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历史故事《真实的西南联大,教授们吃什么?》 内容: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无问西东》里有一个情节:敌机在天上盘旋,警报在响,王力宏饰演的清华学生沈光耀拿着大茶缸子,逆着疏散的人群,到锅炉房,淡定地煮冰糖莲子汤。 这个情节出自曾在西南联大上学的汪曾祺所写的《跑警报》:一位广东同学,姓郑。 他爱吃莲子。 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除了冰糖莲子,西南联大师生的食单上,还有招牌菜八宝饭,不过不是你想象的那种。 八宝者何? 曰:谷、糠、秕、稗、石、砂、鼠屎及霉味也。 其色红,其味冲,距膳堂五十步外即可嗅到,对牙和耐心是最大的考验。 八宝饭实在难以下咽,于是联大的教授们为了一口吃的,开辟起了自己的小天地。 最有名的当属闻一多先生,可以说是西南联大的种植大户。 最初闻一多和夫人住在昆华中学,在那儿开辟出一片菜地,自给自足,多出来的还能拿去卖。 后来搬到教授宿舍,闻夫人舍不得那块菜地,时不时跑回去摘一两把小青菜。 社会学系教授陈达一家也种菜,然而不是种不出来,就是被动物偷吃了。 可怜陈教授荷锄戴月,奈何收成就是不好。 于是专业的上场了,组队打配合:外文系主任吴福田写信给檀香山的美国亲属寄来菜籽;植物学家李继侗当种菜组组长,提供理论指导;生物系讲师沈同当种菜助理;剩下的几个教授充当苦力,负责浇水施肥,菜园子长势喜人。 联大教授虽然每月领工资,但实在少得可怜。 清华大学校长、联大常委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便和其他太太一起,做米糕卖钱,取名定胜糕(抗战一定胜利之意)。 对于闻一多先生来说,在云南吃饭简直是一种煎熬。 原因之一是没得吃,他曾写信跟妻子吐槽:快一个月了,没有吃茶,只吃白开水。 今天到梦家那里去,承他把吃得不要的茶叶送给我,回来在饭后泡了一碗,总算开了荤。 别人不要的茶叶泡水,也能算开荤,简直不能更心酸。 煎熬的第二个原因是不合口味。 家乡在湖北黄冈的闻一多先生,是重口味爱好者,云南菜对他来说太过小清新,以至于抱怨云南的盐不成。 跟闻一多比起来,朱自清先生倒是很喜欢吃蒙自本地菜,比如过桥米线。 联大学生们经常能目击到大型嗦米线现场:他们可敬可亲的朱教授,坐在米线摊的长凳上吃着米线,有时旁边还放着两片粑粑。 当时在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先生的汪曾祺,对云南美食念念不忘,他曾在文章中,专门写过云南经典的汽锅鸡和鸡枞菌。 就连番茄炒鸡蛋,也能吃出和北方不同的云南味道:一颠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 趁热上桌,鲜亮喷香,逗人食欲番茄与鸡蛋相杂,颜色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炒得一塌胡涂。 果然是一个有专业修养的顶级吃货。 西南联大的本部在昆明,而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则在蒙自。 刚到蒙自城时,物资还没有那么匮乏,教授们略小资的生活习惯还在,于是想方设法提高生活质量,喝喝下午茶。 社会学系主任陈达教授发现,蒙自城内还能买到美国咖啡,一元一磅,简直喜出望外。 下午茶通常是在陈达的房间里,他的室友、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化成,负责煮咖啡。 王化成教授不但咖啡煮得好,还会做些点心:葱油饼或是煎饺。 咖啡搭配着葱油饼或煎饺,这种反差萌吸引了很多教授和学生,来参加下午茶聚会。 生活是苦的,但联大人却苦中作乐:教授们千方百计弄点下午茶,组团去听昆曲、泡茶馆、打桥牌;学生们千辛万苦也要去戏院看电影,诗社、话剧团、英语俱乐部样样都没有落下。 有陈寅恪、钱钟书、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金岳霖、钱穆、华罗庚等当教授,有杨振宁、邓稼先、汪曾祺等做学生,妥妥的全明星阵容。 林语堂先生评价西南联大: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这句话惊世骇俗,但也言符其实。 发布时间:2024-09-29 08:35:0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