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独生子女的痛》

接到电话的时候,是美国西部凌晨3点多。母亲心脏病发,正在抢救,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就在几个小时前,母亲还在和我视频通话,告诉我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住院看看,现在打上吊瓶好多了,让我别担心。

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我不断告诉自己,现在要坚强,不能崩溃,却依然泪流不止到无法看清楚手机上的字最后还是老公帮我订好了最近一班的单程机票。坐等到天亮,我强撑着笑脸和孩子们告别。

然后,我昏昏沉沉地踏上旅程:从圣迭戈飞到西雅图,从西雅图飞到北京,从北京飞到长春,从长春再坐汽车,二十多个小时之后,我才回到家乡那个三线小城。

我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点。走到母亲病房门口的时候,被长辈拦住,他叮嘱我:你妈妈现在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了,但是还很虚弱,千万不要让她激动,一定别在她面前哭!知道了吗?

尽管已做好各种心理建设,甚至想好了逗母亲开心的玩笑话,可见到母亲,我还是崩溃了。我那个一辈子不服输、离婚和下岗也打不倒的母亲,那个气场强大、咄咄逼人、没有人说得赢的母亲,那个注重形象、每时每刻都要让自己光彩照人的母亲现在头发凌乱、形容枯槁地瘫在病床上,身上连接着各种监控设备和输液的管子,虚弱不堪,每一次呼吸好像都要耗尽她所有的力气。

我当场呆立,喉咙仿佛被堵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不知道无声地流了多长时间的眼泪,才终于能够平静一点,用尽全力叫了一声:妈!

听到我的声音,母亲突然转过头,死死地盯着我。就在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从空洞迷茫到突然放出光彩,然后缓缓地流下泪来:你怎么回来了!这么远,多费钱啊!孩子怎么办?

旁边的长辈都惊呆了母亲自打从昏迷中醒来已经十多个小时了,一直神志不清,也不太认人,这是她头一次说这么长,还如此有条理的话。更神奇的是,在这之后,母亲就不再听一句忘一句,突然就能正常对话了。

亲戚朋友全都啧啧称奇:谁都不好使啊!还得亲闺女来,一看见闺女病就好了一半。

这一夜,我就住在医院,母亲的病床旁边恰好有空床,我可以躺一躺。虽然我经历二十几个小时的行程已经困倦至极,却还是睁眼到天亮,因为一闭上眼睛就发慌,非要看到母亲的胸口还在有规律地起伏,才能放心。

第二天和医生详谈才知道,母亲这次经历的是心脏病里最凶险的室颤,心跳和呼吸一度停止,这种情况只要持续5分钟就会脑死亡。幸运的是,她当时正好在心内科的病房里打点滴,所以第一时间得到了电击抢救。

引起母亲心脏骤停的元凶是她的老毛病心力衰竭。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病,说白了就是心脏无法正常工作,一旦人累了,耗氧太多,就无法照顾到肾脏的供氧。肾脏工作不力,就会导致身体里大量的废料和积水没办法排出,从而使不堪负荷的心脏承受更大的负担,肾脏更加缺氧,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拖垮心脏使其罢工。其实治疗方案很简单,就是要打破恶性循环,用药利尿,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减轻心脏的负担,身体就可以恢复机能。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大量排尿也会排出大量钾离子,血液缺乏钾离子又会导致心肌无力,说不定会再犯病,所以补钾也是当务之急。

我终于知道对国内的老人来说,子女在身边是多么重要一旦生病住院,没有人弄饭弄水、端屎端尿,没有人嘘寒问暖、随叫随到,老人孤零零地躺在病房里没人理,那种凄惨简直无法想象。

作为一名合格的病人家属,首先我要面临的一大难关是母亲糟糕的精神状态。曾经那么坚强勇敢的她,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脆弱、任性,时时刻刻都在抱怨:嫌打针太痛,嫌挂氧气难受,嫌饭菜难吃,嫌嘴巴太干(药物副作用),嫌自己太憔悴,嫌插尿管没尊严

我只好耐心地安慰她,向她解释,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要好好吃饭,要配合治疗,你会好起来的,你闺女不差钱,你使劲儿花,没关系。

但是每天要承受这些负面情绪,对照顾她的人也是一种莫大的考验。舅舅和小姨纷纷被她弄崩溃了,只有我在的时候,她才能听话一点、平静一点。

其实病房里照顾病人并不算什么重体力活,无非就是监视用药情况,随时和医生护士沟通,照顾三餐,做好清洁,夜里随时答应,递个水什么的,每一项都不太难。照顾病人这个工作累的是心,要时时刻刻集中注意力,随叫随到,关注到每个小细节。

