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民间故事《千里送芦根》 内容: 黄义斌到任临州知府,带来了一个名叫陈文静的师爷。 陈文静瘦得皮包骨头,但两眼放光,很是精明。 陈文静到临州不久,因为水土不服,就得了口疮。 口疮当然算不得啥大病,但久治不愈,真让陈文静有苦难言。 他时常手托着下巴,还不住地揉着腮帮子,那是要缓解痛楚。 后来疼得更严重了,他那张瘦脸都变了形,痛不欲生的样子。 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走方郎中,人家给他出了一个偏方,就是嚼嫩芦根。 陈文静就跑到运河边,挖出两根嫩芦根来嚼着。 如此嚼了几日,他的口疮大为缓解,陈文静高兴得手舞足蹈。 他真是吃够了口疮的苦头,如今找到了这么好的法子,那是再不肯轻慢了。 自此,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运河边去挖两根嫩芦根来嚼。 这天一早,他又来到运河边,望望河水,却迟滞不前。 此时,已要入冬,河水虽未结冰,但寒冷异常,让陈文静再赤足下水,他倒有些怕了。 他正犹豫,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笑。 他回头一看,见身后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白白胖胖的,穿着锦服,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主儿,却不认得。 那人对陈文静抱拳行礼,而后自我介绍,说他乃是临州城中做粮食生意的魏五章。 陈文静听到魏五章这个名字,心中先是一凛。 魏五章乃是临州有名的富户啊。 他忙着拱手行礼,笑着说道:原来是魏员外。 失敬,失敬!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算是认识了。 魏五章朝身后一挥手:过来,给陈师爷挖芦根! 两个下人忙着过来,就在河边挖上了。 很快,就挖出了不少芦根。 陈文静忙着道谢,然后在水中洗净了芦根,放到嘴巴里一嚼,接着就呸呸地吐了出来。 别看嫩芦根嫩脆爽口,还带些微甜,但这老芦根却是又硬又苦,根本没办法吃了。 陈文静叹道:只怕我的苦日子又来啦! 魏五章淡淡地说:那也未必。 陈文静一惊:魏员外可有什么好主意吗? 我是被这破病折腾惨了。 魏五章不疾不徐地说道:咱们北方要入冬了,南方却未必。 我到南方去过,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暖的。 想这芦根,也有嫩的吧。 陈文静一听是这么个主意,就摇了摇头道:魏员外说笑了。 此去南方,虽说不是千山万水,万里迢迢,但毕竟路途遥远,那芦根若是运过来,只怕比黄金还贵,我哪里付得起。 魏五章早就料到了他会这么说,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专程去运,自然贵了,但我要到南方运粮,顺便给你带几根来,却是手到擒来。 师爷,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陈文静忙着施礼道谢。 一入冬,天气更加寒冷,那芦根更是挖不成了,更何况芦根都已老了,就是挖出来也不能吃。 陈文静没了嫩芦根吃,口疮又犯了,而且更加严重,疼得他坐卧不宁。 他也听说魏五章的船已去南方运粮了,回来时该会给他带了芦根,他就跑到码头上眺望。 这天,终于看到一艘大船缓缓地行了过来,船上装着许多鼓鼓囊囊的麻袋,像是粮包,应该就是运粮船回来了。 他兴奋异常,马上跑到码头上。 魏五章也带着不少伙计在那里等着了。 见到他,魏五章先笑道:师爷,看来你真是等不及了,这么早就赶过来了。 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我的运粮船? 陈文静斜眼蹙眉,十分痛楚地说:魏员外这芦根再不来,我的腮帮子都要烂透了,可不是望眼欲穿嘛。 魏五章哈哈大笑。 