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故事《在相亲角读爱情诗的人》 内容: 这两年,常去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人,总能看到一个中年男人。 他的手上总提着白色的板凳和几本书,腰上再挎个喇叭。 单看造型,难免会让人想起前些年走街串巷收二手家电的人。 他总习惯性地走到西侧广场的大树下,摆好板凳,两只脚站上去,然后抽出一本诗集,打开喇叭,开始大声地、情感充沛地、旁若无人地朗读。 每逢周末,他都风雨无阻地出现,天气冷了就添条围巾,下雨了就撑把伞。 最初,他总能听到路过的人发出这人脑子有问题吧的窃窃私语,后来他就听不到了。 或许是相亲角的人接纳了他,或许是全情投入的朗诵让他暂时切断了对外界的感知。 他很少与人攀谈。 在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相亲角里,他只读诗,只读爱情诗。 相亲角最缺爱情这个常被当作怪人的人叫曹再飞,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老师。 一个周末,他误入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 在那里,写着身高、体重、薪资、房产等个人信息的A4纸被塑封起来摆在地上,和那些头发花白的父母挤在一起,一眼望不到头。 曹再飞产生了一种来到农贸市场的错觉,所有东西都被明码标价、供人挑选,婚姻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他观察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几乎没人对此感到意外。 曹再飞觉得,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的时候,其实是不正常的。 从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诉我们爱情是真诚的,可在相亲角,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相亲角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爱情。 曹再飞想做那个为相亲角注入一点儿浪漫的人。 他知道自己很难改变什么,但在这个以物质条件为唯一通行证的小小世界里,大声朗读爱情诗,愉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温和的反抗。 2019 年4 月,曹再飞在相亲角读了第一首诗艾略特的《荒原》。 这首诗有着心灵废墟的寓意。 不过,第一次读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读完这首长诗,曹再飞就因为紧张而离开了。 在某种程度上,读诗这一行为也像一面镜子,让他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快速捕捉到这个地方流行的价值观念。 他总是认真地和前来询问的人说:既然是相亲角,就应该有爱情,有爱情就该有爱情诗,这是人们自古以来对爱情的歌颂啊! 相亲成为一门生意、相亲角成为一个市场是不对的,婚姻不能是单纯的物质交易,它必须有情感成本存在。 每次说完,对方都会点头认可,但他们的行为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在荒诞的世界里共存很长一段时间里,荒诞成了曹再飞和相亲角唯一的共通之处。 他曾模仿相亲广告的样式,打印了50首爱情诗,压上塑封,整齐地摆在地上,从远处看,就像相亲的摊位一样。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相亲广告,走到曹再飞身边才恍然大悟,有人拉着同伴说:你看,这儿摆的都是诗歌。 这让曹再飞感到欣喜。 但没过多久,负责市容管理的人就走到他面前,把他打印的爱情诗都收走了。 曹再飞连忙问:你们怎么收我东西呢? 对方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说:谁让你放地上了? 你这个不是相亲广告,不能放地上的。 在相亲角,爱情诗成了违禁品,曹再飞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 慢慢地,曹再飞不再是一个人读诗了。 他日复一日地读诗,没有多余的攀谈举动,这让常来相亲角的叔叔阿姨明白,他没有恶意。 他们开始接纳他。 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在他歇息的时候,会有叔叔阿姨走过来对他说让我来读一首,然后接过他的诗集,站在白色的板凳上,完成一场朗诵接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读《再别康桥》的人,他读得很深情。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有时候会和我聊文学。 像普希金的诗歌,他们年轻时都很熟悉。 有些老人很孤独,没什么人陪伴他们,在相亲角读读诗也可以很好地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曹再飞说。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读诗的队伍,曹再飞用朗读志愿者来称呼他们。 曹再飞对朗读志愿者没什么要求,几乎做到了来者不拒。 他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大家一起在人来人往的相亲角里歌颂爱情。 艺术家的浪漫曹再飞在很多地方读过诗,在一个跨年夜里,他在沪太路上奔走读诗,和过去的一年告别,提醒自己要专注生命。 2022年年初居家的日子里,他就在自家的阳台上读诗,在艰难的时候读保罗策兰的作品。 家里的画具用完了,他就在锅碗瓢盆上作画,在菜板上画窗外的风景那是一片浓郁的绿,在煎锅里画天空,在铲子上画云朵。 读诗和画画是曹再飞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两件事。 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读诗的时间久了,有一些人找到他,邀请他去读诗。 美术馆、酒吧、夜店,都向他发出过邀请。 曹再飞几乎没拒绝过任何一次邀约,他享受读诗这件事,也希望把这份精神上的享受,传递给更多的人。 他回忆起在夜店读诗的经历,说那次有很特别的感受。 在他出现之前,夜店的整个空间都被躁动的鼓点和酒精填满。 等他走到台上,夜店里的音乐突然切换成轻音乐,周围的人明显愣了一下。 他带着那张白色的板凳,站在离地面20厘米的高度上,把自己想象成一座雕塑。 夜店里的灯光很暗,只有一束光打下来,光束中只有我。 大理石做的雕塑是死的,我把自己想象成活的雕塑,我可以通过诗歌传递思想和情感。 美术馆、酒吧、夜店都不缺少爱情起码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曹再飞还是最喜欢在相亲角读诗。 只是,在相亲角所建构起的小世界里,爱似乎根本不存在。 他想努力敲碎这堵墙,让爱涌进来,即便敲不碎,哪怕有一个人听到他发出的声音,也足够了。 虽然已经过了快速成长的人生阶段,但曹再飞依然感受到,自己在读诗的过程中变得更勇敢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全身都是汗,只要一分心就很可能读错。 那里的人流量很大,也很喧哗,人很难不分心,汗珠子不断往下掉。 这种紧张,不仅仅是读错一个字的问题,而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完全敞开的、人流密集的环境里,任何路过的人都可以随意点评几句,身为当事人,他无法辩驳,只能照单全收。 再去相亲角时,曹再飞常会站在一棵魁梧的梧桐树下。 这棵树为他遮过烈日,也为他挡过寒风。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去人民公园的相亲角读爱情诗了,我想定制一块铜牌子,钉在树上,记录读诗这件事,来纪念这个爱情诗小广场。 曹再飞说。 发布时间:2025-03-10 08:36:04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