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故事《一“技”绝尘必出彩》 内容: 夺取金牌,为国争光,立于世界技能之巅,向世人展示技能人才向上的蓬勃力量,是每位世赛选手足以铭记终生的荣耀。 捧获世赛金牌的姜雨荷自豪地说,她现在已成为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最年轻的教师。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的比赛中,来自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的00后女孩姜雨荷,勇夺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我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然而,谁能想到,姜雨荷曾经是一个只有初中毕业的打工妹,但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那么,她又是如何逆风翻盘的呢? 我是出生在普通农家的普通女孩儿,更谈不上有啥天资姜雨荷坦言,她的成长历程绝非学霸成长史。 老家在南阳农村的姜雨荷,初中毕业后便和家人一起南下打工,因为缺乏知识和技能,只能干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枯燥的打工生活让姜雨荷一度开始怀疑人生,而这段打工经历也是造就她如今人生模样的推手。 那时,她就暗下决心:我要重回校园,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知识和技术里找到想要的未来! 2018年,在初中老师的推荐下,姜雨荷成为河南化院莘莘学子中的一员,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条路在那里,姜雨荷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成了上课第一排专业户,实训场上的钉子户。 不久,她见到了第45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铜牌获得者贺江涛学长,知道了世界技能大赛,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要成为像学长那样的人。 有了明确目标后,姜雨荷就更加勤奋努力。 渐渐地,这个勤奋好学的姑娘开始显山露水。 经过层层选拔,姜雨荷顺利进入校集训队,开启了长达3年半的技能大赛征途。 一个动作要重复成千上万遍,每天训练达十四五个小时,模拟测试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化学实验室技术专业的一名学子,姜雨荷在漫长的备赛时光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韧性和钻研精神,笑对艰苦繁重的训练。 为了获得唯一的代表国家出战的资格,姜雨荷闯过重重关卡:市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省集训队选拔、全国选拔赛、国家集训队选拔。 最痛苦的还是英语。 姜雨荷说,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要求选手独立撰写大篇幅、高质量的英文实验报告,但她几乎只记得26个字母。 为了完成英文实验报告,她随身带着英语单词本,吃饭时背,睡觉前背,走在路上背,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 春节到了,别人和亲人团圆,她却在实验室与瓶瓶罐罐相伴。 由于比赛使用化学滴定法,关键时刻,单次滴入溶液的量要精确到0. 01毫升,即便是极轻微的手抖,也可能前功尽弃,在一个月的集训中,她每天坚持训练到凌晨2点。 在世界技能大赛的擂台上,选手们以实干锤炼技能,用汗水浇灌收获。 姜雨荷的夺冠之路也并非坦途。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比赛的第一天,面对从未见过的新题型和仪器设备,姜雨荷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看不出题的意图和考查的点,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于是快速调整自己的心态。 姜雨荷说,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精益求精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让她迅速进入比赛状态。 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长达11页的英文实验报告,获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 如今,姜雨荷和学长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以教师身份重回母校,完成从追梦者、圆梦者到筑梦者的蜕变。 青春的气息、自信的面庞,姜雨荷坚定地说道:在我看来,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重的使命。 教师是个光荣且令人心生崇敬的职业,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我深知自己还年轻,在为师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成长之路要走。 我希望能帮助更多技能青年在世赛舞台上闪耀光芒。 荷若盛开,清风自来。 年仅20岁姜雨荷,从一名打工妹逆袭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再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教师,赢得赞叹。 然而,每一个逆袭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 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姜雨荷说,锤炼人生,超越自我,总有一个闪亮的舞台,属于奋斗的你! 发布时间:2024-06-17 08:29:5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