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同桌的你》背后的故事 内容: 又是一年毕业季。 每到毕业季,总逃不过一首歌,那便是《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由高晓松作词、作曲、编曲,老狼演唱。 收录于1995年5月发行的专辑《恋恋风尘》中。 1995年,这首歌曲获得199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观众评选最喜爱节目金奖”。 2010年,“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于12月12日广州影音展揭晓,《同桌的你》入选“30年30歌” 。 毕业时最伤感的离别歌,一个纯真怀旧的范本。 歌词中,作者运用设问、反问、排比等手法串联起了一个个小故事,借助细腻、温馨、绵长的词意叙述了校园往事的回忆,发掘了深藏内心的情素,唤起了柔软的共鸣和久久流连的联想。 全曲清新舒缓,渲染了安谧与温暖;旋律回旋萦绕,体现了起伏与委婉;节奏悠扬感伤,安慰了或深或浅纯真朦胧的情感。 演唱者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富有沧桑感的音色,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诗意地把《同桌的你》演绎成了经典。 简单的吉他旋律,浅白的歌词,却正是暗藏了许多人心底的暗涌。 那些沉在心底的种种总会突然涌上心头,模糊了的面孔开始清晰,陌生了的声音渐渐熟悉。 感触之余才发现,原来最令人怀念的依然还是校园的生活,青春记忆也便在歌声中被渐渐唤醒。 《同桌的你》让音乐人高晓松一夜成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歌曲的诞生竟然跟他的初恋有关,是高晓松在为女友红梳头时突然蹦出的灵感。 高晓松与初恋女友红相识在1990年暑假。 当时,他到厦门大学体验生活。 夏末的一个傍晚,21岁生日的高晓松和一帮朋友庆祝,与当时读厦大新闻系广告专业大四的红结识。 不久,高晓松与红在厦大附近一个小渔村合租了一间民房过起小日子。 转眼间,暑假过去了,高晓松面临开学。 为爱痴狂的高晓松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清华大学的学业,与相爱的红在一起。 一天早晨,高晓松为红梳头。 高晓松突然大叫一声:“哈哈,有了! ”他迅速放手,来不及找纸,就在一本书的封底上,记下了他瞬间的灵感:“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 ”这就是高晓松的成名曲《同桌的你》初稿,也是初恋带给他的优美而忧伤的动人旋律。 遗憾的是歌曲走红后,两人却走向了分手。 而演唱这首歌的老狼却用这首歌把同桌变成了老婆。 老狼清华大学毕业的时候,女友要出国留学。 老狼就打越洋电话为女友唱了这首《同桌的你》,如此浪漫的氛围让女孩迷醉了。 女孩回国后两人就完婚了。 岁月的痕迹像一条流淌的河,缓慢而不经意地改变着我们的容颜。 《同桌的你》他不仅是一首歌,而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故事,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而如今,当年问我们借半块橡皮的那个同桌,他现在在哪里,你们还有联系吗? 《同桌的你》歌词作词 : 高晓松作曲 : 高晓松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啦客栈笔记:一曲老狼吟唱的《同桌的你》,成为90年代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这首歌曲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内地优秀校园歌曲的空白,校园民谣也从此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聆听《同桌的你》,那些沉在心底的种种总会慢慢地涌上心头,模糊了的面孔开始清晰,陌生了的声音渐渐熟悉,令人怀念的校园生活和青春记忆又得以在歌声中重启。 青春已逝,爱已成歌,幸有《同桌的你》,依然动听! 发布时间:2024-06-18 09:59:5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