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故事《我在少年爱上阅读》 内容: 从认大字报开始,我的阅读能力得到了飞速提高。 后来我爸又教会了我查字典,这让我的阅读能力如虎添翼。 很快,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儿童读物,我只能把大人的书从书架上取下来读。 因此,小小年纪,我读的是《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这种革命书籍,心里装的都是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除此之外,《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我也读得昏天黑地。 那个时候我年纪太小,不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我太好奇书里的内容,就连蒙带猜地去读,也能把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无意中练就了我快速阅读的童子功。 小学三年级,那爱扔粉笔头的老师在班上读了几则成语故事。 我觉得这些故事太有意思了,回家就让父母给我买几本成语故事书反复读。 小的时候,记住了故事,忘记了道理。 而事到如今,反而是故事里的道理不断地在脑海里跳进跳出。 我至今有时依然拿寓言故事给创业者讲道理:很多人创业一次成功了,但是第二次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这不就是守株待兔吗? 有的人创业的大方向不对,还说自己有很多钱,要接着往里砸,这不就是典型的南辕北辙吗? 小学三、四年级时,我的美术老师很喜欢我,让我做她的小帮手。 有一天,她给了我一份工作让我到学校的图书室整理图书。 这简直是喜从天降。 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各种从国外翻译而来的儿童读物,这让我乐不思蜀。 我分秒必争地读书,读到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如痴如醉的幸福感充满整个身心。 我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外国小说的。 那种新奇的写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我第一次读到了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作品《金银岛》,自此对外国作品的语言很着迷。 那是一个少年历险的故事,充满了魔幻色彩的内容,跌宕起伏的语感把我带到了一个既陌生又遥远的国度。 十八世纪的英国少年吉姆得到一张传说的藏宝图,于是组织了探险队前往金银岛,而同行者因为轻信,纠集了一批海盗与之同行。 因此,伊斯班袅拉号一起航,就注定是一场不一样的危险旅行。 冒险、闯荡、藏宝、以正压邪,这些情节描写突破了我对阅读的旧有认知。 这种写给孩子的语言,让我停不下来。 本来我就与现实世界有点格格不入,阅读又提供给我一个逃离现实的通道。 我在另外那颗小星球上逍遥自在,得心应手。 从小学开始的阅读让我如同置身于一个奇异星球。 阅读的好处是增进了认知,坏处是助长了性格里的孤傲。 但是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它让我日后步入理工男的逻辑世界时,却依然拥有人文学科的视野。 后来我一路创业,在计算机互联网行业里工作,20年来经手的工程师、程序员不计其数。 我发现,单纯的理工男经常缺乏基本的人文认知,就算技术再好也有软肋。 文字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文字不好,你没有办法写出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前言不搭后语而经常错失投资人;文字不好,你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因为你没有办法精准地描述出产品的功能,打动不了用户;文字不好,你不能和竞争对手在公开领域沟通,做不出好的PR(网页级别),甚至连打场口水仗都赢不了。 回想童年时代,调皮捣蛋爱挑事和海量阅读爱文章,看上去格格不入的两件事,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我身上。 听上去有点分裂,但是我自己乐在其中。 这矛盾的我,就是我成长中典型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4-09-01 08:36:25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