那运粮船缓缓地靠了岸,魏五章正想登船,却听身后一声断喝:等等! 他扭头看去,见是孙捕头带着几名捕快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孙捕头晃了晃手里的水火令签,冷森森地说道:大人有令,严查船只。 脚下却丝毫不停,先上船去了。 魏五章大声说道:各位官爷辛苦了! 过了一盏茶工夫,孙捕头带着捕快们下船来了,显然是一无所获,向魏五章抱拳行礼:得罪,得罪。 转身走了。 魏五章命伙计们卸船,他则带着陈文静上了船。 下到船舱里,见那里有几个麻袋,拆开来看,里面装的却是嫩芦根。 魏五章道:师爷先拿去吃吧。 过些日子,还有粮船回来,又会给你带些来了。 陈文静忙着抓过几根嫩芦根,只到船边涮了涮,就塞进嘴巴里嚼起来,一脸陶醉的样子。 魏五章特意派了一辆马车,把芦根送到了衙门里。 陈文静一边嚼着芦根,一边来到黄义斌的书房里。 此时,孙捕头也站在一旁。 黄义斌蹙眉问道:陈师爷,可有什么发现? 原来,临州府贩卖私盐很严重,上任知府想尽了办法,也没查出个子丑寅卯,朝廷把他停了职,任命黄义斌来主政,就是想让他有所建树。 黄义斌上任伊始,就积极打击私盐。 魏五章嫌疑最大,但几次搜船都一无所获,倒让他大为疑惑。 这时,陈文静站出来说,他有办法。 陈文静每天到运河边去挖芦根,其实是去看船只的吃水深浅,空船多少,满载多少,运粮多少,运沙石又是多少。 几个月下来,他已对本州的船只了然于胸。 今日,黄义斌安排孙捕头去明查,他在一旁却是暗查。 孙捕头查无所获,黄义斌就把宝押在他身上了。 陈文静十分迷惑地说:我遇到了一件百思不得其解之事。 黄义斌精神一振,忙着问道:何事能让陈师爷百思不得其解? 快说来听听。 陈文静就说出了他心中的疑问。 他今天到运河边去,并非只为了等他的芦根,而是为了看运粮船的吃水线。 他已得到报告,说魏五章的运粮船今天到。 他看过运粮船的吃水线,感觉被压得很低,都快到船帮了,船内必载着很沉的东西,绝不止那些粮食。 但是,船靠码头后,运粮船的吃水线竟又浮了上来。 孙捕头上船去查,船上装载的也正是那些粮食。 他怕是魏五章感觉不对后急命伙计抛了盐,可河水并未变咸;再则,从孙捕头忽然出现到上船检查,那也是瞬间的事,魏五章想抛盐都来不及呀。 如此,他就想不明白了。 黄义斌和孙捕头面面相觑,也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文静扛着铁锹来到运河边,动手挖着芦根。 这时,魏五章又背着手走过来了,好奇地问道:我给你带回了那么多芦根,不当吃吗? 陈文静忙着谢过了魏五章,然后苦着一张脸说,他昨日已嚼了不少芦根,但似乎功效不大,他的口疮更严重了。 说着,他还张开嘴巴给魏五章看。 魏五章一看,见他那口疮又大又深,看着他都觉得疼,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问道:怎会如此严重? 陈文静无奈地摇了摇头:天意不可违呀。 魏五章倒迷惑了:那些嫩芦根,怎么会没用呢? 陈文静说:或许正是南橘北枳的道理吧。 南方水多,芦根终日被水泡着,失了药性,倒不如在咱们新城,春长冬宿,药性反倒大些。 魏五章点了点头,也觉得陈文静说得有道理。 他见陈文静身子极弱,又是拿惯了笔杆子的主儿,踩着铁锹,那铁锹不但没踩下去,还在那里晃晃悠悠,陈文静的身子也左摇右摆,滑稽可笑。 魏五章要过了铁锹,先挖出一个坑来,挖到了几根老芦根,然后就扯着一根往外拽。 陈文静问道:魏员外,为何不挖了,反倒要拽? 魏五章道:芦根很长,要是顺着挖下去,不知道要挖多远,才能挖到嫩尖儿,但这一拽,弄不好就能拽出来。 芦根很有韧性,轻易拽不断,就能拽下去。 他抓住几根芦根往外拽,还真给拽出了两根。 被拽出的那些,则是比较嫩的部分了。 陈文静扯下一段,在水里洗了洗,放到嘴里嚼着。 这越冬的芦根虽也很老,但终究能嚼出一点汁来,能治他的病啊,再难嚼他也得嚼。 魏五章又给他挖了几根芦根,陈文静直说够了,边嚼着芦根,边扛着铁锹回城去了。 一回到衙门里,陈文静就找到黄义斌,急切地说道:我想透了! 黄义斌一愣:快说给我听听。 陈文静道:来不及说了,你快派人,截住那条运粮船! 