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路和下山路其实是同一条路,但因为方向不同,走路的人也便有了不同的感触。上山路上,人要抬头。山顶有花有果,也有风有雨,一个人只有昂着头,才能遥望山顶的美好风景,才能拥有愈挫愈强的勇气和悬悬而望的理想..
哲理故事
2025-06-30
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看到别人陷于困境中时,都会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确确实实也是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心理学上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
哲理故事
2025-06-29
齐白石有一位本家,他是个画匠,两人聊天的时候,本家问齐白石:我的画技也算不错,人人都说我画什么像什么,平时画的门神啊,年画啊,都有人抢着买,可为什么他们管我叫画匠,却管你叫画家呢?齐白石沉思片刻,带着..
哲理故事
2025-06-29
房玄龄是唐朝贞观年间的宰相,称其权倾朝野一点也不为过。有一年科举考试前,房玄龄正一边坐在炉子旁煮酒,一边起草着科举的各种准备文件。这时,一个远房侄儿来见,那侄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伯父,我勤奋读书十余..
哲理故事
2025-06-29
马一孚是我国着名的国学大师。有一次,他带着家丁去逛花鸟市场,却被一位书生模样的潦倒汉拦住了。对方不怀好意地说:人人都说你学问高,那我问你,如果有人当面骂你,你准备怎么办?马一孚淡然说道:我会当作没有听..
哲理故事
2025-06-29
西汉时,有一个太学生叫翟方进,生性愚钝,但非常勤奋用功。十年后,他学业精进,成了京城有名的经学大师。当时,京城还有一个儒生叫胡常,和翟方进一样研究经术,虽然比翟方进更早出师,但名望却远远比不上翟方进。..
哲理故事
2025-06-29
为什么说骄者必败?道理似乎很简单。你骄傲了,就会得罪周边的人,再做事就得不到周边人的帮助,所以必败。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骄傲还有另一个后果,就是自以为不是普通人,从而丧失了对普通人感受的理解力。这也..
哲理故事
2025-06-28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大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心想,只要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只等动物来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突然,羊找到了一个..
哲理故事
2025-06-28
祖母,我能不能被约克导演选中?我问祖母。祖母把眼睛从报纸上移开,看着我说:我不知道。一个上午,这样的对话发生了3次。我知道,祖母也许会因此而不耐烦。此刻,我脑子里全部是这个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我甚..
哲理故事
2025-06-28
19世纪末的一个夏日,丹麦科学家芬森发现自己养的猫有3个奇怪的问题:1.这只猫平时不得安闲,而此时,它却趴在地上不动。2.天气很热,可它却偏趴在太阳底下。3.而且,一旦阳光照不到它身上,它马上挪动身子,再次躺..
哲理故事
2025-06-28
《围城》里方鸿渐进了大学堂看到人家谈情说爱,便后悔当初与周小姐订婚,就给他老爹写了一封文绉绉的信: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愁殷,怀抱剧有秋气。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癯非寿者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
哲理故事
2025-06-28
有则寓言警示人们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说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越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儿力气不花,也过来了。苍蝇讥笑说: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驮过来。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就不..
哲理故事
2025-06-27
一块炭入了炉,红到极致后,结果会如何?十分红处便成灰,这话出自清代徐宗干的《咏炭》一诗。炭入炉中,烧到极致,到了十分红的时候,转瞬便会成灰。曾经的十分红,成了过眼云烟。这首诗中还有另一句,一味黑时犹有..
哲理故事
2025-06-27
鹰是蛇的天敌,蛇一看见鹰就闻风丧胆。但是,有一条蛇却决定向鹰挑战,为自己的家族报仇雪恨。蛇不会像鹰那样飞翔,也不会像羚羊那样奔跑,只好苦练喷射毒液的本领。经过几年的练习,这条蛇自信毒液的喷射几乎达到了..
哲理故事
2025-06-27
朋友问我:你信不信轮回?她说她上中学时,最怕父母与老师联系。每次考完期中考试,要开家长会了,她的心跳便会快一拍、慢一拍,混乱得如同思绪。不见得每次都考砸,有时候其实考得还不错,但还是想起来就莫名焦虑。..
哲理故事
2025-06-27
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盛有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当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哲理故事
2025-06-27
心理学家李恕信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高兴起来。老人拥着女孩说..
哲理故事
2025-06-26
宋代司马光《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中有句: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虚舟的典故来自《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说的是,并在一起的两条船渡河,结果从上游漂来一条空船,将这并..
哲理故事
2025-06-26
草原上,住着一只狒狒,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总喜欢前去讨教。一只赤狐,因为懒惰,很想投机取巧。于是,他来到狒狒面前,问:您能告诉我,哪里有野兔吗?狒狒说:野兔喜欢生活在有水有树的地方..
哲理故事
2025-06-26
我家的两位邻居几年前各自从山上接回了一窝蜜蜂养在院子里,都希望养上蜜蜂后能喝上纯正的蜂蜜。养了一段时间后,两家的蜜蜂都出现了一些变化。李大哥家的蜜蜂开始分窝了,新蜂王领着一群蜜蜂在院子里飞来飞去,李大..
哲理故事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