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故事《太空筑梦,我曾经有几秒钟大脑一片空白》 内容: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随后飞船成功进入轨道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太空。 这次发射,我格外关注。 不仅是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我国成为航天大国的豪迈,还有一个小小私心,就是航天员中有翟姓人翟志刚,我很骄傲。 姓翟的一家亲。 记得还是在2010年,我们第一次见面。 见面聊天儿少不了开心的拥抱,互道敬佩。 他羡慕媒体人,我更羡慕航天员。 其实我心里明白,做航天员太不容易了。 翟志刚,2008年我国首位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出舱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和航天员的综合实力。 出舱有多可怕,常人很难想象。 第一是寒冷,外太空达零下一百七八十摄氏度。 第二是太空绝对真空,没有一丝氧气。 第三是每秒七八公里的高速飞行。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而且,人一旦脱离航天器,就会永远飘浮在太空。 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第一要心理素质好,头脑灵活,抗压能力强,胆大心细,遇事不慌。 第二是身体必须好。 正常人原地转几圈都会打晃,头晕目眩,更别说在失重情况下的高空高速运行。 第三是技术能力。 翟志刚等航天员大都是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经验丰富,控制能力极强。 我早就对航空航天极其感兴趣,见到翟志刚更是十分好奇,询问他第一次出舱的体验。 我提到在2008年看神七出舱直播,看到他几次开舱门都没打开,为他捏把汗。 翟志刚说:因为里边的设备等物体材质中,含有的少量气体会慢慢释放,完全释放需要很长时间,不大可能完全排光,时间不允许。 翟志刚说,因失重身体飘浮使不上力,所以他左手紧紧抓住另外一侧的扶手,右手拼命地拉动舱门,几次努力都失败。 最后一次,我用了全身的力气,终于把舱门打开了。 那一瞬间,心里特别快乐。 出舱的时候害怕吗? 我问。 他说:那次真的怕了! 为啥? 翟志刚说:我终于打开舱门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把自己的安全挂钩挂在舱口的把手上,否则,一旦出舱的时候自己飘走,那就完了。 我听着有点流汗了。 翟志刚说:挂好钩之后,我探出头去。 那一瞬间,我惊呆了,整个大脑一片空白,足足有几秒钟。 为啥? 我们的宇航头盔面罩透光性能特别好,慢慢飘出舱外后,放开视野,你会看到一个没有任何杂质的太空。 那个太空,清晰透彻,极其空旷。 大大小小的星星,就像在你身边一样,好像伸手都可以抓到。 地球是一片硕大的蓝色大地,上面缠满白色、灰色和褐色,它重重地在我的头顶。 脚下是深不见底、看不见边际的万丈深渊,一片漆黑。 你脚踩的宇宙飞船,就像一个皮球在脚下飘浮,在深不可测的太空之中,上下左右无依无靠,哪怕像一根绳索一样的东西都没有。 翟志刚说,他的大脑有几秒钟空白,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当翟志刚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举起时,他说:我觉得成功啦,我完成了祖国交给我的任务。 那天,我们聊得很过瘾。 算起来,翟志刚团队还要在天上待好几个月,期待着你们凯旋。 发布时间:2025-06-18 08:35:51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