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现代故事《队长家的升学宴》 内容: 外号毛驴子的釆煤队长齐元春这几天心事重重,用喜忧参半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喜的是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圆了齐家几代人的大学梦。 忧的是按当地惯例,考上大学就要办一场升学宴庆祝一下。 他是几百人的队长,家里有喜事,手下的弟兄们肯定都要凑个热闹,随个份子,加上老友亲朋,不是一把瓜子、几块糖就能打发的事。 再说,这些年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从没落下过,他家有事,别人都想借着这个机会还还礼呀。 但当前形势却让他为难了,他这个采煤队长,虽没品没级,算不上什么干部,但起码他还要有这个觉悟,上面三令五申,禁止党员干部趁婚丧嫁娶、乔迁升学大操大办、请客送礼,他这个队长能带头破坏纪律吗? 看着齐元春愁眉不展的样子,妻子就对他说:要不就算了吧,别为这事影响了工作。 再说,你从前得罪过的那个马强现在就在纪检委工作,让他听到了风声,还不抓住这个机会往死里整你呀? 妻子的前句话齐元春听着还真是那么回事,可后面提到的马强却让他不爽起来。 这马强原来是和他一起搭班子的老伙计,采煤队的书记,本来两个人处得还挺好,可齐元春虽然为人不错脾气却不大好,动不动就爱发火,对看不惯的事是张口就骂,对不听招呼的小青年伸手就打。 作为队书记的马强说过几次也不顶用。 一次,齐元春发现一个青年工人工作时间在空巷里睡觉,他上去就是两脚,没承想,这两脚也是巧了,直接把小青年的左腿踢骨折了。 为了把这事压下,大伙都谎说是顶板掉落砸的,可马强却坚持把真相如实向井口做了反映,又报到了矿里。 事儿闹大了,矿里经过调查,还原了事情真相,考虑到齐元春是为小青年安全着想,并不是恶意殴打工人,给了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准备提他当生产副井长的事也泡了汤,而他和马强之间的感情也从此画上了句号。 齐元春也知道马强的做法没错,可他心里就是过不去这个坎儿。 看着两个人已无法在一起共事,上级只好把马强调到其他采煤队。 马强有文化,作风硬,几年工夫竟干到了矿纪检委副书记的位置,而齐元春却仍然是采煤一队的队长。 要说齐元春这毛驴子的外号还真不是白叫的。 媳妇儿本是劝他别惹事,反倒成了刺激他的催化剂。 他思考了两天,终于做出了决定,不但要为女儿办升学宴,还要大办特办。 如今是网络时代,什么事网上招呼一下就可以了,可齐元春不但在网上发了消息,还让人用大红纸写了关于为女儿举办升学宴的通知在井口各处张贴。 井领导看见了,对齐元春说:为孩子办升学宴是好事,可也得注意一下影响啊。 齐元春乐呵呵地说:咱矿工子女上大学是大事,你的意思是场面不能太小,太小了展现不出咱采煤人的气势? 放心,我会尽力办隆重的! 领导一听就知道了,他的驴劲儿又上来了,故意在那犯倔呢,只好说:丑话已经跟你说在前面了,听不听在你,出了问题你可别后悔。 行行行,不后悔,到时候来喝酒啊! 升学宴在矿区最大的好日子大酒店如期举办,前来帮忙和祝贺的人络绎不绝,场面确实隆重热烈。 纪检委的马强副书记当然不会缺席,但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把礼金装入红包写上名字投入礼金箱,而是和纪检干事坐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紧皱眉头,用手机把当天的所有场景仔仔细细录了下来。 这倒也在齐元春的预料之中,他要不来,也就不是马强了。 看看时间到了,客人也来得差不多了,主持人宣布:釆煤队矿工送子女上大学升学宴现在开始! 立刻室外鞭炮齐鸣,室内音乐响起,主席台上的电子滚动横幅一下子打出了五个人名,每个人名后都标着考上了什么学校。 这一下场面可热闹了,了解情况的就向别人介绍那些名字分别都是谁家的孩子。 之前大伙都以为是队长一个人为女儿办升学宴,没承想一下子变成了五个人的集体升学宴,都感觉到意外,又觉得挺有意思,就更想知道是什么结果。 这时,主持人请东道主上台讲话,呼啦一下子上来了五位,除了齐元春,其他四人都是采煤一队的矿工。 主持人让大伙都说几句话,那四人推让了一番,就分别讲起来。 虽然他们是分别讲的,但总结起来的大致意思就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我们很高兴,想给孩子风风光光办个升学宴,庆祝一下,可我们只是普通工人,哪有这个能力! 即使勉强办了,又有几个人会来为一个普通工人捧场? 正在我们左右为难的时候,齐队长找到我们,说要给几个孩子办个集体升学宴。 有齐队长张罗升学宴,那肯定是人多热闹有面子,我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在此,我们不但要感谢前来参加宴会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更感谢宴会的发起者齐队长! 到这时,大伙才知道这场集体升学宴的由来,在惊讶之余,又都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几位矿工讲完了,齐元春接过话茬说开了。 他说: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升学宴是怎么来的,恐怕更关心的是收到的礼金怎么分配使用。 大家都看到了,收礼的时候,所有的礼金全都投进了一个箱子,至于是给张三还是李四的,混在一起谁也说不清,因此在这之前我们就商量好了,礼箱中的礼金除了支付今天的宴席,剩下的谁也别动,我们就以这笔钱为基础,成立一个釆煤队子女助学基金会! 说着话,齐元春一摆手,有人把刚才用来收礼的糊着红纸的木箱搬了过来,放在地上,前后一调方向,那箱子另一面上赫然写着:采煤一队子女助学基金捐款箱。 齐元春拍着箱子,说:今后凡是咱们采煤队的伙计,无论谁家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家里有困难的,费用就从这里出一部分,队里还必须为他(她)办一次升学宴。 到时候大伙不用随礼,聚在一块乐呵一下就行。 当然了,眼下咱们的启动资金还很少,但我相信,只要咱们弟兄齐心,每月发工资都往里存一点,多少不限,尽力就行,一定能把基金会这个雪球滚起来! 好! 有人开始欢呼,同意! 同意! 还有人问:我不是你们一队的,能加入到你们这个基金会里来吗? 可以呀,但前提是你要先转到我们一队来,并积极踊跃为基金会捐款啊。 齐元春笑着说。 行,为了孩子,我明天就转一队去! 有人高喊。 我就拉倒吧,就我儿子那学习成绩,我就是转到联合国去也是白搭啊! 哈哈哈。 也有人笑着说。 嬉笑调侃中,酒菜上来了,并没有以往此类宴席那么丰盛,甚至有些寒酸,但却没人计较,大伙都为齐元春的做法叫好。 推杯换盏中,井口书记和井长来到了齐元春跟前,说:你这个毛驴子呀,真有你的! 说着,他们每人掏出五百元钱塞进了捐款箱中,我们也和你们一起滚雪球。 一直在远处录像的纪检委干事默默看着,问身边的马强:这部分录不录? 录,当然要录。 马强说着,起身挤过人群,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向捐款箱走去。 发布时间:2025-05-11 08:42:53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