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细节决定成败》

东汉人陈蕃为我们所熟知,因他的一句名言。范晔的《后汉书》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对此都有记载,大意说,陈蕃15岁时,曾在家里独处一室读书。有一天,他父亲的好朋友、同郡人薛勤来串门,顺便看一下陈蕃读书的情况,结果一走进他居住的庭院,发现杂草遍地,荒芜不堪,书房内也是尘土满屋,凌乱不堪,便忍不住批评他说:有客人来,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呢?陈蕃毫不羞愧,说出了一句名垂千古的话: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觉得这个孩子志向高远,因而甚奇之。

后世对于陈蕃的这句话颇多质疑,于是有人加以演绎说,薛勤反问陈蕃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似乎更合乎人们的逻辑,一个人连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做得好扫除天下的大事呢?

事实上,后边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刘蓉的故事。刘蓉少年时在家中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每当遇到疑难问题需要思考时,他便在屋中踱来踱去。屋里地面上有一个坑,刘蓉每次经过时都会被绊一下,但他也没想着将其垫平。一天,刘蓉的父亲发现了这个问题,笑着对他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吗?这句话后来便演变成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过,历史的发展证明,后世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世说新语》记载:陈仲举(陈蕃,字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意思是说陈蕃后来当了官,一直以澄清天下为理想。不得不说,陈蕃从小树立扫除天下之志,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东汉末期,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官场昏暗不堪,民不聊生,心忧天下的士人阶层为之痛心不已。而陈蕃后来当了大官,掌握了重权,本可以实现铲除宦官势力、清明朝政的理想,可最终却因为不善于把握细节而功败垂成,令人十分惋惜。

东汉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汉桓帝去世,窦太后执掌朝政。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任命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相当于执掌宰相的大权。当初,桓帝想立宠爱的田贵人为皇后,遭到了陈蕃的坚决反对,他认为窦氏更能担负起母仪天下的责任。桓帝迫于压力,只得立窦氏为皇后,所以窦太后执掌朝政后,心怀感恩之心,立即重用陈蕃。

陈蕃手执重权,铲除为害朝政的宦官集团有了重要保证。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怀此心,陈蕃与窦武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谋划起来。

这本是一件十分机密的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蕃却突然公开上疏窦太后,指名道姓地痛陈宦官侯览、曹节等人与赵夫人等宫中女官一起扰乱天下,认为如果现在不马上处决他们,一定会发生变乱,危害国家。他甚至要求窦太后把臣的奏章给您左右的人看,并让天下那些坏家伙知道我痛恨他们。

原本是一件秘密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公开宣战,朝中大臣无不感到震惊,而那些盘根错节、权势熏天的宦官更是起了戒备之心。更为不巧的是,大将军窦武将一份消灭宦官势力的计划书遗忘在了他的办公场所,宦官们在侦知此事后连夜串通消息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先劫持了年仅14岁的汉灵帝,抢夺印、玺、符、节,宦官王甫召集虎贲、羽林、剑卓戈士等千余人,假传窦太后的诏令说窦武谋反,须逮捕相关大臣。消息传来,已经七十多岁的陈蕃愤而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振臂高喊:大将军忠诚卫国,宦官造反叛乱!最终力竭被害。

作家蔡东藩回顾这段历史时痛心疾首,他说,陈蕃执掌朝政,窦武手握兵权,两个人协谋诛奸,本来易如反掌,前提是必不动声色,密为掩捕,使妇寺无从预备,一举尽收,然后奏白太后,声罪加诛,吾料太后亦不能不从。可笑的是,陈蕃行事不谨,在明知窦太后对这些人非常信任的情况下,还向太后絮聒,催促她除掉奸人,使得群凶侧目,祸不旋踵,本应该诛恶之宜速,处事之宜慎,居然还请太后将他的话宣示左右!事发之后,徒率官属诸生,持刃入承明门,岂寥寥八十余人,遂足诛锄阉党乎?诛阉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

在蔡东藩看来,本来诛杀太监这类的细活儿,但付一狱吏足矣,但是夙怀大志的陈蕃却昏招迭出,手握一把王炸好牌,最终却打得稀烂。可见,一个人空有扫除天下的志向,却未能培养从一屋扫起的习惯,虑事不细,行事不周,便会终致一败。

老子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陈蕃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2460.html

相关推荐

关于公主睡前故事大全(公主童话故事文字版)

关于公主睡前故事大全(公主童话故事文字版)

睡前故事是你和孩子非常难得的亲子共度时间,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请一直保持到孩子提出不需要再讲为止。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是孩子还包括家长自己。讲睡前故事的好处有哪些?1、睡前故事时间也是亲子交流的..

杂文 2025-09-12

幽然的背影:一个迷失的青春故事

幽然的背影:一个迷失的青春故事

幽然的背影:一个迷失的青春故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上,总会有那么一些转折点,让我们忽然发现自己走了一条不同的路。而在这条路上,我们遇到的人和事,都成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经验和感悟。故事..

美文欣赏 2025-09-12

关于吕蒙的故事有哪些(吕蒙的主要事迹介绍)

关于吕蒙的故事有哪些(吕蒙的主要事迹介绍)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王化镇吕家岗)人。东汉末年名将。早年依附姊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

杂文 2025-09-10

感恩父亲的故事——父亲,永恒的港湾

感恩父亲的故事——父亲,永恒的港湾

感恩父亲的故事——父亲,永恒的港湾当我们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时,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父母。虽然母亲的爱是温暖而慈爱的,但是父亲的爱也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无私地奉献着一切,让我们在..

经典文章 2025-09-10

情感故事《光阴的故事》

父亲的酒量不好。酒量不好的父亲却喜欢喝酒。离开故乡,游勇除了担心父亲喝多,还担心母亲的身体。她永远缺乏营养般羸弱不堪。尽管游勇常给她买营养品寄回,她的脸也笑成一道沟壑,却不由责怪他,别乱花钱,钱花在我..

情感故事 2025-09-09

青蛇传说的故事(关于青蛇的民间传说)

青蛇传说的故事(关于青蛇的民间传说)

世人多做善事少作恶,今日因明日果,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果。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赵的货郎,因为他每次叫买都会先摇响拨浪鼓,人们送他一个外号“赵拨浪”。这一日,赵拨浪挑着担子来到某个村子,偶然看见一大群孩..

杂文 2025-09-08

电影《驴得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电影《驴得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驴得水》是一个十分经典的荒诞讽刺喜剧,故事的结构也是很经典的三幕剧结构,它分为4个人物关系:慈善家、上级教育部,乡村学校、小铜匠,本来四个人物关系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和矛盾,但是因为一个偶发事件,..

杂文 2025-09-04

沉淀——关于我和她的故事

沉淀——关于我和她的故事

以爱之名,我却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伤害着她,伤害这个世上用生命在爱着我的女人。 从小到大,我总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活在大人的光环下,在成年之前,我做了一个愤怒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另类的人,但我并没有做..

亲情文章 2025-09-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