成通透式的?

王军夹了一片卤猪耳朵放进嘴里,嚼了几口说:道理很简单。包厢通透着,客人在里面待久了不好意思,可以提高包厢的利用率。

原来是这样!阿拉继续问道:我们开饭店的,都希望多卖点菜,你为什么见到加菜单一律拒绝呢?其实道理更简单。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当你在生意忙碌时,如果为了给先前的客人加菜,而让后面的客人久等,就会给他们留下上菜慢的印象,别人下次再也不敢来了,还会起到反面宣传作用。

阿拉拍了一下脑门,自嘲地说:还真是这个道理,我这个猪脑子怎么就没想到呢?其实我也是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阿拉举杯敬了王军一下,说:你就别谦虚了,我之前对你有所怀疑,现在已经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最让我佩服的是,开业第一天,我店里就那么火爆,这可是一般人没法做得到的!王军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哪有那么神。跟你说实话吧,阿拉饭店开业之前,我安排人在工业区发了宣传单,凡是开业前三天到阿拉饭店消费的,凭消费发票截图加我的微信发消费款的一半红包。这笔广告费可不便宜!

阿拉:王军,你放心,你垫付的装修费,以及现返的微信红包,我过些日子一定一分不少王军不等阿拉说出还上,就打断他的话,阿拉,那些花销,就当我给你的见面礼,以后不许再提半个字!

阿拉愣了好一会儿,再次举杯敬王军:你不但有经营才能,还有情有义。你这个兄弟,我一辈子认定了!来,干杯!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692.html

相关推荐

现代故事《薪火》

就父子两个人,两间破房子,分什么家!立德叔铁青着脸。自强跪在父亲面前,一副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架势。室内的空气令人窒息,我低着头,后悔建议自强跟他的父亲分家,不敢帮腔。以后别后悔。僵持半天,立德叔松了口。..

现代故事 2025-11-15

现代故事《神探》

入夜时分,秋雨绵绵。刑警大队长打来电话,说青山大道二十八公里处发生了一起疑似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破案线索几乎为零,交警大队请求刑警大队尽快派人协助侦破。老邢接了电话,睡意顿消,跳下床就要出发。老伴说,明..

现代故事 2025-11-15

现代故事《我想吃鸭头》

阳春四月的一个傍晚,一辆崭新的跑车从村口小卖部前呜呜开过,扬起的灰尘,让人直往屋里躲。嘎吱一声,车子停在了汪大龙家门前,下来一对手提礼品的青年男女。村支书大根叔从小卖部里探出头,朝车子的方向望去。几个..

现代故事 2025-11-15

现代故事《刮头匠》

剿匪的东北民主联军有个法宝剃头。东北土匪又叫胡子,头发老长,胡子满脸,凭这抖威风吓唬人。而民主联军即使军装破烂,头也剃得利利索索,脸刮得干干净净。那时候理发多使刀刮,理发师叫刮头匠。嫩江军区老二团有个..

现代故事 2025-11-15

现代故事《一道观察题》

林智是星湖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主管红枫社区。1月20日中午,他回所里吃饭,拿了饭盆往食堂走,刚出宿舍,就险些和小唐撞了个满怀。他问:你着急忙慌地干吗去呀?小唐说:出警!林哥,跟我去一趟吧!林智丢下饭盆,就..

现代故事 2025-11-15

现代故事《一条不成文的村规》

自从在靠山村长大的马文当上副县长以后,老家的乡亲们一次也没来麻烦他,这让他感到很奇怪。要说乡亲们没有事,马文可不相信。乡亲们不仅有事,而且事多着呢,一桩接着一桩。去年,村里的二蛋在县城里打工,年底没有..

现代故事 2025-11-14

花香缭绕的故事

花香缭绕的故事

花香缭绕的故事花香是一种自然而美好的气息,让人在它的熏陶下感到舒适和愉悦。花香可以是花的气味,可以是花的香味,也可以是花的灵魂。在这个以科技为主导的时代,我们需要回归自然,去感受花香带给我们的美好。阳..

作文大全 2025-11-12

《上邪》原文及翻译赏析(上邪歌词讲的什么故事)

《上邪》原文及翻译赏析(上邪歌词讲的什么故事)

上邪【两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译文天呀!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除非高山变平地,滔滔江水干涸断流,凛凛寒冬雷阵阵,..

杂文 2025-11-1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