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历史故事《你只看到王勃的才华,却不知《滕王阁序》的悲剧》 内容: 668年,大唐帝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中之一就是长安城外两个年轻人在告别。 两个年轻人的告别,能跟帝国大事相提并论? 真的可以。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王勃,一个叫老杜。 王勃来到长安以后,交了很多朋友,老杜只是其中一个。 因在唐朝,凡是送别都要写诗。 这次也不例外,王勃当场写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是个神童。 而培养出这位神童的王家,更是传奇。 在隋末乱世之中,有个美丽的地方叫白牛溪。 每天清晨,在清澈的水边、碧绿的草地上,王通都正襟危坐着,跟弟子们讲述学问。 作为王勃的爷爷,他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曾经荣获隋朝十佳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就这样,王勃的开挂人生在大唐帝国发出闪耀的光芒。 666年,17岁的王勃直接给唐高宗写信,送上了自己新写的文章《干元殿颂》,直接被授予朝散郎的职务,捧上了国家的铁饭碗。 在送走老杜之后,王勃回到工作单位,直接搞了个大新闻。 当时,唐朝贵族们都喜欢一种游戏斗鸡,沛王和英王更是骨灰级玩家。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王勃身为沛王的身边人,自然得为领导分忧。 第二天,一篇名为《檄英王鸡》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很不巧的是,这篇爆文被两位王爷的妈妈武则天看到了,顺手就转发,并且@孩子爹唐高宗。 两雄不堪并立,见异己者即攻。 唐高宗看到这两句话,再也坐不住了,他本能地想到自己的父皇在玄武门杀兄灭弟的故事,还有自己的哥哥李承干和李泰打得头破血流的记忆,李治那根敏感的神经,瞬间被引爆。 就这样,成为大V没几年的神童先生,彻底成了无业游民。 王勃看着巍峨的大明宫,落寞地离开,只留下一个萧索的背影。 虽然他因为写爆文被开除公职,但毕竟人脉还在。 于是,有朋友对他说:你不是懂医药嘛,虢州那地方药材多,正适合你啊。 很快,他就担任了虢州参军,副厅级。 天才,往往是学术上的巨人,人情上的侏儒。 王勃上任之后,因为心软而私藏了一个逃跑的奴隶。 但在某次喝酒之后,他想到世间还有法律二字,私藏奴隶是犯法的呀。 那怎么办? 自首? 不行。 报官? 不是暴露了嘛。 酒后的王勃,心一狠就把这个奴隶杀了。 彻底完了,天才少年成了杀人犯。 在这一刻,所有的交情、人脉全部作废,有谁会和一个杀人犯做朋友呢? 经过这一番打击,王勃再也不敢触碰仕途,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人生,觉得活着才是大事。 675年,南昌城里正在举行一场大Party。 主办方是南昌城的大领导,地点就在新修建的滕王阁。 他打算利用这次公款吃喝的机会,大力推荐自己女婿,将来好做自己的接班人。 于是,号召大家为滕王阁作序。 玩套路,大家都是老江湖了,谁也不会真正去扫兴的。 可偏偏就是有愣头青。 表演到王勃面前的时候,他抬头:好啊,我来写。 笔走龙蛇、思绪飞舞,在经历挫折与反思之后,一篇千古奇文就此诞生。 676年,长安的唐高宗也读到这篇《滕王阁序》。 此人真是有才,让他回长安吧,朕要重用他。 旁边的老太监很为难:陛下,王勃在南海溺水,已经去世了。 一篇《滕王阁序》,耗尽了王勃的所有心力。 他只活了27年,却留给世界一千年。 发布时间:2025-04-24 08:38:43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