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有一个《司马错论伐蜀》的片段,记载了司马错与张仪的一场经典争论。这是战国史上着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面前。

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先去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你们各自说说理由。

张仪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三川,堵住轘辕和缑氏山的关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就能阻止韩国出兵南阳,使楚军进逼韩国都城南郑,这时我们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兵临东西周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占领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自知无法解救,一定会交出九鼎等宝物。我们据有九鼎之后,再按照地图和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敢不听我们命令的,这才是霸王之业。现在的蜀国,只不过是西方一个边远小国,戎狄各族的首领,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能因此而建立霸业。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出入朝廷,争利的人要出入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自然可以获得天下。如今大王地盘小,百姓穷,所以臣希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是戎狄各族的首领,并且有像夏桀、商纣一样的祸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使百姓富足;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秦灭掉了蜀这样的小国,诸侯不会认为秦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珍宝,诸侯也不会认为秦国贪婪。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制止暴虐、平息骚乱的美名。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会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声。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请让我讲明理由: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一旦周知道自己要失掉九鼎,韩清楚自己要失去三川,两国必然精诚合作,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寡人听你的。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经过十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地划归秦国版图之后,秦国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司马错的观点与张仪针锋相对,主要从分析攻打蜀或韩的利弊入手,层层剥笋,招招制敌,把张仪的观点驳斥得体无完肤,从而说服秦惠王放弃张仪的建议。

第一,匡正强国之道。张仪的强国之道分三步,即假意结盟、逼取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则提出了与张仪不同的王道之路强国、富民、仁政。张仪之道是利用拳头直捣龙宫,棒杀威逼,路子太过霸道,不计后果,不得人心,必招天下怨愤。对于还是地盘小,百姓穷的秦国来说,有可能霸业未成,反而与天下为敌,结果适得其反。司马错的路数就是迂回强国,打好强国富民的基础,合国情,顺民心,稳扎稳打,代价较小。两相对照,司马错的路径更胜一筹,更高一层,称得上是万全之策。辩论取胜的要义在于打掉对方的主旨,就像战争中的斩首行动,主旨不立,其余皆妄。司马错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剖析攻蜀之利。司马错抓住张仪认为攻打蜀国无名无利的错误观点,综合考虑秦蜀的现状和天下各诸侯国的反应,全面周到地阐述了攻蜀的五大好处,分别是易取、富民、臣蜀、不诟,甚至可以获得制暴平乱的美名,坚定了攻蜀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如此辩论,放大了己方策略的利好,给予了己方观点强大的支持;同时,也对张仪的观点予以强有力的回击,切断了张仪主旨论据链条,为击败张仪奠定了坚实基础。辩论中,攻击对方论据链条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只要对方论据链条被切断,其观点也会站不住脚。

第三,直呈伐韩之弊。司马错在分析了攻蜀的利好之后,紧接着分析伐韩的弊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劫持天子是千夫所指的危险之事,会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让秦国背负骂名,涉身险地,显然是不可取的。司马错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否定了张仪的策略。接着,司马错又透彻地分析了张仪的策略为什么不可行,再次放大张仪伐韩的错误,使秦惠王进一步明白了伐韩的危险所在。在辩论中,不断地强化突出对方的错误,有利于把对方逼进死胡同,为强化己方的正确观点赢得主动。

在这场辩论中,司马错从一主两翼对张仪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反驳,一主就是主旨,两翼就是攻蜀之利、伐韩之弊,主旨上打得狠、立得稳;两翼上剖得深、驳得透,把张仪的主旨和支撑链条击溃,取得了辩论的彻底胜利。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781.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多疑必有祸》

崇祯皇帝一天在后花园散步,无意中听到田贵妃在独自弹琴。当时会弹琴的往往是在青楼谋生的穷苦女性。崇祯皇帝听了田贵妃的琴声后,心里就开始怀疑她的出身,便旁敲侧击地问田贵妃琴艺是跟谁学的。田贵妃实话实说,告..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两桩“一言害多命”事件》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两桩“一言害多命”事件》

一句口无遮拦害死三个人清代学者慵讷居士在《咫闻录》中写乾隆年间温州一事,某家有俩儿子,老大已经讨了媳妇,老二刚成年,对男女之事半懂不懂的,性情顽劣。长子外出几天办事,时值天暑酷热,汗如蛤浆,腥臊难闻。..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一触即发核战争》

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而核战争更可怕。曾经有一次,人类走在核战争边缘,情势一触即发,但由于一个人的勇气而止息了。20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剑拔弩张。1983年9月26日凌晨时分,苏联警报系统骤然尖叫,屏幕..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名人小故事:巴金父子“扯皮”等》

历史故事《名人小故事:巴金父子“扯皮”等》

巴金父子扯皮巴金的儿子小棠和父亲一样,外表看着沉稳,内心相当幽默。有一年,小棠坐车去看父亲,钱包不慎在车上被偷了。到了巴金那儿,小棠说了钱包被偷的事,然后赖到巴金头上,说:老巴金,赔我钱。巴金可不糊涂..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遵守时间》

曾任美国第39任总统的卡特是一个遵守时间的人。卡特年轻时,有一次,认识了一个女孩儿,彼此都很有好感,于是,两个人就约定了时间第二天在公园里约会。第二天,卡特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公园里。半个小时过..

历史故事 2025-11-01

历史故事《包拯审鹅案》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贤臣,他性情刚直,为官清正,秉公执法,而且也很有智慧,人们亲切地称他包公。那还是包公在枣阳当县令的时候,一日,包公坐在大堂批阅诉状,突然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抬头一看,见一个后生和一个乡..

历史故事 2025-11-01

历史故事《不同的胸襟,不同的结局》

历史波澜壮阔,留下许多故事,令今人唏嘘感慨。先说两个故事:有一年,汉赵帝国平西将军赵染率兵进攻晋帝国首都长安,晋帝国太尉索綝率领人马前来抵御敌军。赵染认为索綝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把他当回事。长史鲁徽见状..

历史故事 2025-11-0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