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恋上渣男 内容: 认识他的时候,她还不满十七岁,在小城最好的一所高中里读高二。 老师,同学,家长……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传说中的学霸,将来肯定是要考个好大学的。 可是猝不及防地,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决定:她要退学,跟在网上认识的小男友结婚。 像一个响雷炸在屋顶上,一家人都懵了。 短暂的惊慌失措之后,家人开始四处奔走。 把她带大的姥姥,怕她中途被那个“流氓”接走,每天独自站在校门口,等她下晚自习。 舍不得怪她不争气,只后悔自己不该给她买了好手机。 “要是不能上网聊天,也就不会认识那个流氓了”——姥姥坚定不移地认为,那个游手好闲、家世不清的小男友就是流氓。 因为曾经到那小子家走访,民间和官方的证词,对这个结论都很支持。 她对这样的“中伤”很愤慨,每每疾言厉色地跳出来维护他。 吵到最厉害的时候甚至翻脸离家出走,姥姥又着急又担心,拉来最亲近的亲戚说服规劝,算命一样一笔一画地勾画出她那美好爱情的惨淡走势和凄美蓝图。 她自然听不进去,于反感之余,很有几分不屑:说来说去,总无非这一套——现在的人说话,太没营养了。 再说了,就算他是“流氓”又怎么样? 遇见对的人,浪子回头还金不换呢! 反反复复几个回合之后,她还是退了学,义无反顾地跟他一起去打工。 她虽然生在小门小户,可是因为从小娇生惯养,一向心高气傲,火锅城的服务员,当然干不来。 几个工打下来,都是一样地“被客人支使又被老板克扣”,赚来的钱实在入不敷出,她便追随着伟大的爱情,跟他回家。 他起初是在家养蚕的。 可是赶上桑树闹虫灾,蚕宝宝都饿死了。 别的地方也刨不出钱来,日子过得很拧巴。 她从小在城里,乡下的农活干不上手,在拮据的家里吃闲饭,难免听婆婆的闲话。 有一回姥姥来找她,正赶上她挺着大肚子,垂头丧气地站在冷风里生闷气,而那个“流氓”却头也不抬地歪在炕头玩手机,老太太又心疼又生气,说什么也要接她回去。 她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我自己的路是自己选的,我不后悔。 十八岁的生日还没到,她就做了母亲。 因为营养不良,女儿生下来只有2千克。 体弱的孩子,开销难免要大些,孩儿她爸又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干,奶粉钱就成了压垮生计的最后一根稻草。 扛了几个月之后,她回去求姥姥,能不能让他们一家三口回来住,将来也好让他出去打个工。 心存顾忌的姥姥当然不同意,她臊眉耷眼地回来,挤下破烂的中巴车,“最好的一件衣服”又被鱼篓刮破了。 她沮丧又狼狈,一路含着眼泪赶回家,屋里却没有人影。 炕上几声滴滴响,她拿起来看,是他手机上的微信。 他正跟一个眼梢儿会飞的大波女越空调情,火辣辣的轻薄话,说得焦灼而露骨。 他虽不成器,这方面却是驾轻就熟。 想想自己,当初也是这样上了他的道儿,她的愤慨来得格外猛烈。 于是,他刚一“上茅房”回来,她便迅雷不及掩耳地冲上去,一把将他抓了个满脸花——长长浅浅的血痕,不算很惨烈,但是足够疼,像她的心。 一阵撕扯过后,两人进入了令人绝望的冷战。 她无聊地抱着手机上微博,才想起她的同学们马上就要高考了。 她向几个闺蜜加油祝福,心里也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当初没有跟他,自己也许就是甄嬛追忆果郡王的:临风窗下,吟诵他原本平安闲逸的人生……回想起这一年多的日子,跟亲戚当初的预言和忠告,简直像复制一般的雷同。 她对那个亲戚,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怨恨和恼怒,仿佛她过成今天这个样子,都是那人给下了咒似的。 其实在过来人眼里,人生的版本貌似丰富,套路却无非那几个。 很多爱情,一开头便知道结尾的,只是每个深陷其中的人,都以为自己会是个孤本,可惜几经峰回路转,最后还是落了俗套,连带着整个故事,都没了意义。 ---- 文章来源于网络,更多美文尽在文字站! 发布时间:2025-05-12 09:17:20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