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现代故事《这片山林我的家》 内容: 郭春林拄着树棍巡林时,突然接到保护区管委会电话,说,因为身体原因,他可以退休了。 不过,退休前,还得请他帮忙,推荐一个接班人,以便继续巡护他巡护的那片山林。 郭春林扣了电话,疑惑了:管委会也是,退就退呗,怎么还让自己推荐接班人呢? 其实,郭春林心里乐着呢:推荐就推荐,不是自己知根知底的人,接手巡护自己巡护过的那片山林,自己还放心不下呢! 郭春林回过神来,看看自己的腿,又摸了摸自己的腰:恨只恨这不争气的腿和腰,不然哪能退得那么早? 再者,就这身子骨,不退,影响了巡林护林可不好! 嘀咕完,他昂头看了看那茂密的山林,听了听那清脆的鸟叫,又皱起了眉头:推荐谁才合适呢? 郭春林生在郭寨长在郭寨。 他清晰地记得,还是他小的时候,爷爷就是郭寨林场一名巡林员。 后来,爷爷巡不动了,父亲就接了爷爷的班。 再后来,父亲也巡不动了,自己就接了父亲的班。 如此按照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郭春林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儿子郭茂。 可很快,摇摇头,他又否决了! 郭春林更加清晰地记得,那是三年前,妻子、儿子来到他的山林小木屋。 说是来看他。 其实,母子二人来的真实目的,是接他回家。 儿子说:爸,你都这把年纪了,身子骨又不好,这林咱不巡了,就此回家,享清福吧! 儿子说着,就要搬他东西,他赶紧制止说:我身体硬朗着呢,再巡几年,不成问题! 他指指眼前那片茂密的山林,还说:这片山林就是我的家,我哪儿也不去! 妻子一见,不乐意了,没好气地说:一个山里,一个山外,一年到头,织女牛郎一样,这日子没法过了,还是赶紧离婚吧! 说完,手一甩,回家去了。 妻子走了,儿子郭茂却留了下来,还说要陪他,照顾他。 郭春林喜出望外。 然而没想到的是,儿子留下来,竟是那是儿子留下后的第三天,郭春林照例去巡林,谁想,在一片山林里,竟发现了一张网。 网上还粘着几只扑扑楞楞的鸟。 郭春林气坏了。 赶紧取下网上那些鸟,放了。 然后便在一个不起眼地方隐藏下来。 他非要抓住捕鸟人不可。 一夜坚守。 次日,天刚麻麻亮,捕鸟人来了,伸手正要逮鸟。 郭春林一个箭步,捉住了捕鸟人。 谁想,那人竟是自己的儿子,郭茂! 郭茂见父亲愤愤的样子,吓坏了。 这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有个鸟贩子看中了保护区的鸟,可一直苦于无门,这才找到父亲一直是巡林护林员的郭茂。 两人最终达成了捕鸟、买鸟协议。 郭春林一听更气了:兔崽子,胆不小,不知道保护区捕鸟违法呀? 郭春林还说:滚! 不然,老子打断你的腿! 郭春林说着,啪地一巴掌,打在儿子后背上。 从此,滚了的儿子郭茂,再也没来他的小木屋,再也没来他巡护的那片山,那片林。 这样的儿子,怎么能当巡林护林员? 否决了儿子,又想到了侄子。 侄子中等身材,皮肤黝黑,一脸的憨厚与诚实,可不像儿子郭茂,老有鬼点子。 接班当个巡林护林员,再好不过了。 想到这,郭春林拨通了侄子手机。 侄子却说:大伯,谢谢您的好意,不过,这个巡林护林员,我可没空当! 侄子还说,自从郭寨林场升格为自然保护区,咱这保护区里树密了,水秀了,花艳了,鸟多了,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为此,前些日子,我开了个森林人家地锅饭。 谁想,这一开,红火了,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眼下正准备再请两个帮手呢! 郭春林一听乐了,乐完,脸却长了:看来,这个巡林员,侄子是没法当了。 侄子不当,谁又能当呢? 想来想去,想到了寨子里的郭晓辉。 郭晓辉是个年轻人,还是大专生,一家人人品好得没法说,他却一直待在家里没工作。 接班当这巡林员,再合适不过了。 这天,郭春林请假去找郭晓辉。 