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故事就是最好的砝码》

着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于美国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逝世,享年85岁。史景迁是国际知名汉学家,曾有学者评价,史景迁笔下的历史魅力在于,他以说故事的方式将历史娓娓道来,使历史成为可供读者投射情感、释放想象的私人场域。同时,他致力于从不同文化的差异中探求人类共同的本性,坚持不带任何偏见地面对不同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

看待历史的方式

史景迁这次来北京,陪伴他的,一个是夫人金安平,史学大家金毓黻的孙女,同样任教于耶鲁大学的华裔美国历史学家;另一个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史景迁的学生。

史景迁对这样的热烈欢迎有点儿不安。他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退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不过我感谢到来的所有人。

那是2014年2月28日,史景迁在北京大学的讲座人山人海。当晚,他讲了一个发生在17世纪的故事。一个名叫沈福宗的南京人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在那里见到了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刚刚建成的凡尔赛宫里,他们讨论了书法、筷子的使用,路易十四让他用中文念了一段新教的主祷文。后来他在英国跟国王詹姆士二世会面,国王指派宫廷画家给他画了一幅像,这幅画后来因时局动荡而丢失。

沈福宗在欧洲游历长达8年,除了国王和名士,他还见了一些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并跟他们谈论了度量温度的办法、草药的知识,他也参与了教会对《大学》《论语》和《中庸》的翻译。这位在欧洲有过如此奇遇的中国人,准备带着他在西方世界的所有见闻回中国,给同胞讲述地球另一边的世界,却在回程的船上染病去世,被故乡彻底忘记。

事实上,史景迁并没有谈论什么新鲜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沈福宗这个名字可能非常陌生,故事也超出了大家对清代初期中国人的想象,但是只要稍加留意,就能检索到很多关于他的资料。

史景迁的重点不在这里,他想说的,是他一直以来看待历史的方式。

我也想谈谈学者们,包括我,对这个故事背后意义的看法。他开始列举,从沈福宗的故事解读当时的全球化,语言的交流,儒家经典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甚至,象棋能不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和西方交流的过程。

上述哪一条诘问的精神会为我们带来沈福宗故事的意义?我们如何衡量这些方法的价值?他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然后像他经常在耶鲁大学指导学生时所做的那样,把思考的任务丢给了听众。

史景迁的中国之路

史景迁出生在伦敦附近的苏尔里,6岁时,他看到了关于中国艺术史的书,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那时候,人们都叫他乔纳森斯宾塞。

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父母的描述,中国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抵抗的英雄形象。而通过这些画册,我开始对中国的历史产生感情。

1959年,史景迁23岁,在剑桥大学修英国史。他获得一笔奖学金,得到前往耶鲁大学交换深造的机会。当时的耶鲁大学是美国最大的远东研究基地。二战时,这里是美国培养中文、日文人才的基地,也是研究对华、对日政策的智囊。史景迁到来时,战争的色彩已经褪去大半,但依然能嗅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气味。

像很多面对未来举棋不定的年轻人一样,他决定换个专业,一度想去学物理或者美国文学,但最终转而研习中国史。

那时的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谜,我们真的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西方人完全不了解这么大的一个中国的历史,在我看来这是悲剧性的。

他在耶鲁大学有两位导师:一位是研究佛教史和隋唐史的芮沃寿,另一位是专攻近代史的芮玛丽。史景迁开始学习汉语,练习繁体字。不久,他被芮玛丽介绍给了来自中国的历史学家房兆楹。

史景迁拜入房兆楹门下。时至今日,史景迁依然称呼房兆楹为老先生。在澳大利亚的三年,他在房兆楹的指导下撰写博士论文,并有了史景迁这个中文名字,以向中国史学家司马迁表示敬意。

1965年,史景迁以一篇题为《曹寅与康熙皇帝》的论文拿到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也成为他出版的第一部着作。他再现曹寅作为康熙家臣和耳目的秘密生活,反映了康熙皇帝多疑狡诈的一面,清王朝统治策略及特殊的君臣关系。

回忆那段学习时光,史景迁印象深刻的是,老先生提醒他,中国有很多正史,但研究历史,要去深入观察一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老生常谈的背后,往往有被隐匿的真相。比如人们往往笼统地概括清朝初年民众对清政府的态度,但只要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不同阶层在这件事上的态度迥然相异。

如果给他一本电话簿

20世纪60年代末,史景迁在香港、台湾开展研究。

在台湾,通过房兆楹的帮助,他获得了查阅故宫档案的机会。这如同打开一座宝藏。康熙皇帝是在成年之后才开始学习汉语的,这让翻阅皇帝朱批的史景迁深有共鸣。他在康熙那些运笔缓慢、书写清晰的汉文中,发现这位皇帝会把密写成蜜辨认错字成了史景迁与太太偷偷分享的小乐趣。

直到1974年,史景迁才初次踏上大陆的土地,把英国、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真正地联系了起来。

那个时候,大陆的知识界并未对史景迁产生特别的兴趣。据说钱锺书曾调侃,史景迁是一个失败的小说家当然后来他又否认了这个说法。

2005年,史景迁的书才开始出现在大陆书店的书架上。中国的读书人在黄仁宇之后又新奇地发现了另一种叙述历史的方式宏图大略和王朝兴替退隐了,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成为焦点。人们将史景迁与黄仁宇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有着微妙的不同。在《王氏之死》中,史景迁依据有关县志、官绅笔记和回忆录,讲述了300多年前,山东郯城一个妇人王氏抛弃丈夫任某,和情夫出逃,途中被情夫抛弃,最后被丈夫掐死的故事。

