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说话开始学起 内容: 优秀的沟通交流能力,不在于你能说多少话,而是在于你能让对方理解多少。 安德鲁格鲁夫(英特尔前CEO)宝洁公司一到夏季,都会变得异常热闹,因为有很多新进的实习生。 他们的到来,无疑给办公室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他们以本身滚烫的热情,给团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但是,现实有点残酷,因为宝洁的实习制度和其他公司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我们不会去顾及实习生没有社会经验,个人能力不足之类的理由。 在宝洁,实习生并不是进来做一些辅助工作的,而是可能做实际的项目的主导者。 即,并不是安排一个虚拟的业务给他们,而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赋予其实际ABM(Associate Brand / Business Manager)的任务,严格考验其在此期间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给出课题,以此来选拔出行业内与营销相关的优秀实习生。 刚开始,实习生们会忐忑不安,心存疑虑。 但是,在几个月的实习期过去之后,当他们看到自己当初企划的案子真正地投放到了市场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喜悦却是不言而喻的。 就这样,宝洁的实习生们直接通过对实际项目的主管,自己起草营销企划案,并邀请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助,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实习满一个月的时候,会有一个项目中期报告会。 这时,会集中对实习开始到当时为止做的所有事情做一个总结,及对剩下的时间和任务做一个指导和计划。 但是,整个实习期的成果报告,是在8月的最后一周进行。 最终的成果报告,是至关重要的,将会决定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以及是否被录用。 实习生们两个月辛苦工作和学习的成果,都会在会上被要求呈现。 而届时则会有实习生们所负责品牌的品牌经理,和营销常务参加会议,所以,他们的紧张程度几乎是达到了最高点。 这些过程,我看了足足10年有余。 但是每次看的时候,我都会替他们捏把汗。 原因只有一个:在公开招聘前,有很多能力和英语可能比我还要优秀的人,但是他们在后来的沟通能力却叫人大失所望,令人扼腕叹息。 (宝洁的正式会议全部是英文会议,报告等自然也全是英文)他看起来好像是有很多好的想法要表达,但是他此刻说的话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怎么会那样? 我常常这样在会上替他们着急。 虽然每年报告的人不一样,但是内容和出现的问题却是差不多的:啊,不是那个我重新再说一遍吧。 我想说的是,是啊,所以那个像这样的,因为太过紧张了,就一个简单的问题却答非所问的人;还有说话的时候,声音憋在喉咙里的人;还有忘记了本来该说的话,结果扯了一堆废话的人等。 各色各样的人,在报告会上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可是,像他们那样,勤奋地度过了两个多月的实习期,而且做出的成绩也很优秀,却在最后进行报告的时候,因为没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而落选。 这样的事情不得不叫人觉得遗憾。 其间,虽然我们会因为理解而善意地提示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什么什么之类的话,但是,这样的提示对于当时已经完全陷入慌乱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意义。 说话,并不仅仅是说话同样的内容叫不同的人说,有的人让人感觉要点明确,条理清晰;而有的人,却叫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所以,常常听者会追问说话者到底你的结论是什么呢? 你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 之类的话。 工作中,能够和他人有效沟通,是一项基本的职场技能。 当然,有很多人的报告及陈述能力是很出色的。 但是在会议上,或者是给上司报告的时候,却是词不达意。 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改! 因为在职场中,会议和报告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没必要像平时那样,因为害羞或不想表现而不善言辞。 而且,在会议上所需要的口才能力,和我们在相亲时所需要的口才能力是有所区别的。 A、B两人的报告分别如下:A:现在吉利合成剃须刀的供货问题很严峻,需要紧急协助。 因为上月进行了赠品活动,在各大卖场的反应很好,产品的销量大量增加。 根据目前的订货量,下月的供货量大概会有10%的缺口。 所以现在需要紧急补货的方法。 请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B:现在吉利合成剃须刀的供货量情况怎样? 在韩国有很大的问题,我很想知道在别的国家是否也是。 需求和预测数量的差异怎样? 我想知道往后的6个月的预测数量,以及前6个月的销量和预测数量的差异数字。 你觉得A、B两人的发言怎样? 谁的话听起来更有效更清楚? 两人中谁正确表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结论当然是A。 B的话虽然听起来没什么不对,但是细细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发言毫无头绪。 B的发言,叫人根本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要想言之有物,请记住SIS法则! 当你在说话的时候,听者肯定是在等待着你的核心结论。 这时,你应该考虑他想知道什么,并说出他想听的结论或重点。 而原因或说明,随后再说也为时不晚。 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正确表达出来的方法,就是SIS。 这是每一次有新人进来,我都会教他们的办法,也是我在会议时,或向总经理报告时,脑子里一直记着的方法。 什么是SIS法则呢? 就是情况问题解决方法三点。 首先是情况(situation),简单地描述你所知道的大概情况,可以使用5W1H原则(what,who,where,when,why,how),也可以自己简要地描述要点。 这是为了延伸话题所进行的事情的背景描述。 其次是问题(issue),说明重点问题。 所谓重点问题,即当时的情况下最重要的问题,或在机会要素中,在当时情况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解决方法(solution)。 是说话的当事人为了摆脱当时的困境或打开局面,所做的最合适的新企划或提案。 务必,务必要记住! 1. Situation:简单的情况说明。 2. Issue:重点问题描述。 3. Solution:自己思考的解决方法。 SIS法则是将事情发生背景、重点问题、解决方法,有逻辑地连接在一起的说话方法。 当你在说话时,牢记着这个方法,你就会发现,那些没必要的废话就少了很多。 对于那些附加在重点问题上的预示等,在这里都通过SIS法则,将其中不必要的多余枝节剔除得干干净净。 简单地建议下,在说的时候,S部分说一到两点,I部分说一点,S部分再说一到两点就可以了。 而复杂一点来说,那就是需要根据你要表达的内容,来适当地调整每个部分所需要说的话。 此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是很小的报告,还是大中型的会议。 你只要记住这点,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忐忑紧张,而是可以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请一定记住,是SIS! 不是SOS哦! 如果上司问你上司:那个企划案你什么时候能完成? 属下:嗯,我现在正在做。 只要调整下内容结构就可以了,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请稍微等一下。 这样的回答是很多人都犯的错误。 上司问你,企划案什么时候可以完成,那你只要回答核心问题即可。 即,应该说明天晚上6点这样具体的答案。 虽然像上面的那位职员那样回答,上司听也是听得懂的,但是应该先从上司的问题来进行回答。 如果问时间,就答时间,问结果,就答结果,或者回答是或不是等结论分明的答案。 这样,对展开后面的话题也有好处。 如果结论本来就是不肯定的,那一定要先说结论。 不然在回答的时候先不回答结论,而是先说一堆别的,就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在为自己辩解。 发布时间:2025-04-07 09:03:28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