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哲理故事《良甜》 内容: 在很多人看来,良与苦是难舍难分的。 良药,多苦口。 一服药,要想收到疗效,多半得先饱尝苦头。 效与苦,很多时候是成正比的。 不经苦彻骨,难得真疗效。 于是,良药苦口很多时候就成了判断标准。 忠言,多逆耳。 言如药,令人身心愉悦的甜言蜜语,有时候会被下意识贴上非奸即盗的标签。 好听的话,总难免被认为粉饰精致却表里不一。 直来直往戳中痛点的言语,则会被认为是人生之良药。 但把良与苦画上等号,却可能让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一段关系的结束,有时不是因甜而生腻,反倒是因苦而结怨。 在一方看来,自己用心良苦,句句真言;但这样的苦言,在另一方的耳中,却是如鲠在喉,除之而后快。 不加掩饰的苦,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成了彼此的负累。 最终,各走各路。 一个人所谓的怀才不遇,有时也是毁于苦。 身怀才气,胸有点墨,容易恃才傲物。 视才为一切之标准,待人处事难免就带了点苦味。 在当事者看来,拍马溜须是无能者的伎俩,好话逢迎是谄媚者的标签。 有能之人,只需才能毕露,便是最好的利器。 但如此一来,难免让自己成了一服苦药。 因待人处事,处处不留余地,时时难有转圜,难免令身边的人如鲠在喉。 而要想得其才能为己所用,就得先饱尝苦涩。 不经寒彻骨,无有扑鼻香。 结果,所谓才能就成了烫手山芋,弃之可惜,食之烫口。 苦,是令人不适的。 哪怕身后有良效作为诱饵,但眼前的苦还是能令不少人望而退去。 有些药,裹上一层糖衣,苦则不再,药效依旧。 有些人,让自己成了身边人苦味的来源,却依旧不自知,而将其归咎于对方。 有的时候,与其一味自艾自怜,抱怨空有满腹才能却无人赏识,不妨回头想想,是不是忘了为自己身上的那些苦,裹上一层甜蜜的糖衣? 发布时间:2024-09-04 08:45:01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