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哲理故事《不输阵也不忘本》 内容: 朋友请了一桌人吃饭,餐馆经理过来打招呼,听出朋友下礼拜要再请一桌,而且是同样的菜式。 为什么不一次请两桌呢? 我好奇地问。 因为机遇不同。 朋友说,今天请的都是台面上的,得意的、有钱的。 下礼拜请的都是台下的,失意的、比较穷的。 何必这么分呢? 我笑说。 为了避免尴尬,失意人夹在一群得意人之间,感觉很不好。 不如让失意的一群人谈失意,得意的一群人说得意,同样人吹同样的调!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她早年在上海,为了让人瞧得起,做人可真难:那时候的上海人,就算出去借钱,都得穿得体面,坐黄包车过去,还得备上一份好礼。 你去跟有钱人借钱,先得显得有钱,不是借,是调头寸;不是缺,是正堆金山,只缺那么一小块金砖。 要是稍稍露出失意的样子,人家躲你还来不及呢! 得意人前别谈失意事。 谈也没用! 你为什么谈自己的失意? 是想争取对方同情,帮帮你、借你点银子吗? 对不起! 得意人正得意,他可能忙得没时间听你诉苦,还唯恐他的好运被你带衰了。 他也可能是从失意中过来,他失意的时候你在哪里? 你伸过援手吗? 同样道理,失意人前也别谈得意事,如果你懂得做人,甚至得在失意人前装作自己也不如意。 人家跟你叹气,说他孩子多不争气、多叛逆的时候,你能说自己孩子才考了三个满分,就要上重点学校了吗? 你或者拣坏的说:有一阵子,自己孩子的成绩也一落千丈,头痛了好久。 再说个故事:有一次我去朋友家,主人站在电梯口迎接,才见面寒暄,他就在唇上比了个手势要我小声,后来才知道他的邻人正居丧。 当有人出殡的时候,你能兴高采烈地看热闹吗? 就算自己正有兴奋的事,为了礼貌也该收敛,所以在西方遇到出殡,许多戴帽子的人都会把帽子摘下。 我们常说要雪中送炭,别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是对失意人,锦上添花是对得意人。 即使只对失意人,都同时可以有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种考虑。 举个例子,当你听说朋友得了重症,第一时间赶去探望,你很急很赶,没带礼物,对方不会怪你,只会感念你的情。 而且你越是大忙人得意人,你的立即前往越令人感念。 对方刚生病的时候,可能探视的人一堆。 但是两个月过去,多半的人都已经去过,礼貌到了,不再问消息,如果你还能常关怀,并且在别人的花篮都凋零之后,送一篮新鲜的过去,不是雪中送炭吗? 得意人前别谈失意事,失意人前别谈得意事。 同样道理:你在得意时得罪的朋友,很难在失意时挽回,就算你失意之后发现自己以前错了,去向那朋友道歉,只怕对方也不会念你的情。 世上每个人都可能跌倒。 好手好脚,只因为摔疼了,就趴在地上哭,是不容易得到同情的。 登高必自卑,得意人都可能失意过,所以失意时除了交失意的朋友,更要自己努力,别一心盼得意人的怜悯,乞怜只会让人看不起。 人不可忘本,尤其不能忘掉早年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当你有一天得意,千万别不理以前的穷哥们儿。 就算他们不愿高攀,躲着你,你都得放低姿态,脱下华丽的外衣,回到当年平凡的你。 在得意人前可以摆场面、不输阵;在失意人前能够有宽厚、不忘本,做到这两点,做人最少成功了一半。 发布时间:2025-07-01 08:33:43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