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关键要求》

小胡最近当上了《洹江文化》的编辑部主任。上任后,小胡决定对杂志进行改版。

意想不到,郭恒旭县长召来小胡,说想亲自听他汇报一下近期工作。

小胡见了郭县长,认真地汇报了工作情况。郭县长听完,说:《洹江文化》虽然是内部刊物,但读者很多。这次改版,会进一步提升杂志的水准。郭县长的话让小胡非常激动,他拿出事先备好的样刊,请郭县长过目。

看了装帧精美的样刊,郭县长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说:我也提一点小小的建议,我个人认为,这个刊名制作得简单了点。洹江文化这四个字,现在就是普通的电脑字体,缺乏新意。

小胡急忙解释道:县长,您说的没错。我们编辑部已经商量过了,准备尽快请知名书法家,重新题写刊名。

郭县长问道:找知名书法家写这几个字,恐怕价格不菲?

省内的书法家,大概要四五千元的样子。小胡想了想,说。

郭县长摇摇头:办刊物,钱应该花在刀刃上,四五千块钱买几个字,太浪费,我倒觉得没那个必要。

这下,小胡犯难了,电脑字体县长不满意,请书法家又嫌花钱多,这可如何是好?郭县长显然看出了小胡的心思,他笑笑说:我有个想法,你们不妨在全县范围内,搞一个刊名书法征集,所有人都能参加,择优选用,给予奖励。这么一来,既提高了咱们杂志的知名度,又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小胡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应承道:县长,这个主意太好了,就这么弄吧!

那好!郭县长继续说,我知道你们编辑部人手少,这个征集活动,我让县政府办公室的华主任给你们帮帮忙,所有应征作品都寄到他们那儿,他们整理好了再给你。评委由你们找吧,就从市书法家协会,请几位水平高、在全省范围内有知名度和有声望的,最好在书协有一定职务的老书法家做评委,请这样的人做评委更具说服力。整个评选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关键要看字写得怎么样,你懂吧?

我明白,我明白!小胡点头如捣蒜。

郭县长换了一种轻松的口吻,说:其实,我也很喜欢书法,偶尔涂上两笔。这个活动我也参加一下,是否能入选不重要,我这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郭县长最后一句话,让小胡眼前一亮,他想:最近上头发了话,不提倡领导题字。怪不得县长不敢直说,拐弯抹角了半天,原来是想借征集活动,自己题写刊名。想到这儿,小胡心里窃喜,如果他能帮领导心愿得偿,那仕途还不是一路绿灯?可小胡只高兴了一天,就感觉这事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第二天,小胡便在网上看到了《洹江文化》征集刊名书法的公告,文中明确指出:所有应征作品不写落款,组委会为每个作品编号,隐去作者姓名,给专家进行评选。本次评选过程由公证机关监督,评选结果及时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征集截止后,小胡从县政府办公室华主任那里,拿到80多幅应征作品,一下子傻了眼。所有的应征作品都只有编号,没有作者姓名。小胡犯了难,他没有马上离开办公室,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走。

还有什么事儿吗?华主任看着小胡,疑惑地问。见此刻左右无人,小胡急忙上前,压低了声音,对华主任说:郭县长也参加这个活动了,具体哪一幅字,是郭县长写的呀?

你什么意思?华主任警觉了起来,他睁大双眼,盯着小胡,你问这干吗?领导参与活动不假,他就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的书法水平。

从华主任那碰了一鼻子灰,小胡悻悻而归。郭县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让他自己去核对笔迹?可小胡刚看了几幅作品,脑袋就大了。郭县长平时写文件都是用钢笔,和毛笔字可差远了,谁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小胡想起了自己的师父。

晚上,在编辑部附近的小酒馆里,小胡和他师父也就是退休的编辑部老主任对坐。酒过三巡,老主任眯缝起眼睛思量,半晌,他说:郭县长到县里不到一年,其实我也不太了解他。华主任我倒知道,他和郭县长是老乡。郭县长一来,就把他提到了县办主任的位子,绝对的嫡系,他不可能和郭县长对着干。你不用揣摩郭县长心思,他要有什么想法,自己不说,也会通过华主任透露给你。既然这些都没有,你就不要在这上面瞎寻思了。

师父,现在我该怎么办?小胡急切地问。

老主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郭县长那天见你,对于这件事,具体说了点什么?小胡仔细想了想,把郭县长的每一个要求又说了一遍。老主任点点头,和小胡一阵耳语,最后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吧!

