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落叶之秋 内容: 不可否认,秋季有一种别样的风情。 天高云淡,色彩斑斓,不冷不热,所以人们通常喜欢在晴朗的午后徜徉山间,观赏艳丽的秋景。 我一直不喜欢秋天,因为每到此时就或多或少地生出阴郁。 这是从我10岁那年开始的。 1990年深秋,我家里在原下盖新房,乡党们自发地前来帮忙,四合院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那段时间,院子里每天摆着几张四方桌,旁边围着一圈小板凳。 每天到了饭点,大队人马就浩浩荡荡地回来了,院子里天天跟过堂会一样。 我和同队的孩子端着碗,坐到门墩上边吃饭边聊天。 说恼了就骂人,气急了还动手。 大人们都在忙活,没有家长理会我们干架,更没家长管我们是不是在数米粒,是不是把饭吃凉了。 下午写完作业,我们一窝蜂地放开了玩。 下到沟道,捏泥巴,洗瓶子,砸核桃,摘柿子。 爬坡过河,跑到邻村胡走乱逛,看看和我们村有啥不一样。 反正又没人管,所以不担心随时响起父母的呼唤,不担心家人突然出现的身影。 平时,手弄破了,鞋打湿了,衣服溅上泥点了,跑得远了,回家晚了,肯定要受训斥,现在不会被骂,因为家人没工夫注意这些细节。 虽然知道当时是秋天,但没觉得它和伤感有啥关联,反倒玩得畅快。 直到发生了一件事,终结了我的快乐时光。 有天中午,我发现院子里那个木条钉成的笼子里,多了五只小兔子,只有六七厘米长,全身无毛,红通通的。 好像自己承担了一项光荣的任务,我每天都要巡视几次兔子。 有时候,小心地把小兔子拿出来放在手掌,轻轻地摸一摸,用鼻子蹭一蹭。 看它们每天长大一点点,我就在算它们啥时能长毛,啥时会蹦跶。 一天下午,我去给兔子喂菜叶,看到两只小兔子跌落在地上,拾起来时,浑身已经冰凉了。 接着,又有三只小兔子莫名其妙地死在笼子里了。 看着死去的兔子,我难过得哇哇大哭。 大人哄我说:兔子四个月就能生崽,一年能生好几窝,不稀奇,再给你找几只来。 可是再多的兔子也不是这些兔宝宝了,生命不是交换,这些话安慰不了我。 我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就是厚葬它们。 我把死去的兔子包在手帕里,叫来小伙伴,在一处平地用铲子挖了一个坑,把兔子放平展,盖上土,拍实。 坟堆成形后,我想插几个带叶的树枝,再摆一捆青草,四下寻找却找不到。 这些原本随处可见的东西,咋都没了影子? 有小伙伴说,因为现在是秋天。 另一个说,不对,都快到冬天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至此,我对秋天的概念上升到了感性的认识。 埋葬兔子的时候正是秋季,那时草木干枯,万物凋零,这个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假设当年兔子没有全部夭折,我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不喜欢秋天? 之所以触景生情,应该不是因为外在环境,而是人的心怀。 发布时间:2024-08-12 08:03:12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