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民间故事《庶谋》 内容: 1. 聂壹与聂贰西风猎猎,古道苍茫。 一支商队在夕阳中缓缓走来,前方就是马邑城了。 聂壹猛地催动胯下的白马,来到城门之下,守城士兵探头出来询问。 聂壹遥遥拱手,守城士兵看见聂壹,急忙放下吊桥。 在马邑城,聂壹代表的就是财富。 谁也不知道聂壹有多少钱,他的府邸,比县府要大,他的下人,比衙役还多。 他可以和匈奴的大单于直接交易,他从汉民手中收集来的物品,都不用付银子,只要拿着盖有他印章的缣帛,就可以在马邑城里当作银子一样使用。 城门大开,两个守城的士兵向聂壹谄媚地笑。 聂壹掏出两锭小银,扔给守卫,策马向家中奔去。 回到家中,聂壹直接进了书房,发出一声疲惫的长叹。 当初,聂壹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子,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行在匈奴和大汉的边界,只为了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后来,聂壹为了能赊到更多的货品,赚取更多的银子,将所有的钱都用来装点门面。 只是聂壹没有想到,这样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做大之后再也无法收手了。 一旦收手,就会引起匈奴单于的愤怒,甚至会来攻打马邑城,后果不堪设想。 人性是贪婪的。 聂壹承认自己贪婪,可他挣得的大半银子几乎都流进了汉将和匈奴重要将领的腰包,两边都要,深不见底。 与此同时,他还要继续维持他富可敌国的形象。 只有挥霍,才会让人们继续相信,那些空头的缣帛依然坚挺。 聂壹挥金如土,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一直如履薄冰。 这次和大单于的会面,更是让聂壹闻到了危险的味道。 大单于对聂壹送来的货品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欢颜,他斜着眼说,这次在迎娶大汉公主的同时,他还要求汉皇开放通商,从此就不必再辛苦聂壹来回奔波了。 聂壹听后心中一惊,但表面仍不动声色。 他知道这些年边境被匈奴骚扰得不堪其苦。 但两国若通商,聂壹的经商优势立即荡然无存,哪里还有他的利润呢? 最致命的是,两国通商,他聂壹的缣帛就成了废物,一旦所有的人都要求兑现钱币,那他苦心构建的商业帝国就会轰然倒塌。 不行,决不能让这个可怕的预言成为现实。 聂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在书房里整整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他打开书房门的第一句就是:叫聂贰。 聂贰是聂壹同父异母的兄弟。 母亲死后,他就一直追随着哥哥。 长兄若父,也若君。 所以哥哥的决定,聂贰必须执行。 这一次聂壹让聂贰快马入京,他的身上背负的是一项重任。 京城繁华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聂贰却紧锁眉头,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了王恢的府邸前。 聂贰来到门前,掏出一锭小银,递给了守卫,说:劳烦通报,雁门关马邑聂贰求见。 书房内,王恢席地而坐,一脸倦容。 聂贰见到王恢,一言不发,伏地痛哭着说:大人救我聂家。 王恢大惊,问聂贰何事,聂贰这才起身细说详情。 聂家一直在边关瞒着朝廷和匈奴做买卖。 虽然有罪,但也只求赚取银两,不涉边防大事。 