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古诗的意思(八阵图杜甫古诗欣赏)

杜甫是夜空中最耀眼的诗人星光之一,他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特点,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诗成就最高的是律诗和古体诗,如五律的《春望》《望岳》、七律的《登高》、五言古体的“三吏”和“三别”等,他写的绝句就比较少了,有记载流传下来的五绝更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其中写给诸葛亮的便有《八阵图》《武侯庙》两首。

杜甫对诸葛亮非常推崇,一共写了20多首诗,要知道即使是给他的好基友李白,杜甫也才写了15首而已。在杜甫给诸葛亮的诗中,《八阵图》是历来评价比较高的一首,仅次于《蜀相》和《阁夜》。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释义:

诸葛亮建立了盖世功勋,力压三国。他的声名从创制八阵图开始。

任凭江流的冲击,到如今那阵中的石块依然牢固不动。

最让人遗恨的是,刘备失策,想要吞并吴国。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吞并吴国是刘备的失策?

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曹丕)最强,吴国(孙权)次之,蜀国(刘备)最弱,所以为了自保,诸葛亮原计划是联吴抗魏,但因孙权暗中联合魏国杀了关羽,刘备刚打下汉中后头脑发热,便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起兵攻打孙权,想要一举拿下吴国,结果一败涂地,刘备也死于白帝城。

蜀军损失惨重,而刘禅又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由此埋下了蜀国灭亡的祸根,最终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第五次北伐时,突患急病,逝于五丈原。

赞颂诸葛亮功绩

这首诗是杜甫到夔(kuí)州时感怀诸葛亮所作,夔州正是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守之地,诸葛亮在夔州江滩修建了八阵图,作为攻吴失败的补救措施,而夔州也被刘备改名为永安县,也许他是想以此表达永享平安之意,可惜天不遂人愿,仅过了一年,刘备于永安宫病逝。

此诗首两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开门见山地对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表达了赞颂之意。刘备本无帝王之资,正是得益于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才使蜀国能够三分天下。

“八阵图”则是诸葛亮用石堆根据“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进行推演兵法、操练士卒的军事作战阵法图,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突出反映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华,正是有了八阵图,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抽象的将才形象得以具象化和有了参照物,使他的名声更加显赫。

抒发壮志未酬的遗恨

后两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精炼的描写出了“八阵图”历经六百年江水冲激依旧岿然不动的神奇。“八阵图”石堆建于江滩,一到夏天就会被洪水淹没冲刷,但它一直保持着当年的状态,体现了“八阵图”建造的精良,同时也隐喻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贞和一统天下的坚定信念,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但即使有如此良才的辅佐,却算不过刘备走出了吞吴的错棋,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遗恨非常。

杜甫在这里一方面为诸葛亮感到惋惜,其实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坎坷,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结构格式的完美

杜甫在诗写作上,炼字精到、格律工整,注重声律对仗,被誉为“格律大师”,他自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自己情性孤僻,醉心于写出好的诗句,如果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不罢休。他又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到了晚年,诗的格式韵律越发精细,这些都表明了杜甫对格律和音韵美的注重,体现了他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如这一首《八阵图》即充分展现出了这方面的特点。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首联二句以对仗开篇,精巧工整,后两句“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则体现了杜甫句法气象万千的特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浓烈的情感在里面。正如他的另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才能明白诗中的真情感,也才能真正读懂杜甫。

《八阵图》在格律上也是很优秀的。总是有人说格律是今人搞出来的东西,唐人写诗都不按格律,这话后半句说对了一半,因为格律诗是在唐初才开始形成,至中唐时完善,所以部分唐人写诗确实不依格律,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啊。但在格律诗完备以后,会写格律诗成了每一个诗人必备的技能,毕竟那时的科举考试中,格律诗是必考题(以五言为主,有四韵、六韵、八韵等)。

当然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大家就只能写格律诗,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格律、古体两者兼备,最出名的就是李白,因为古体诗更符合他即兴成诗的需要,所以李白的古体诗非常多,成就斐然,但李白也有很多格律工整的近体诗。

(参见文章: 唐人作诗要遵守格律(平仄)吗?兼论近体诗的前世今生)

回到《八阵图》,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首句第二字“盖”(仄声)和尾字“国”(仄声,注:以平水韵为准),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仄起仄收的句式,它的平仄格式是(括号中表示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八阵图》的平仄格式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除了“石”字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符外,其它均是合律的。“石不转”形成了三仄尾,但相对于格律诗中完全不能出现的三平尾,三仄尾在唐诗中相当普遍,因此有观点认为这并不是出律,是可以归入格律诗(近体诗)的——如果有三平尾,则只能划入古体诗。

所以从结构上分析,这可以算是一首比较标准的格律诗,也体现了杜甫在格律方面的造诣。

正是因为《八阵图》语言朴实而情感充溢,将怀古与述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结尾又给人余音不绝、情深意长之感,兼之格律完美,《八阵图》作为杜甫少有的五绝,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唐宋诗醇》——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680.html

相关推荐

落日余晖的唯美古诗词(赞美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落日余晖的唯美古诗词(赞美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傍晚的落霞流光溢彩,绚丽多姿,是如此的美丽,恰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有着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宁静致远,也有张耒诗中“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深远空阔。莫..

杂文 2025-08-14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形容莲花的高雅的诗句)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形容莲花的高雅的诗句)

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给炎炎的夏日带来一丝美丽的色彩。在某一个午后,我们于阴凉处,品一杯清茶,读一卷荷花诗词,让诗意的荷花带来夏日的清凉。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文 2025-08-11

夜的诗句古诗有哪些(关于夜的诗句大全)

夜的诗句古诗有哪些(关于夜的诗句大全)

夜的诗句古诗有哪些0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0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03.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温庭筠《过分水岭》04.夜来携手梦同游..

杂文 2025-08-10

寒食节的诗句有哪些(寒食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寒食节的诗句有哪些(寒食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寒食节,一个现在已消失的节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已与清明合为一个节日。寒食十古代一个传统节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关于寒食的诗..

杂文 2025-08-06

关于春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庆祝春节的最美古诗)

关于春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庆祝春节的最美古诗)

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春节诗词,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让我们一起在最美的诗词中感受最地道的年味~《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杂文 2025-08-05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故人庄唐 ·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好朋友备办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来到他位于郊区的农家。近看层层绿树村边环绕,远..

杂文 2025-08-05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