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爷爷从军记 内容: 文 / 何小琼建军节那天晚上,我们都聚集在爷爷家,一桌子的人,一桌子的菜,大家推杯换盏,笑语连连。 酒过三巡,爷爷清了清嗓子,我们立马放下碗筷,认真听爷爷娓娓道来……爷爷和奶奶都是江苏淮阴城人,1939年初,日军占领了淮阴城,让当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那年爷爷十六岁,奶奶十五岁,二人早已两情相悦。 那时候结婚很早,两家也商量好年底办婚事,谁知让这场灾祸给搅了。 看着驻扎在离村子四十里地枣庄的新四军每天和日军作战,爷爷就动了心思,也要参军。 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太爷爷一天寸步不离地守着爷爷,太奶奶暗自落泪。 家里人说,打仗子弹是不长眼的,爷爷又是家中的独苗,这万一……后来爷爷生气了,说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 爷爷懂得这个道理,是太爷爷请的私塾老师讲的,那老师学问渊博,什么都懂。 日军打来后,老师就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 爷爷也是受了老师的影响。 但太爷爷不舍得爷爷去参军。 爷爷和奶奶商量,一定要参军。 没多久,乡里号召青年人保家卫国,许多青年人都积极响应去报名。 爷爷再也坐不住了,想了个计谋跑了出来。 太爷爷追到动员会上,爷爷就跑到新四军首长背后躲起来。 最后,还是首长亲自做的思想工作,太爷爷才同意。 当时,爷爷兴奋得跳了起来。 两天后,爷爷坐着大花轿参加了新四军,和爷爷同村的有二十几位青年参军。 那时可热闹了,每人一个大花轿,前面有人吹喇叭,后面有人敲锣鼓,还有扭秧歌的。 村头村尾全是人,媳妇们,大姑娘们,还有老太太们,个个兴高采烈地欢送。 奶奶也来了,爷爷拉着她的手说,一定要等他回来……爷爷跟着部队一去就是七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下百回,受伤肯定难免。 但爷爷说从来不怕,面对面和敌人搏斗,踩着敌人的死尸继续反击……直到1945年,爷爷受了重伤才留在了后方,伤好后就回村做后方的工作,这才得以和奶奶团聚。 全国解放后,爷爷接受组织安排来南方工作,奶奶也来了,一呆就是几十年……爷爷说到这儿,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然后看着奶奶说:“你奶奶啊,跟着我没少受苦,但从来不抱怨一句。 ”奶奶瞅了爷爷一眼,嗔怪地说:“这有什么,你自己也说了,你是军人,服从是天职。 ”我们都大笑起来。 这时,爷爷正色道:“我知道,每年要你们听,会有些厌烦,但我只想提醒你们,好日子不是生来就能有的。 有些事,我们得记住。 ”这就是我的爷爷,就算他老了,也有军人的骨气和作风。 因此,每年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地聆听他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01 09:04:15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