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民间故事《借来首饰引来灾》 内容: 清朝顺治戊戌年秋天,山东淄川乡下西崖庄。 这天庄上出了件大事,家住庄上的布贩费家一下子出了两条人命。 先是男人费义柔出门卖布,掉进河里淹死了,打捞起来不久,他老婆王氏也一根绳子吊死在了梁上。 费义柔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布贩,整日价背着几匹布走村串乡,四处兜售,你七尺我一丈的,小本生意,养家糊口而已。 家里就一个媳妇,膝下连个孩子都没有呢。 两夫妻间也还和睦。 说家里有钱吗? 一个小本生意人,哪来余钱? 偏偏王氏是个爱美过了头的妇人,因为长得三分俊俏,爱美成性,平日里喜好打扮,缺穿少戴的,这才有时候不免埋怨当家的几句,夫妻间嘛,谁家没个口舌? 原不算回事。 早几天费王氏的爹五十大寿,做女儿的回家拜寿,要丈夫买些小首饰穿戴着去,费义柔道:你也真是的,我们什么人家? 卖去一块布才赚几十文钱的生意,饭吃得饱已是难得,哪来闲钱买首饰? 我已出了500文寿礼,你还要我怎的? 媳妇见他说得在理,不便多说,但此去娘家,堂表亲戚姨婆姑嫂一大堆不说,光村里人要见多少? 不穿个金戴个银,岂不让年幼时的女伴们见了笑话我嫁了个没出息的穷鬼? 便瞒了丈夫私下向村里的姑娘婆姨东讨一副西要一串,借了些。 出了家门,找个僻静所在,一一穿戴上了,在娘家很是显摆了一天。 谁又知道,回家没两天,便出了这档子事,随后王氏也自杀了,难道是因为死了当家人,夫妻情深,跟着去的? 死了人总得报官,地保便将此事上报了。 一个死在河里,说不定是失足落的水;一个是自己上的吊,没与人争斗吵闹,都说不上他杀,官府里备个案,登录一下,有官府什么事? 县太爷更是连眼睛都没瞟上一眼。 可是话虽这么说,没过多久,地保来报,说费义柔似乎不是自己失足落的水,有人看见他与一个村民曾经走在一处,像是做生意去的,会不会是让人推进河里的? 与他走一起的是燕牛。 既然这样,当然得问一问。 叫来燕牛,他承认确与费义柔走在一起,只是问了问蓝布的价格,想扯点布料为自己的破衣烂衫换套新的,只是价格太贵,他没这个钱,之后他便回了家,费义柔之死与他无关。 再向邻里打听才知道,费义柔的媳妇为爹做寿前曾向她们借了些首饰,总共借了银耳环一副,银手镯一对,金项链一串。 三处借的,借后久久未还,后来陆续归还,之间隔着好些天,先还耳环,继还一只银镯,再是另一只银镯;金项链则至今未还。 问她为什么回家都好几天了迟迟不还,她回话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像有难言之隐。 这就引起了柳捕头的注意。 照说,借人家的金银首饰,被借人又不是不当一回事的富裕人家,回家后早早还了了却心事,为什么早一件晚一件的归还? 而且至今还欠着一串金项链呢? 回去与县令也姓费的费大人一说,费大人大为警觉,吩咐先是搜死尸费义柔的身子,身边除了布匹,怀里尚有五钱碎银,几文铜钿,可见即使是谋杀也不是为了钱财。 再大搜费家屋里,不见那串金项链。 可见王氏不是项链在家不还,定是另有缘由。 再者,邻里间有人见过一个人黑夜爬费家的墙头。 莫不是王氏在与人偷情? 但若真的有私情,丈夫死了,岂不是正好,为什么她却自尽而死? 这事百思不得其解。 费大人可不是个庸碌之辈,他思量再三,便想出了个主意:编造了一个理由,紧急贴了个布告,说今年西崖庄里每户人家得追加税赋二成,五天之内分批缴齐,没钱的可拿值钱的金银首饰来顶,不缴的将吊打受罚。 他将西崖庄分成三个区,两天一区两天一区的收过来。 临时借了间大屋收押未缴税的人,进去了不是打便是骂。 