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大学的使命》

诚然,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但是每个人都更需要懂得生活。

既然我们可以从实用主义角度去计算上大学的回报是什么,那么我们为何不可以去计算为人父母的回报,与自己的密友共度时光的回报,享受音乐的回报,以及阅读书籍的回报呢?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是因为事情本身有意义。

如果有人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他就已经把你贬低成一名高效的职员,一个容易动心的消费者,一个听话的缺乏主见的人。我们之所以要去探究上大学的目的,是因为我们要保证自己至少还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大学所担的责任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虽然这听起来像陈词滥调,但是它的实际意义要比我们的认知更广、更深。

思考并不是简单地为某个领域服务(比如,如何解决方程式或者如何分析文章),甚至不是获取跨学科的工作能力,思考实质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真正的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把自己从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而不是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牵着跑。

大学四年是一段珍贵的时光,学生不用为生计发愁,有机会真正思考并反思周边的一切。当然从高中开始,我们就走向成熟并开始学会思考,就如同马克埃德蒙森一样,但是周边的环境依然严重限制着你,如父母的监管,以及在不同程度上被考试所牵制的教学。但大学不一样:它是成年生活初期最自由的一个时间段,它是为迎接成年生活特别设计的喘息时间。

大学所赋予你的自由简直是一种特权。你怎么可以轻易地抛弃呢?至少也要享受特权的一部分。

大学所提供的另一个重要资源就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在课堂上,同学们相互间可以用严谨的态度就各种话题进行质疑和辩论;在宿舍里,同学们以最放松的心情促膝交谈至深夜。前一种是为了达成共识,后一种是为了推翻共识。

大学并不是人学会思考的唯一机会,既不是第一个机会,也不是最后一个机会,但绝对是最好的一次机会。我敢确定的是,如果你在大学毕业时还没学会思考,那么在毕业之后成功的概率就更低了。

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更警觉地生活,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如果大学四年完全就是为了就业而准备的,那么我们就显然荒废了这段黄金时间。

事实上,我并不特别喜欢有些人把大学的目的规定为建立一套有意义的生活哲学论,这根本就不具有任何生命力。首先,建立一套哲学论,听起来好像你在起草一个协约。其次,它是静止的。你建立一套哲学论,就像随身携带一个盒子,它与你终生相随,以备你不时之需。

大学的经历远远要比建立生活理论深刻得多,它触及一个人灵魂的最深处,而且无与伦比地变幻莫测。它不会在你大学毕业时或者在将来的任何时刻停止。作家路易斯拉帕普笔下形容的自我疗伤的那个伤口永远不会愈合,因为我们自身将永远不会回归到当初纯净的无意识状态。每个人在大学期间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反思的习惯,即拥有在变化中成长的能力。

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生的唯一人选。但是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并非由资历堆积而成的自我实现。比如,同时修四个专业,担任大学报社的编辑,参加合唱团,创建非营利组织,并学会烹饪异国他乡的美食,等等,这些都不能成就有意思的你,因为有意思并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是刻意去成就的。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善于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若从全新的角度去诠释,大学的使命就是把青少年转变为成人。

大学的四年,也是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黄金四年,倘若仅仅是为了职业做准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简直荒谬至极。如果有人真的以此强加于你,那么他就已经对你进行了一次掠夺。

如果你在大学毕业之际与你入学初期并无区别,你的信念、价值观、愿望以及人生目标依旧如故,那么你就全盘皆输,必须重新开始。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大部分之后而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我们在大学所学的大部分必然会被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367.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冬山未睡》

人们常说,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沉静无言,平稳缄默,如同睡着了一样。其实,冬山从不曾陷入睡眠,它只是换上更冷峻、更深沉的姿态,如同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神态凝重,似在冷静而深刻地审视世界。这样的时候,我喜..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无声的语言》

我上初中时,这个现象毫无预兆地出现了。老师让我朗读课文,莫名其妙地,我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恐惧压倒。我站起来跑出了教室。我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跑出教室。后来,我试图以我要上厕所来解释自己的..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山青则水清》

文摘精选《山青则水清》

山青则水清山惟静,水惟动,然静能制动,故山青则水亦清,山黄则水亦黄。是以江南之地,多青山亦多绿水;中原之地,山多黄荒,是以水亦黄浊。谚云:圣人出,黄河清。然则多植树则山青,山青则水清,是知多植树者即为..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悬浮”社会》

当今世界,很多人仿佛陷入飞速流转的旋涡,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点奔向另一个点,奔跑的过程中也带着对生活的期待和不安。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悬浮状态。早发早移群体的目标,是逃离现在不满意的东西。但是他们对于奔向哪..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抄诗》

从2013年9月9日这一天起,抄诗被正式列入我的日课。我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晚上睡觉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抄诗。要是哪天不抄诗,我就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10年。在微博时代,..

文摘精选 2025-08-02

文摘精选《那些年的童年记忆:课间10分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意思是放学很早。究竟有多早?诗人没说。与其同一时代的另一位..

文摘精选 2025-08-02

文摘精选《小菜场与大菜台》

上海话里有一些表述特别有趣,比如买菜要去的地方,叫作小菜场;而家里吃饭的桌子,若是西式的,就叫作大菜台。我家的大菜台至今留在我北京的家中。之前爸爸说,奶奶去世后留下了一堆东西,如果没有特别需要的,他就..

文摘精选 2025-08-02

文摘精选《窗台上的花布帘》

我小时候,窗帘不是每户人家都有的东西,那种有固定横杆、挂钩,布面有规律重复的抓褶,在底部车一段布反折作为垂坠重量的典型的窗帘,在外公家、同学小稚家和妈妈那个患乳腺癌的好朋友家都没有。很多人家会在窗户顶..

文摘精选 2025-08-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