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龙塘卯节:感恩大地! 内容: 这是一个小小的祖庙,其权属为一个吴氏族人,他们就在这个小庙里祭拜了祖先之后,族人中德高望众的人便在这里吃起饭来。 在席间,他们和他们的族人也在酒碗碰撞之后,也唱起吉祥的祝祷之歌谣。 每饮一大海碗酒时,他们都向着祖庙的神坛上撒下几滴酒,以似对其大地感恩,对其祖先感念。 饮下之后,还默言:有饭吃了! 有肉吃了! 有衣穿了! 这就是我在施秉县双井镇龙塘自然寨看到的一幕。 这种在祖庙里过卯的习俗,这在其它地方没有见到的。 卯节是苗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关于卯节,民间大都说是吃新粮的节日。 也就是一年之中,第一次吃到新米,并以第一次甞鲜视为节,这在苗族社会里普遍存在。 苗族人认为,粮食是大地所生,是祖宗有德的结果,于是在第一次吃到这种新粮的时候,就是要感谢大地,感恩祖宗。 苗族卯节,源于何时,我们无法考证。 但从民间的传说故事得知,苗族来自于江南,他们是农耕民族。 最早的时候,他们吃的是粟米,粟米就是南方人说的小米,苗族人叫嘎散。 小米最早在北方种植,南方是没有的。 当这支苗族进入南方之后,他们种植了水稻,但他们思念着北方的生活。 于是就在祭祀的时候找不到小米。 他们看到狗尾草有点象小米,于是就采集狗尾草以代替小米。 如果没有了狗尾草,他们就拔水稻的禾苗,也算是对祖上的交待。 小米代替粮食。 苗族人的传说故事道:古老的时候,苗族与汉族是手足兄弟,同父同母。 汉人是哥子,苗族人是兄弟,就在分家的时候,哥子分得了耕牛,而兄弟只得一条狗。 哥哥有牛,犁地很快,而我们的苗族兄弟没有牛,他很无奈。 聪明的弟弟只得也将狗用作犁地。 狗自然不肯走,他想了办法,他准备了好多好多的小米粑。 等狗特别饿肚的时候,把犁于狗身,从犁地的这一头,抛出米粑往另一头,狗见有食,疯狂走向有米粑的地方,这一动拉起了犁,就得到一铧。 于是又从那一头抛向这一头,狗又疯狂的跑向这一头。 也就是这样来回多次。 但狗犁的耕地,根本无法种粮。 弟弟想:何不去跟哥哥借一借呢? 开口向哥哥借牛。 哥哥总是千方百计推迟。 哥哥的地犁好了的时候,同意给牛了。 他得到牛之后,把耕地犁好了,然而季节已过。 他决定整治一下哥哥,弟弟邀约着族人把牛杀吃了。 留下一个尾巴,插在一块烂泥塘里。 他去找哥哥,他对哥哥说:地犁好了,牛落进了烂泥塘里。 他请哥哥叫人去把牛拉出来。 哥哥到烂泥塘一看,牛果真落入了塘,尾巴还翘得老高。 哥哥请来了一大堆人,他们用绳子绑定牛尾,在一声喊话之后,大家一拉,只拉出了一条尾巴出来。 弟弟说,这牛也陷得太深。 哥哥知道上当。 他反脸了,他借着上游的河,掘开了河堤,放水淹没了弟弟的田园和家园。 这就是苗族歌《洪水滔天》的故事。 苗族弟弟带着那条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狗,乘着一个大大的葫芦,随波而去。 苗族弟弟来到了遥远的南方。 这是一个河流纵横交错,水草肥美的地方。 弟弟望着星空数落着天上的星星,他感恩哥哥的无情无意,如果哥哥没那么狠心,他做梦也想不到会来到南方。 他疏通河流,起泥造地,开垦荒地。 起初他并不认识水稻。 他叫狗去偷哥哥的粟种。 狗懂得主人的意思,狗涉水爬山,走到了北方,他利用一身的毛在哥哥晒粟米的席上打滚,粟沾到了毛身上。 哥哥以为弟弟回来了,他用木棍驱散狗。 狗跑了,它向南方走来,然而在过河的时候,身上的粟掉落了,可尾巴一直翘着,当到弟弟居住的地方时,只留下狗尾巴上的几棵粟米。 弟弟就用这几粒种子,种植了小米。 他从此有了生计。 后来,弟弟学会了种植水稻。 为了祭祀祖先,他必须种植小米。 也许是小米在南方并不适应,小米也掉落了种子。 没有了小米,他无法祭祀祖先,他到野外寻找,他发现只有狗尾草有点象小米,于是他就用小米作为祭祀祖先。 由此往后,每到吃新米的时候,他就采集狗尾草作为祭物。 这就是现在苗族人用狗尾作为祭祀祖先的祭物的由来。 大地是母亲,土能生万物,人的生计由地而生而产。 苗族人为了祭拜这天地,他用鱼祭祀祖先,祭拜天地。 从此以后,每到吃新米的卯节,他都备份鱼儿,感恩祖先,感恩大地。 新米就是新粮,在没到卯节之前,人们没有祭拜祖先之前,新米是不能随便吃的。 即便现代科技发达,市场上早已不再短缺,然后我的母亲同样恪守着先人的习惯。 她总是说:小孩们可以吃,作为主人,我必须等到卯节之后才能食用。 作为苗人,我认为守旧是一种美德,这是对逝去祖先的感恩,也是对自然的感恩。 紫夏 2017年7月7日于偏桥古镇 发布时间:2025-01-14 09:50:41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