这屋临街,屋里时不时地传出皮鞭抽打皮肉的啪啪声,与受打人哭喊讨饶的尖叫声,听上去让人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 果不其然,才三天工夫,一串金项链便已出现,一问向王氏出借项链的主,正是这串。 来顶的人是一个名叫周成的庄稼汉,此人也是西崖庄人,住得离费义柔家不远。 费大人立即释放关着的人,并将缴纳的钱财悉数归还。 原来这是一条计策,费大人既没加税,也不是真的关人打人,关的人全都好吃好喝招待,只是不准回家或传递消息:鞭子打的是一张破皮太师椅,叫喊的是当值衙役,自打自叫,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目的就是引出那个手执金项链的人。 庄上穷人居多,此举正是要引出这人。 费大人将周成叫来问道:这金项链不是你的,你是哪来的? 周成见不能抵赖,只好说:小的是捡来的。 你是哪里捡的? 村口。 就这一件? 就这一件。 什么时候捡的? 三天前一早。 你已在向本县撒谎。 本县先与你来个约定:撒一句谎打十大板。 本县再问你一句,这首饰你是什么时候捡的? 就三天前一早。 来人,与我打他10大板! 费家死人都已有5天,不可能是三天。 十大板下去,虽未皮开肉绽,却也够他大痛一阵的。 周成只好说:我已捡了有些日子了,详细的记不真切。 你知道这首饰是什么人的? 小的不知不,小的知道,这首饰是本庄费家媳妇的。 很好,终于说老实话了。 你夜里爬进她屋里去是为了什么? 费大人只知道有人爬墙,是不是周成却拿不准。 周成吓得向前爬了两步,结结巴巴道:小的没爬不不不,小的爬过,想想还给她白天不还夜里去还,居心何在? 费大人喝道,你为什么没还成? 不不不,爬进去后小的突然又舍不得了,这才没还。 再来十大板! 不不不,别打别打! 小的贪图她的美色,想与她好上一场! 好上没有? 好好上了。 是你逼她的还是她自愿的? 我我给首饰她给我一次这么说,你捡的首饰不止一件。 你是一件一件还的? 王氏不是一日间还完,其中必有蹊跷。 一件一次这样说来,前后不少于四次。 那么费义柔就是你杀的了! 不不不,就三次。 只是我没杀人。 虽然她也说,等费义柔死了她嫁给我,我也正好没老婆可我真的没杀他。 费义柔淹死的那天,我在田里,看见我的人多着呢。 老爷明鉴! 费义柔死的那天周成确实在田里干农活,人证不少。 费大人无奈,只好将周成收押在牢。 这监牢没设在县城,而是设在庄上,白天关押在庙里,夜间关押在一间小屋,由两个衙役来回押送。 偏偏这两个衙役不走小路,专走庄中间那条大道,路过庄上唯一的那家茶馆时还将周成锁在门口的拴马桩上,进去喝茶,每每一坐一个时辰。 原来这正是费大人吩咐的。 衙役们表面上在喝茶谈天,其实两只耳朵竖得高高的,眼睛一瞟一瞟的专瞧有什么人与周成接触。 不出两天,费大人便抓到一个可疑者,正是燕牛。 他们喝茶的第二天,燕牛路过,假装着无意走近,与周成说了句债我已还清,再不欠你什么了! 这话为什么这般重要? 连周成被关押了还得说给他? 费大人越想越是不安。 终于又去了趟西崖庄,提出周成问话。 费大人问:周成,你有什么钱借给别人的? 没有。 小人穷汉一条,连缴税都没钱哪有钱借给人。 真的吗? 若是有呢? 绝对没有。 若是有,要打要罚都由大人。 费大人又叫来燕牛:燕牛,你借过周成的钱没有? 燕牛道:他连酒钱都付不起,哪来的钱借我? 既然双方没有借钱的关系,那债已还清的话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人情债? 对,准是这个。 费大人便吩咐捕头仔细调查有关燕牛的一切,因为费义柔死的那天正好是他与费走过一段路。 