可是前几天,兄长聂壹却带回消息说,大单于因为大汉公主迟迟未到,怀疑汉皇的诚意,所以要举兵攻打马邑城,屠城掠财,以慑汉皇。 王恢听罢,眉头紧锁,死死盯住聂贰:聂壹的消息从何而来? 聂贰哭道:实不相瞒,家兄聂壹为了生意,不得不时时贿赂匈奴将领,此番消息,正是匈奴大单于的部下所说。 他劝家兄立即逃离马邑城,如若不然,只恐怕凶多吉少。 王恢追问:那你聂家逃命就是,为何不辞辛苦,来京禀报于我? 聂贰颤声答道:大人,匈奴若犯马邑,首先损失的是大汉国财,其次恐怕就是我聂家了。 等匈奴兵到,聂家家产只怕会尽归匈奴,从此就再也无法孝敬大人,所以特来向大人禀报,以求能在大人的庇护下保全财产,来日定当厚报。 聂贰见王恢眉头越锁越深,知道时机已到,忙掏出一封细绢密函,双手呈于王恢面前,家兄让我带来一封密函,说不但可以缓兵,还能破敌,谨呈大人。 王恢接过,一番细读,哈哈大笑:危机四伏,则奇功欲现。 说得不错,且等我明日奏明皇上,再按计行事。 2. 大汉与匈奴聂贰回到马邑,正是聂壹向匈奴大营出发之日。 聂壹临行之前,向县令胡安辞行,趁着酒意,拿出一道密旨,说道:胡兄,此行我有皇上密诏,着实是一笔大生意。 胡安一见,确实是皇上玺印,慌忙要磕头行礼。 聂壹连忙阻拦:胡兄不必多礼,如今密诏尚不可拆封,待我事成,当与你共享成果。 只不过这一次,需要你的协助。 说罢,聂壹取出一张通缉令,递于胡安,请胡兄盖上官印,我便成行。 通缉令上的画像不是别人,正是聂壹本人。 胡安不解地看向聂壹:这是? 聂壹淡然一笑,不再解释。 胡安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聂壹的每一次出行,都是他坐享其成的日子,又何必过问太多。 聂壹催马出城,一刻也不停留。 匈奴兵士都曾受过聂壹的好处,一路放行。 聂壹在大单于大帐前,翻身落马,狼狈不堪。 大单于命人细问究竟。 聂壹这才掏出通缉令,一一细说。 聂壹私卖盐粮给匈奴,已被汉皇得知,定罪张榜捉拿。 聂壹得知此命将休,凭借以往收买的人脉,出了马邑城,逃亡至此。 大单于哈哈大笑:汉人自古狡诈,你聚财过多,有今天的下场也不足为奇,不如就留在我处,也好保命。 聂壹却摇头:如今我家人仍在马邑城中,又如何能放心? 说完,聂壹磕头伏地,取出一张马邑城的地图,献给大单于。 大单于不解地看向聂壹。 聂壹恶狠狠地说道:汉人不仁,我也不义。 我欲助大单于夺取马邑城,到时我甘为大单于的子民。 大单于若夺下马邑城,不但能威慑汉皇通商,更能尽取城中财富。 所以,我献上此图,望大单于三思。 大单于犹疑道:仅凭一张地图就能夺下马邑城? 聂壹惨然说道:我聂壹无法一人偷生,所以此次逃来献策。 大单于若同意,我这就再返马邑,凭着当初收买的势力,可取马邑城县令首级为证。 那时,大单于领兵进入,我保证城门大开,不用战事,即可将马邑收入囊中。 大单于听罢,再度狂笑:你一介商人都有此勇气舍身献城,那我还犹豫什么。 只要你能将马邑县令首级取下,足见你确已与大汉决裂,我当与你共商大计。 你取马邑县令首级之时,就是我带兵进驻马邑之日。 聂壹感激涕零,再跪。 3. 庶出与庶谋聂壹再回马邑城,胡安亲自开门迎接。 聂壹此去,来回只两日,又是单身独骑,又能做成什么样的大买卖呢? 胡安按惯例要摆酒设宴,聂壹却神秘地摆了摆手:胡兄不必劳忙,请移步于我府上,拆开密诏,共享大成。 胡安喜上眉梢,进入聂府。 聂壹向聂贰使了个眼色,然后取出密诏,朗声宣读。 密诏所言,竟然是令马邑县令献上官印和项上人头于聂壹,违者诛灭三族。 胡安怒而起身。 聂贰却手持利刃上前,以刃抵住胡安咽喉。 聂壹沉痛地叹息道:胡兄,这些年,你的财产足够你的子孙用上几辈子,今日借你人头一用,望你安心上路。 说罢,聂壹使了个眼色,聂贰利刃没有丝毫犹豫,割裂了胡安的咽喉。 胡安的人头悬于城门之上,全城无不哗然。 聂壹却手持官印,意气风发。 聂壹将胡安人头示众一日,方才取下,命人献往匈奴大营。 