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12米长的汇款》

莫言是谁

这个故事,得从一件往事说起。

1995年9月,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一位28岁的青年农民张广中,为抢救落水青年而英勇献身,留下了4岁的女儿、65岁的父亲、90多岁的奶奶和一个正在部队服役的弟弟。张广中牺牲后,这个家庭的四辈人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妻子因受不了家境的贫寒,一去不返。

张广中的事迹被刊登在《枣庄日报》上,无数人对这个英雄的家庭给予热情的关切,纷纷寄钱寄物,其中有一位尤为特别,他第一次从邮局汇来了200元,经过滕州市界河镇政府将这笔钱转给烈士一家,此后每个月都会寄来100元。就这样,从当年年底起,一张张汇款单都会准时寄到,汇款单上没有单位,没有详细地址,仅仅署名莫言!

莫言是真名还是化名呢?

这些汇款单让烈士的父亲踌躇不安起来,他没有去领取汇款,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每个月寄来的汇款单保留起来。按有关规定,过期不领的汇款,邮局可以按原汇款人的地址退回,可工作人员犯了难:没有地址,汇款人也不知是不是真名,退给谁呢?一段时间积攒下来,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张广中的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他惴惴不安:咱和人家非亲非故,咋能白花人家的钱呢?老人总想找到这位好心人。

1996年10月,张广中的弟弟张广桥从部队光荣退伍,刚到家里,老人便拿出了一叠汇款单,说:儿啊,你哥去世之后,有个叫莫言的好心人,每月都给咱寄钱来,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现如今你退伍了,得赶紧去找找,咱得去谢谢人家!

张广桥拿过这些汇款单,仔细地查看起来汇款地址:枣庄市市中区;汇款人:莫言。市中区这么大、这么多人,到哪里去寻找这个莫言?张广桥到处打听,当地政府也听说了这事,非常支持,在报纸头版头条刊登《寻找莫言》的文章,不久就引得全城关注。

寻踪觅迹

1997年5月的一天,事情终于有了回音,一封署名莫言的来信寄到了老人的手中,信中只有几行字:老人家,钱都收到了吧?你们不必费心找我,我和广中是同龄人,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我十分钦佩,这钱也算是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吧。

信是用单位信笺写的,顶端的单位名称却被写信人偷偷地裁了去,这一裁,线索便销声匿迹了!

然而,张广桥寻人心切,他拿着这张信纸,翻来覆去地看,突然,他眼睛一亮,从信纸的底端发现了端倪:那是一行小小的数字,这或许正是寄信人单位的电话!

张广桥尝试打电话,电话通了

请问,你们是哪个单位?

我们是市中供电局黄庄乡供电站,你有什么事吗?

张广桥极力抑制着激动的心情,说了莫言的事,请求对方帮助寻找这位好心人。

可是,经过询问,黄庄乡供电站所有职工没有姓莫的。

其实这并不意外,这位好心人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自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张广桥和父亲没有泄气,他们带着那封信,来到界河镇党政办公室,镇长当即指示,派专人帮助张广桥和父亲去寻找莫言。

镇长说,既然那封信是汇款人所写,用的信纸是黄庄乡供电站的,十有八九,这个莫言就是黄庄乡供电站的。镇长当即派了一辆车,去黄庄乡供电站。

张广桥和父亲来到了黄庄乡供电站,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上了点年纪的站长。张广桥说了事情的缘起,拿出了一叠汇款单和那封信。

老站长看了汇款单,又看了莫言的那封信,面对这熟悉的字迹,他一眼就看出了莫言是谁,他的眼眶湿润了,当即领着张广桥他们来到食堂

食堂里有一个人正蹲在地上洗菜,那时候条件有限,职工们都自己在食堂做饭吃。那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裤,老站长走上前去,指着那人,说:他就是莫言!

那人站起身,憨厚地笑着,上前握住张广桥父亲的手,有点激动,说:老人家,大老远地过来

好人哪,我们可找到你了!这位花甲老人声泪俱下,一头跪在那人的面前,张广桥掏出一面早已准备好的锦旗,上面写了两行字:浓浓爱心显风尚,深深感激永不忘

你是好人

那人叫李明强,是国网枣庄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农电员工。那天,他看到了张广中为抢救落水青年而英勇献身的报道,觉得自己和烈士的年龄相仿,想到烈士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境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把报纸拿回家,同妻子一起阅读后,两人泪流满面。李明强同妻子商量说:烈士一家看似光荣一阵子,但今后可能会受穷一辈子,咱们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事,每月拿出100元,作为他们的生活费。妻子点着头说:咱家也不富裕,就算是咱们又多了几口子需要照顾吧!