不到三天,柳捕头来报,一是燕牛脾气不好,醉酒后时不时殴打妻子,那天妻子再受不了便一根绳子挂上了梁。 妻家亲戚赶来讨说法,是周成帮着燕牛平息了这事。 第二是费义柔落水那天正好有个哑巴在这条河里摸虾。 据说哑巴当时在水中摸虾,突然一个人跌落水中,溅起老大一片水花,他一抬头见岸上有一个人逃开,看背影是燕牛。 哑巴不会说话,捕头打听到的消息是经人翻译出来的,到底凶手是不是燕牛,没有定论。 费大人思量再三,决定复查燕牛妻子尸骨。 这事放在富贵人家是件难事,落在一个村民身上,并不为难。 县太爷借口燕牛妻子之死有疑,要开棺验尸,燕牛虽有怨言又能说什么? 开棺一验,女子颅骨碎裂,是被什么钝器击裂的。 费大人立即下令抓捕燕牛。 铁证如山,燕牛无可抵赖,只好供认确是自己酒后殴打妻子,不小心将她打死,后来周成替她出了个主意,抱着尸身上吊,谎说她上吊死了。 这样说来,燕牛欠下周成的人情债就是这个了。 原来那天费义柔之妻王氏为了去向父亲拜寿借了三件首饰回娘家显摆,回家路上,生怕损坏,出了娘家便摘下首饰一起包进一方绢帕,塞在衣兜里,因是骑着驴子走的道,一路颠簸,回到家一摸,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只吓得她像有一条冰蚕爬过了脊梁,一股股凉意冷得她心口发疼。 她是瞒着丈夫向好友借的首饰,凭着费义柔赚的几个小钿,何年何月才还得清? 她坐立不安,吃饭不香,只感到心乱气涌,体战汗流,形神沮丧。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实在熬不住,那时正值夏季,丈夫外出做生意不在家,她生起一堆驱蚊烟,搭了块木板,就单衣薄裳地躺在了院子里,后半夜终于睡死了。 不多一会儿,王氏发觉不对劲,似乎有个人压在了她的身上。 正要喊叫,那人一手捂住了她的嘴巴,一手取出一小包物件道:别喊别喊,我是周成。 你看这是什么? 是不是你丢失的首饰? 若要我还你也不难,你就让我睡你一回。 我早看上你了,睡一回还你首饰,两不亏欠。 王氏见首饰在他手中,被他睡了心上虽说对不起丈夫,毕竟首饰回来了。 再说这时那厮已扒下了她的小衣,扑在她的身上,明天再多几张嘴也说不清啊,便不吭声了。 谁料那厮完事后竟说:睡一回便都还给你,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我去嫖一次娼也只要1两银子啊。 这样吧,今天先将耳环还你。 只要你丈夫不在,我一次一样的还你。 这样睡了她三次,还给她一副耳环、两只手镯。 第三次上,王氏心里越来越不安,骗他说:你不要再来了,快将金项链也还给我吧。 我那当家的身子弱,过不了多少日子便会死,到时候我再嫁给你吧。 周成还是没将金项链还给她,且在喝酒时得意扬扬地对燕牛说起王氏将来要嫁他的话。 且说当年燕牛失手打死婆娘时周成曾经帮过他掩饰此事,事后每每喝酒,总要说这话:你还欠着我一笔债呢。 几时还啊? 这债是人命债,怎么还? 燕牛是个愣头青。 最听不得人家说他欠债不还,心想,不就是条人命吗? 我这就还给你。 费义柔一死,你不是可以娶他的老婆了? 那就让费义柔早早死吧。 便找了个机会将费义柔推进了河里。 此案一破,燕牛误杀妻子,推人入河淹死费义柔,二罪并罚,秋后斩首;周成借着捡来的首饰胁迫奸淫妇女,间接唆使他人杀人,帮人掩盖杀人之罪,三罪并算,流放边远之地,永世不得返乡。 王氏之死,祸起臭美,也足让人引以为戒。 发布时间:2024-08-02 08:30:0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509.html