凭借这个故事的线索,史景迁描述了清初山东社会的状况和民众生活,历史在这里得到一种更富有人性的展示。他甚至花了几千字的笔墨,来描写王氏死前的梦境:世上正是冬天,但这儿很温暖。荷花在冬天的绿水里绽放,花香随风而来,有人想把花摘走,但当船过来时,荷花飘走了。她看见冬天的山上布满了鲜花,房间里金光耀眼,一条白石路通向门口,红色的花瓣撒落在白石上

这样的文字出现在历史书中,即便是读惯《史记》的中国人,也觉得一时难以接受。许倬云开玩笑说,给史景迁一本电话簿,他可以从第一页的人名开始编故事,编到最后一个人名。

在《太平天国》中,史景迁花了大段文字去罗列狗的消息:1862年的大雪之后,洋人的狗开始失踪。最早是一条黑猎犬,在2月份被人从医院附近带走。第二条是梯撒,一条浅棕色的牛头獒,尾巴短而粗,鼻嘴色黑

当时,饥荒使得人们非常虚弱,他们开始偷他人的狗来充饥。那些天,我想到很多问题。如果你有一条狗,你会怎么给它起名?你会用什么来喂狗?当你的狗不见了,你会去哪里找它?史景迁解释他写狗的原因。

他用当时报纸上关于狗的材料,讲述了一个另类的上海故事,并把它看作太平天国历史的有趣补充。从他津津有味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对这样的写作方式有掩藏不住的得意。

历史在此模糊低语

作为一个在美国研究汉学的英国人,史景迁并不总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的古典着作。在讲述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故事的《前朝梦忆》里,他把效东坡老尽十五琖,为鼠饮而已理解为与(诗人)苏东坡一口气喝十五杯酒相比,我真是饮酒界的小老鼠,而实际的意思是,只能效法苏东坡喝十五小杯,如同鼠饮;把岁久成帙理解成时间长了,成为习惯,而实际的意思是时间长了,记录的文字累积成册。

但这些瑕疵,与他具体入微的史观对中国人的震动相比,可以被忽略。

在北京大学的另一场讲演中,史景迁再一次阐述了他对历史的看法。

他用了一个半小时谈论雍正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交流。他从历史中留下的那些模糊的低语声中搜罗出几类人群:经商者与行医者,国内流放犯人,僧侣与考生,客栈经营者与算命先生等。

史景迁举例子说,当时有很多夜航船,雍正很想知道这些船驶向什么地方,官员说船太多了,我们无法知道每艘船的航线。雍正会批示:你们一定得找到,我想知道!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就得给我答案,如果没有答案,你们就找出答案。

作为一个西方人,我对这些生活在小城镇的,或者是高度流动的中国人的了解其实是很有限的,他们的生活有很多晦暗不明之处。我也相信,如果我们更好地注意这些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和未来的历史学者可以对那个时代有更清晰的认识。在这场演讲的结尾,史景迁总结道。

史景迁依然无意于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他只是讲述所有的故事,讲述外国人与中国现实的冲突,他们彼此间的偏见、傲慢与坚持。

两种不同的文明,分据天平两端,重量各异。史景迁毕生的写作,都像在维护这架跨文化天平的平衡,而故事就是最好的砝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1509.html

相关推荐

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你好,问下1幢怎么走?黑暗中传来一声绵羊般的声音。 哦,1幢啊,我住在2幢,就在你们后面,我正好回去,一起走吧?景浩愣了愣。 和瞳的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的场景。 学校的街灯昏暗无光,不知名的小虫围绕在灯旁不停..

友情文章 2025-09-18

人生故事《马龙与恩师》

2020东京奥运会上,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夺得乒乓球男单和男团金牌,成就双圈大满贯,成为男子乒乓球历史第一人。马龙为何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得益于他的恩师秦志戬。秦志戬是和刘国梁同时代的球员,曾获得过世界杯男..

人生故事 2025-09-18

人生故事《等待被岁月善待》

高一文理分班后,我与他坐前后位。他的政史地都特别好,我就有意识模仿他,他记笔记,我也记笔记,可是一考试,我便惨不忍睹。我开始怀疑他,去问他:你是不是提前知道出什么题啊,为什么你每次都能做对?他说:蒙的..

人生故事 2025-09-18

人生故事《热情不减就是成功》

在本届东京残奥会开赛的第一天,男子乒乓球单打C6的赛场上出现了碾压式的一幕,埃及选手哈马托连输3局,不敌对手。虽然没有赢得比赛,但48岁的哈马托却再一次惊撼了世界。10岁之前,哈马托跟乒乓球一点关系都没有。..

人生故事 2025-09-18

人生故事《爱穿迷彩服的志愿者》

人生故事《爱穿迷彩服的志愿者》

故事人物:金晶,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兼职副理事长、上海金晶志愿者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2019年全国最美志愿者。如果不是一对拐杖倚墙而立,有着一双晶莹透亮的大眼睛、身穿迷彩服,又随意将马尾辫扎..

人生故事 2025-09-18

智慧生活的美好故事:让未来更美好

智慧生活的美好故事:让未来更美好

智慧生活的美好故事:让未来更美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不断提高,智慧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未来的世界将充满更多的智能科技产品和服务,人们的生活也将因此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在这个充满未..

美文欣赏 2025-09-1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