黄义斌马上喊来孙捕头,让他带人去截住那条运粮船。 孙捕头前脚走,黄义斌和陈文静后脚就跟着出了门。 来到码头,却见魏五章带着几十名伙计围住了孙捕头他们,不让登船。 一见黄义斌他们过来,魏五章疾走几步,来到黄义斌面前,先行了礼,然后怒气冲冲地问道:魏某乃是个本分的商人,但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大人,竟五次三番地派人来查船,还怎么叫我做生意? 俗话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倒不知大人拿到了我什么? 若是没有证据,我倒要跟大人理论理论了。 魏某不才,在京城里也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亲朋。 黄义斌还没答话,陈文静先上前一步,还了礼,然后笑嘻嘻地说道:魏员外说得有理啊。 捉奸,那就得捉双;拿贼,那就得拿赃。 不然,如何服人,如何定罪? 大人亲来,那就是要拿赃的。 魏员外若是阻止,那就先违了大明律,不管是不是拿到了赃,都先治了你的罪,冤是不冤? 如果拿不到,我再代大人向你赔礼,这样可好? 陈文静的话软中带硬,魏五章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气哼哼地退到一旁。 孙捕头正要带着捕快们上船去检查,陈文静制止了他,淡淡地说道:船上早已查过了,什么都没有,何必再查? 孙捕头愣住了:那查什么? 陈文静道:找个水性好的人,到船后面去查! 有个叫钱三壮的捕快,自幼在运河边长大,水性极好,当下脱了衣裳,又喝了半瓶白酒暖身,然后跳进河里,一个猛子扎下去。 不一会儿,钱三壮从水里冒出头来,兴奋地说道:大人,船后面,还有条船! 魏五章颓然地瘫软在地。 黄义斌命捕快们把船捞上来,捕快们又喊着那些伙计去帮忙。 那小船本有几条缆绳拴在运粮船下面的,人们一齐拉动缆绳,小船就慢慢从水里浮了出来,又拉到岸上。 黄义斌凑近了看,这才看清,那小船竟是密闭的,缝隙处又用蜡封好,故而虽在水中,却进不去水。 他命捕快们卸掉几块船板,只见船里装着许多胶泥方砖,把砖搬出来砸开,里面竟是白花花的海盐。 黄义斌转身问魏五章:你还有什么话说? 魏五章痛苦地摇了摇头,转脸看着陈文静,问道:我的秘密,你是如何窥破的? 陈文静道:只怪你自作聪明,给我挖了芦根啊。 魏五章愕然地睁大了眼睛,迷惑地望着他。 陈文静这才说,今天早上,魏五章帮他挖芦根时,先挖了一个坑,然后拽着芦根往外拽,那芦根就从地下被拽了出来。 他灵机一动,忽然想到,若是运粮船后拖着一条潜在水中的船,那运粮船的吃水线就会被拽得很深。 而运粮船靠列码头后,潜在水中的船沉到河底,不再拽着运粮船了,运粮船的吃水线就会浮上来。 这个推测,正好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团啊。 他原想着,做一条能在水中潜行的船,何其之难。 现在看来,也并不太难。 工坊做出的船都是不进水的,那再加个不进水的盖儿,当也不是什么登天的难事。 再用胶泥把盐封起来,那又多了一层保护。 即使水进了船里,盐还是不会化掉。 运粮船把潜行船拖进了码头,但魏五章发现捕快们看管得严,一时难以卸货,就让船返航,半路把潜行船放掉,他再寻机捞起来,那就人不知鬼不觉了。 听他讲完,人们一阵唏嘘。 谁都没想到,魏五章为了贩卖私盐,竟想出如此的主意。 魏五章叹道:可怜我对你一片好心,千里迢迢给你运来芦根,没想到你却一心要毁我。 陈文静正色道:你给我运来芦根,我是要谢谢你的。 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但毕竟是为了帮我治病。 可你贩卖私盐,中饱私囊,掏空国库,罪不容诛。 倭寇横行,朝廷却拨不出抗倭的军费,勇士们一边抗倭一边饿肚子,唉陈文静说不下去了。 他只想赶紧抄了魏五章的家,把那些赃银全都送到抗倭勇士的手里,给他们鼓鼓劲儿啊! 发布时间:2024-11-15 08:51:42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