郭晓辉却不在家。 一打听,邻居说:一大早,领着几个携带长枪短炮的人,早进林子了。 郭春林几经周折,终于找到郭晓辉。 郭晓辉却说:老伯,俺有工作了。 郭春林忙问:什么工作? 郭晓辉指指身后几个手持长枪短炮的外地人:观鸟经纪人鸟导呀! 郭晓辉还说:自从林场升格为自然保护区,咱这里随之也就成了树的海洋,鸟的天堂。 自然也就成了众多观鸟爱好者、摄鸟爱好者 的向往之地。 为了让这些鸟友更好地观鸟、摄鸟,我便自立门户,当上了鸟导。 郭晓辉指指远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又说:老伯,看到没有? 那个是经管委会批准、我为鸟友们专门设立的观鸟暗哨。 郭晓辉得意洋洋,还说:在观鸟哨里,鸟友们不但能近距离地观看到又多又漂亮的各种鸟,还能拍摄到自然优美、令人满意的鸟照。 可受欢迎了! 郭春林笑笑:这个我早知道。 在我的巡护区里,也有两个暗哨,不过,它属于一个姓林的鸟导。 郭春林笑完,脸又长了,因他知道,郭晓辉肯定不会答应他,当那巡林护林员了! 郭春林怏怏不悦地回到了他的山林小木屋,不过,他寻找巡林接班人的事,却在郭寨传开了。 这天,妻子、儿子再次来到他的山林小木屋。 郭春林一见脸都长了:你们来干吗? 儿子郭茂满脸堆笑:来接你的班,巡林呀! 郭春林绷着脸,上下打量着儿子:就你? 合适吗? 妻子说:老东西,别忘了,他是你儿子! 郭茂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爸,你是不是还惦记着我偷鸟捕鸟那事呀? 其实我早就知错改错了! 郭春林白了郭茂一眼,不咸不淡地说:就你那德行,谁信? 爸,不信,你看这个。 这也算是我的保证书了! 郭茂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本书。 郭春林一看,竟是一本早就发了黄的《郭家家规》。 不得滥砍树木,不得滥杀鸟兽。 郭茂一边翻着《郭家家规》,一边说:从这本《郭家家规》里,我不仅知道了咱们郭家这条家规,还知道了这条家规和郭寨的来历! 郭茂说:那是明朝时期,百姓不堪官府压榨,纷纷跟随农民首领郭德怀揭竿起义,不幸战败后,只好躲进一处山林里。 得益于茂密山林的掩护,他们多次击退官府进攻,遂立下不得滥砍树木,不得滥杀鸟兽的规矩。 之后,他们筑城建寨,小日子过得倒也红红火火、平安和顺。 随着人员的增多,人们不得不开始砍伐山林,扩建山寨。 这时,也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偷偷砍伐倒卖林木,为此还偷偷开辟了一条外运林木的小路。 不久,官府循路发现了山寨。 山寨很快就被攻破。 首领郭德怀不幸身亡。 为了铭记历史,后人便以郭寨命名了此地。 同时,还纷纷把首领郭德怀当年立下的不得滥砍树木,不得滥杀鸟兽的规矩,写进了家规、家谱。 郭茂还说:后来,这里成了国有林场,又升格成了自然保护区。 这里的人们得益于这片保护区,有的办起了山林乐,有的开起山林宾馆,有的经销起山林特产,有的成了鸟导总之,整个山寨几乎没了闲人。 这也正是你寨里寨外难觅巡林接班人的原因。 郭春林一听,喜了:咱家《家规》怎么会在你那儿? 郭茂说:前几天搬新家老柜子里看到的。 郭春林接过《家规》,遗憾地说:从你爷爷手里接过《家规》,一直放在柜子里。 三十多年,只顾着巡林,很少回家,这事早忘了! 看来,《家规》不能光放柜子里,还得经常拿出来,领着家人看看。 不然,也不至于你犯逮鸟捕鸟那样的错! 郭茂乐了:爸,听你这话,你是答应了? 郭春林哈哈一笑:你是我的儿子,郭家后人,我能不相信不答应你吗? 儿子朗声:谢谢老爸! 那我呢? 此时妻子问。 你我也住下不走了! 不等郭春林说完,妻子晃晃手里的行李,对郭春林说,你不是说,这片山林我的家吗? 郭春林又是一个哈哈:确实,我说过这片山林我的家! 发布时间:2025-02-04 08:30:08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