其实,他心里早知,匈奴应该早有密探回禀匈奴大单于,此事已成定局。 京城已传来消息,王恢此时已带五路三十万大军,正发兵马邑城,只待大单于入瓮,便可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战事一起,不管谁赢谁输,那些所欠的缣帛之银,恐怕也大多会随着人们的逃难死亡而消散大半。 等到那时,他聂壹则可以重拾残局,坐收渔利。 匈奴十万兵,正志得意满地挺进马邑城。 而王恢带领的汉军三十万,只等匈奴踏进包围圈,即可进攻。 聂壹下令,紧闭城门,决不让一人出城,以防走漏了半点风声。 聂府之中,大宴宾朋,每个人都笑意盈盈,没有人知道一场偌大的战事即将来临。 独有一人,却双眉紧锁,食不甘味。 此人正是聂贰。 在聂壹的阴影下,他聂贰永远只能是一个管家。 任何的谋弈,他都无关紧要。 他永远只是庶出,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聂壹的这盘棋,着实凶险,但受益之大,也足以让人咋舌。 不出意外,明日就是聂壹收网获利的时候了。 而这一夜,聂府之上,注定是一个狂欢的日子。 觥筹交错,直至夜深,宾客尽醉,聂壹酣然大睡。 整个聂府,只有聂贰一个人是清醒的。 他在等,等一次机会。 没错,这盘棋是哥哥下的,但他却要成为最后的赢家。 聂贰人是庶出,谋亦庶出。 但又何妨,胜者为王。 天色将明,马邑城守卫昏昏欲睡。 聂贰端坐聂壹的白马之上,身后带着两个随从,踏至城门。 守卫拦住聂贰,说聂翁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聂贰笑了:聂翁有令,你们都听,那他让我送此二人出城,你为何阻拦? 守卫有些蒙,聂贰取出两锭小银,扔给了守卫:家兄告诉我,守城辛苦,按老规矩,不可怠慢,收下吧。 两守卫相视而笑,点头称是。 城门吱呀作响。 聂贰示意,两个随从策马出城。 城门再度关闭。 聂贰的嘴角扬起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两骑快马,出城直奔。 近午时,得遇匈奴大军,二人高声喝叫,被匈奴反剪着推向大单于马前。 大单于听完二人所述,大吃一惊。 想不到聂壹竟然要置他于三十万伏军之中,且四处不见牧人,太过平静,确实暗藏杀机。 看来所言不虚。 大单于喝问二人,是谁指使他们来告密,二人直言,告密之人聂贰。 聂贰认为,此战,大单于难逃全军覆灭的危险,而聂贰却想将汉匈的买卖维持下去。 如果匈奴大单于不存,买卖又从何而来? 只求大单于全身而退之后,记聂贰一恩即可。 大单于沉吟:汉人狡诈,聂贰这么做,聂壹将会落得如何下场? 随从答道:聂贰也可以成为聂壹。 大单于似懂非懂,但危在旦夕,只能挥手撤军。 王恢带领的三十万大军,等待落空,王恢不敢追击,恐怕有诈。 而十万匈奴兵,安然而退。 聂壹的马邑之谋,至此已全然落空。 聂壹知此消息,知道大势已去,只是他不明白,大单于为何无故撤军? 聂贰却来安慰,此战未开,但两国和亲却已破裂,从此,聂家仍可来往于汉匈之间,利益仍在,何乐而不为? 聂壹大怒:可是,我如今成了大单于的罪人,还有什么买卖可言? 聂贰笑了:哥哥,你不在了,但我聂贰曾有恩于大单于,买卖还会在的。 聂壹一愣,终于恍然:原来是你出卖了我? 聂贰点头。 聂壹痛苦地闭上双眼:为什么? 聂贰淡淡地说道:为什么你永远是聂壹,而我永远只能是聂贰? 聂壹惨笑。 他永远也不会想到,马邑之谋,会谋尽于此。 聂壹胸口顿时如夯锤重击,眼前一黑,瘫倒在地。 隔日,聂壹死讯传遍马邑城,死因不详。 聂壹生前所印缣帛也因人死债亡,成为废纸。 王恢回京复命,因为不敢追击匈奴,被赐死。 聂贰从此另立门户,改姓为张,名壹。 发布时间:2024-11-05 08:34:04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