第二天一早,李明强跑到邮局,把200元资助款汇了出去。为了不引起关注,他用了莫言这个名字,经过滕州市界河镇政府将这笔钱转给烈士一家。此后的每个月,李明强都去邮局汇100元,而那时,他每月工资只有260元,有两个儿子需要抚养,妻子在家务农,家里还有老人要赡养。

交谈中得知,就在李明强持续捐款的第二年,赶上李明强的父亲住院,孩子们的学费再加上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刚到手的工资很快就捉襟见肘,没办法,李明强又和妻子商量卖掉两袋麦子,才凑够了100元的汇款。

听到这儿,张广桥和父亲泪水涟涟,老人抓着李明强的手,泣不成声地说:为为了我们,可苦苦了你啦

李明强低沉而又坚定地说: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一个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我觉得值了!李明强的心里早就有了执着的信念:坚持资助烈士的女儿,直到她参加工作!

其实,李明强做好事,可不止这一回,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他捐出了1000元救灾。2003年,他从报纸上看到临沂***老区一位公安民警的儿子身患白血病,他毫不犹豫地捐出500元相助。2007年,他从电视台《生活帮》栏目中看到,山东沂水县黄山铺镇西黄庄村齐文山患有腿疾,生活困难,两个孩子面临辍学,便坚持每月给这个贫困家庭寄100元钱,有时候还给他们寄去衣物包裹。

李明强保留下来的汇款单据,以3排、约20厘米的宽度排列,竟然足足长达12米之多

李明强,男,1962年3月出生,山东省枣庄市人,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彩虹***员服务队队员。

李明强有两本剪报,一是英雄模范的事迹,名曰爱心剪报,用以激励自己;二是贪污受贿的案例,称为贪官剪报,用以警示言行。同事们说,他从善小效大入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地奉献爱心,塑造着电力人的形象。

李明强的感人故事,曾经搬上枣庄供电公司的舞台,感动着公司的员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李明强的善行得到了社会认可,当地宣传部门给予长期关注和推举,并特别成立一支团队,巡回宣讲他的先进事迹。

2016年,李明强获评最美市中人枣庄好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他荣登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832.html

相关推荐

泡茶的故事——寻找心灵的归宿

泡茶的故事——寻找心灵的归宿

泡茶的故事——寻找心灵的归宿泡茶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每一次泡茶,都像是一次旅行,带着我们穿越时空,感受生命的美好。以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通过泡茶,寻找心灵的归宿的经历。一:在一个..

美文欣赏 2025-07-29

关于钉子的故事(钉子拔了洞还在的故事)

关于钉子的故事(钉子拔了洞还在的故事)

钉子的故事有一个男孩有著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

杂文 2025-07-28

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一个励志故事

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一个励志故事

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一个励志故事在生命中,有很多的人都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而我所要讲述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追逐梦想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凌云,是一名出生于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在儿时的..

美文欣赏 2025-07-27

古代壁画背后的故事

古代壁画背后的故事

文化遗产之奇迹——敦煌莫高窟中国是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敦煌莫高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这个地方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壁画和雕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敦煌莫高窟..

作文大全 2025-07-26

信念与毅力的故事

信念与毅力的故事

信念与毅力是人们坚持追求梦想时必不可少的品质。有信念的人会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永不动摇;有毅力的人会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今天,我要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通过他的信念和毅力..

美文欣赏 2025-07-22

爱与感恩——一位老人的故事

爱与感恩——一位老人的故事

爱与感恩——一位老人的故事爱和感恩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无论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它们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老人的故事,他在爱和感恩中度过了自己的..

美文欣赏 2025-07-16

《美人鱼的故事》原文完整版(睡前故事精选)

《美人鱼的故事》原文完整版(睡前故事精选)

在很久以前,在一片大海的海底,住着一位小美人鱼公主。她有五个姐姐,还有祖母,爸爸妈妈,大家都很疼爱她。小美人鱼公主经常溜到海面上玩,她每天在海上快乐地游来游去,唱着歌。她的声音很好听,小鸟飞过来,小鱼..

杂文 2025-07-15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