心力衰竭关键的是无法平躺,一旦平躺就会喘不上来气儿,所以母亲几乎24小时要斜靠,一天中要无数次给她调整斜靠的角度和枕头的位置,让她靠得不那么累。

这种时时刻刻被需要、有点透不过气的体验,让我感觉好像又在照顾一个一切都无法自理的婴儿。照顾病人和照顾婴儿不同的是,宝宝会卖萌,冲你笑一笑,压力就减轻了很多;可是病痛中的母亲却在承受肉体的折磨,无论她发泄还是隐忍,都会让我感到难过和压抑。

先生打来电话:你既然这么累,怎么不找个护工帮忙呢?我只有苦笑,我这个亲闺女都有点吃不消,非亲非故的护工怎么能照顾好一个这样挑剔的老人?好在,可能因为有我在身边,母亲恢复得非常快。看到母亲从瘫在床上无法动弹,连呼吸都困难,到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吃得进去饭,平躺睡得着,能像从前一样和我开开心心地聊天,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可惜这种幸福注定不会持续太久,屈指一算,我离开孩子已经八天了,这是我离开他们时间最长的一次。虽然有婆婆帮忙,先生也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更何况还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我必须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

我只能给母亲雇好护工,再拜托亲友多关照她。

我想带她去美国,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同时,我也能陪在她身边照应,但她的身体太虚弱,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她的移民申请批下来的那一天。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有兄弟姐妹,哪怕只有一个,也是好的啊!

现在我已经不敢想明天,不敢想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中最无力、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此。

临走的那天,我故作轻松地和母亲开玩笑:早知道是不是不应该让我读那么多书,嫁得那么远?

母亲想了想,认真地说:这件事我可从来都不后悔!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9078.html

相关推荐

情感故事《时差男孩》

他提前答辩,结束学业,千里迢迢赶回来找她。以后两个人再也不用有距离,再也不用熬夜上MSN只为了说一句晚上吃了鱼香肉丝,再也不用做空中飞人,让两个人之间隔着时差。他终于赶上最后一班机场大巴,跑到她家楼下,..

情感故事 2025-06-15

情感故事《父母之间的爱情》

你知道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是怎么在一起的吗?有一天同事开会的时候,突然聊到了这个话题,大家踊跃发言。而我,则陷入了沉思。说实话,在我读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工作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都动过劝他俩离婚的念头。因..

情感故事 2025-06-14

情感故事《外婆教我做人》

童年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外婆。一岁多的时候吧,爸爸在外面驶船,妈妈在家里种地,我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家里没有别的劳动力。我爸是独门独户,没有别的兄弟姐妹,所以我一岁多刚会走路的时候去我外婆家,扑..

情感故事 2025-06-14

情感故事《所有美丽,不及初见》

1、冯洛洛知道纳豆,是因为电影《小森林》。电影中,市子和母亲一起制作纳豆糯米团子,市子将煮熟的大豆用稻草包起来,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稻草中的纳豆菌发酵、扩散,特有的黏度和味道便产生了,空气中如有甜香..

情感故事 2025-06-14

情感故事《好吃的“鸡蛋墙”》

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早晨,妈妈说:今天你大伯来,中午吃鸡蛋羹,我把鸡蛋墙给你留着,你放学后记得早点回来。我一听有鸡蛋墙吃,高兴得不得了,说:放学我就往家跑。鸡蛋墙是啥?就是鸡蛋羹吃到最后,留..

情感故事 2025-06-14

情感故事《珍惜恋人的最好方式是交流》

电影《同桌的你》里面有一个片段特别让我感动:林一第一次跟周小栀表白,周小栀说,如果你能和我考上一个大学,我就做你女朋友。第二次表白,周小栀说,如果你拿到军训标兵,我就跟你在一起。第三次,周小栀说,如果..

情感故事 2025-06-13

情感故事《有种暗恋叫作好哥们儿》

1、第一次布置新生见面会场,我正在把气球贴在墙上,由于我个子比较矮,身高只有156厘米,但我又想把气球贴得高一些,于是我就站在小凳子上贴。耳旁传来一个声音:你还是下来吧,我帮你贴,看着挺危险的。看到眼前一..

情感故事 2025-06-1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