有了师父的提醒和点拨,小胡心里有了底。

经过评选,第27号作品被专家一致推荐为最终选用作品,成为《洹江文化》改版后的新刊名,并获得5000元奖金。

在公证处监督下,第27号作品的作者浮出水面,他正是洹江县现任县长郭恒旭。

当晚,在编辑部附近的小酒馆里,师徒二人再次对坐。小胡拿出一沓宣纸给师父:这都是参赛作品,这张,是郭县长中选的那幅字。老主任一张张地看着,没说话。小胡继续说:这次评选,我敢保证,一点猫腻没有。我请来的三位书法家,一致选了郭县长的字。我就觉得奇怪,您看郭县长这字,没什么出类拔萃的,为什么会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

老主任笑笑,说:没错,我也这么想。郭县长这字,水平的确很一般。我这两天了解了一下,郭县长在调任洹江县的县长之前,是市文化局的局长,也是市书法家协会的名誉会长,跟市里书法家们关系都很好。老主任喝了口酒继续说:专家为什么会选择他的字?我之前再三叮嘱你,一定要严格按照郭县长的要求找评委,为什么?你仔细想想他的要求:在省里有声望、有知名度,最好在市书法家协会担任一定职务的老书法家,这么多定语,你以为领导是随便一说?字字都是关键!市书法家协会里符合所有标准的人,也就四五个,这几位还都是郭县长的老熟人。

小胡若有所悟,但他还是不明白:没有落款,评委怎么能一下子认出郭县长的字来?

老主任咧嘴一笑:年轻人需要历练,观察事物还不够仔细!老主任说着,将27号作品铺开来放在桌上,我问你,郭县长叫什么?郭恒旭。对!老主任说着,左手食指重重地点在洹江文化这四个字的洹字上,然后又用手掌挡住了左边的三点水,老主任缓缓抬起头看着小胡:明白了吗?有这半边在,郭县长还用落款署名?小胡,你也学过书法,郭县长这四个字,是不是洹字写得最好,最见功力?

小胡点点头:您别说,郭县长这个洹确实有独特的韵味。

老主任说:郭县长每次签名都要写亘,说不准还是经过名家设计的。我敢保证,就这半个字,评委们就能断定,这幅字出自郭县长笔下!

小胡长出一口气,不禁感叹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老主任说:这回全明白了吧?不过,有时糊涂点也不是坏事。我还是要恭喜你,你领会领导意图,请来了好评委,整个征集活动毫无瑕疵,公众认可,领导满意,你的未来大有前途啊!

小胡抿了一口酒,笑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866.html

相关推荐

哲理故事《破车理论》

村里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到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得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钱,也要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村中首富王老闷的儿..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故事虽短,却道出了人性!》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8个很经典的哲理小故事,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太珍贵了!01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察人在他得势时》

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与辽国就澶渊之盟岁币问题展开谈判,枢密使王继英推荐了右补阙曹利用为谈判代表团团长,临行前,宋真宗赵恒给曹利用交了底:对方要钱,只要不超过一百万,就成。几番交锋之后,曹利用以岁币三十..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必察》

身边总有人成为众矢之的,提起他来人人厌恶。另有一些,人人都说好,愿意和他在一起。对于这种现象,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察,是个中性词。观察一下的意思。这句话可以如此理解:既然众人都厌恶..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小蜜蜂与大象》

哲理故事《小蜜蜂与大象》

彼得是一个农场主。最近,他遇到了麻烦,大象经常闯入他的农场,肆意破坏农作物。彼得想过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这天,彼得遇见了一个名叫露西的热心人。露西说:试试养蜜蜂吧。彼得觉得可以弥补农作物的损失,就在..

哲理故事 2025-10-08

哲理故事《珍惜别人的时间》

还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一遍一遍地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只是,一些人很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却未必懂..

哲理故事 2025-10-07

哲理故事《妙手求胜》

围棋的奥妙是每下一手都要从大局来权衡,使每一子都落到最有效的地方,有时为了争得先手或大局的成功,该弃的子要果断弃掉。有些人在行棋中,太重视一子之失,一子障目,不见大局,结果铸成大错。在生活中,每一个人..

哲理故事 2025-10-07

哲理故事《攻心》

洛杉矶有一家公司,要拆除一栋旧楼,三家拆迁公司进入被考虑行列,决定权在董事长手中。三家公司都铆足了劲,期待着在董事长面前口吐莲花,一举拿下该工程。第一家骄傲地说道:我们的拆楼技术一流,能在几秒之内,将..

哲理故事 2025-10-0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